第一百九十五章(2 / 2)

於是,當趙恒衝著朝臣們發完火,氣喘籲籲地灌了杯水後,就極其不滿地發現,臣子們竟是清一色的平平淡淡,冷冷靜靜。

“依你們看,當如何處置劉聖人?”

趙恒不得不挑明了問道。

再次出乎他意外的是,大臣隊列中一片沉悶,竟是無人附和。

就連向來最懂他心思,擅揣摩聖心,給予他想要的反應的王欽若,也是低眉斂目,一派裝聾作啞。

這對如膠似漆多年的皇家夫妻間的是非,外人還是莫要多加置喙的好。

然而這一幕落入趙恒眼中,無異於火上添油。

他氣極反笑,指著為首幾名首輔,尤其針對性地朝著將腦袋埋得比誰都深的丁謂,沉聲道:“好啊!平日你們倒是吵得——”

話剛起頭,一直沉默不語的趙禎,卻忽然起了身:“陛下。臣有話說。”

趙恒對趙允初的的厭惡越深,對趙禎生出的愧疚感,也就跟著略有增長。

看著這沉默寡言,卻從不曾讓他失望的六子,趙恒略緩了語氣,詢道:“太子但說無妨。”

儘管劉娥待他冷薄,但趙禎卻是個仁厚親和的,若是為娘娘求情,也不奇怪。

趙禎恭謹地點了點頭,這才抬起眼來,不急不緩地丟下一道晴天霹靂:“不知娘娘奪人子,且多年來隔絕骨肉不容相認,是否有違倫常?”

話一畢,趙禎就安安靜靜地又坐下了。

原是鴉雀無聲的朝中,卻在短暫的窒息後,瞬間被激起一陣陣充斥著難以置信的波瀾萬丈——!

這本是少數朝臣知曉、且彼此間心照不宣的秘密,就這麼被趙禎得知了不說,還選擇了這麼一個稱得上凶險的關頭,輕飄飄地挑破了?

而且劉聖人縱有天大的過錯,趙禎受其養恩十數年,是無論如何也不當選擇這落井下石,給陛下遞刀的人的!

即便對劉聖人的所作所為全無好感,但僅衝著趙禎方才所表現出來的涼薄,還是立即有台官看不過言,挺身而出,直言斥道:“人臣之於帝後,猶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固宜諫止,奈何順父出母乎!”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了不少人的應和。

趙禎對於群情激蕩,卻是早有準備,隻態度平和地回道:“敢問諸位,若我不為娘娘所奪,是否就將淪落至無人撫育、生活難以為繼的窘境?多年以來,我縱偶與生母擦踵而過,亦隻曾客氣喚聲‘李婉儀’。這樣母子生隔的苦痛,我還應視若罔聞,不聞不問麼?”

姑且不說,事到如今,他已為官家膝下僅存的皇子,即使不是,他身為天子血脈,也斷不至於淪落至無人照料的悲慘境地。

與其說趙禎仰仗劉聖人所帶來的嫡子身份,倒不如說,是奪來的這一皇子,皇帝的大力支持,以及群臣的心照不宣,最終成就了劉娥成為聖人的底氣。

而縱養母之過失,豈不成了忽視生母之傷痛?

趙恒驚疑不定地看向過去還曾因太過綿軟、而惹他無奈的趙禎。

如此鋒芒畢露的尖銳話語,當真是出自六哥之口?

趙禎神色淡定從容,背脊挺得筆直,絲毫無畏地回視了過去。

趙恒渾然不知,正是他的步步緊逼,才將性情溫和寬厚的趙禎生生迫到了懸崖邊上。

趙禎如何不知,自己的這番話,會惹來一些士林中人的激烈反擊?

他大可像從前那樣,讓東宮臣屬在前衝鋒陷陣,自己安居其後,適時打個圓場,適度謀取所圖。

如此最能保全名譽,顯是最妥當的了。

但在看到小夫子為了他,不惜拋棄大好前程,再看寇相和李相不住奮戰的情態後,他不願再保持緘默了。

他生母李婉儀之事,就是前車之鑒。

儘管無人怪他優柔寡斷,拖泥帶水地私下調查,才叫劉娥察覺,落得東宮一派臣屬皆這般進退維穀,他又怎麼會不清楚全是自己的責任呢?

——若他不態度堅定地站出來,敢於承擔風暴的洗禮,又如何保護得了想要保護的人。

在這劍拔弩張的關頭,寇準卻清晰地嗤笑了一聲。

在成功引來眾人遷怒的目光後,寇準不顧李迪眼神的警告,懶洋洋道:“既已真相大白,容臣也添上一條——聖人多年無子,犯七出。陛下認為當如何?”

作者有話要說:  室友外放看綜藝……第二更不知道碼不碼得出來QAQ 你們不要等。如果今天沒有就明天儘量有吧。

注釋:

1.曆史上趙禎一直不知道生母身份,都被劉娥瞞得死死的,直到李妃死後才被人告知。

明道元年二月間,仁宗的親生母親李宸妃病死。當日,天子對自己的身世真相一無所知,隻有少數知情者清楚死者的身份。太後當然不願公開這個秘密,便打算以普通宮女的規矩隱秘治喪於宮外。

2.關於稱呼:

“母後”一詞與“父皇”一樣,在宋朝隻能用作書麵語。皇子皇女無論是否皇後所生,在平時口語中,都得稱皇後為“孃孃”或“娘娘”。但同時,“娘娘”也是太後的通用稱謂。因此,皇子皇女們稱皇後為“孃孃”的概率應該比“娘娘”大得多。在正式場合,皇子皇女們可以和大臣們一樣,稱皇後為“皇後娘娘”。

宋朝妃嬪的統一稱謂是“娘子”,也可以直接稱呼妃嬪的份位封號,比如淑女張氏,可稱其為“張娘子”“張淑妃”或“淑妃娘子”

。對於身份是妃嬪的生母,皇子皇女們隻能稱其為“姐姐”,而不能用宋人對母親較為普遍的稱呼“娘”或“娘娘”來稱呼她。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