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1 / 2)

郅玄 來自遠方 7459 字 9個月前

人王入陵寢之前, 王宮不設宴,氏族停止一切宴飲,違者重罰。故而諸侯接鳳宴一律裁去, 迎接儀式省去一環。

郅玄等人入城之後, 由太子淮親自引往王宮,隨行眾人另行安置。

氏族坊在大火中毀於一旦, 原本安置諸侯的地點無法入住, 隻能將國君們請入王宮, 在空餘的殿閣暫時安頓。

王宮規模有限,加上規矩限製, 諸侯可以借住, 隨行卿大夫則不可。實在無法, 隻能在氏族坊的廢墟中清理出一塊土地,由各國隊伍暫時駐紮。

先一步抵達的諸侯國隊伍已經安頓下來, 交好的聚在一起,彼此相鄰也是互相借勢。有矛盾的遠遠避開, 以免在葬禮中途忍不住脾氣, 橫生枝節,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宗人絞儘腦汁, 儘己所能,忙得腳打後腦勺, 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被壓縮, 仍無法做到萬無一失。

營地位置的安排偶有疏漏, 馬上會被找上門。

一國兩國且罷, 五六個諸侯國同時上門, 口水都能把宗人淹死。

眾人爭執不休, 宗人耳畔嗡嗡作響, 頓覺頭暈腦脹,滋味彆提多難受。到頭來還得賠笑臉,將無奈和憋屈壓在心底。

如果處置不當,任憑事態惡化,由爭執發展為刀兵相向,作為直接責任人,宗人的下場絕不會好,八成會腦袋搬家。

重重壓力下,宗人神經緊繃,仿佛拉到極致的弦,隨時隨地可能斷裂。若不然,遇到四大諸侯齊聚,在入城安排上為難,也不至於想撞暈過去一了百了。

入城問題解決,緊接著就是人員安頓。

郅玄四人受邀入宮,麾下需儘快紮營。過程中,問題接踵而來,讓宗人頭皮發麻,應接不暇。

首先是營盤位置。

四大諸侯所部數量龐大,四國甲士卒伍加起來超過萬人,還有卿大夫及其家臣護衛,要容納這四支隊伍,營地規模絕不能小。

宗人再三考慮,打算參考王宮旨意,將四國隊伍分散四角,儘可能圈出更大麵積,以免引起郅玄四人不滿。

可問題又來了。

四座營地足夠大,其餘諸侯的營盤被迫壓縮。這些人清楚緣由,不敢找郅玄四人說理,又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索性聯袂找上宗人,又給後者一頓狂噴。

宗人欲哭無淚。

看著揚長而去的戰車,很想撂挑子不乾,愛誰誰乾,老子不管了!

怎奈家族以此為立身根本,代代從事相同置業。他撒手不管,兒子侄子就要頂上,到頭來還是一家受氣。

憋屈啊!

宗人一邊抹著眼淚,還要一邊解決問題。

地盤麵積有限,再大也不能圈出氏族坊,否則會引發城民不滿。宗人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辦法,短短時間內,頭發一把接一把掉,愁容刻在臉上,走路一搖三晃,重壓之下疲憊不堪,隨時可能倒下。

正為難時,突遇柳暗花明,天降喜訊。

西原侯婉拒宮內邀請,沒有入住王宮,準備隨軍隊駐紮。

繼他之後,趙顥、北安侯和東梁侯也做出相同決定,前後腳離開王宮,前往紮營地點。

早在入城之前,郅玄和趙顥商定,在中都城期間同進同退。

北安侯自然要和兒子同一立場,不能給兒子拆台。

東梁侯審時度勢,決定跟上郅玄步伐。

沒有提前通氣,梁霸猜不透郅玄目的,唯一知道的是三大諸侯聯合,百分百不可能吃虧。既然如此還猶豫什麼,立即跟上,保持步調一致。

四大諸侯來去如風,走得異常瀟灑。留在宮內的諸侯傻眼,尚未入宮的諸侯愕然。

一邊是王宮旨意,一邊是實力最強的四人,他們該如何選擇?

是奉旨行動還是以強者為尊?

認真考量之後,國君們不約而同選擇後者,紛紛向太子淮請辭。有的還裝一裝樣子,好歹找些借口;有些連借口都不找,直言隨四大諸侯出宮,準備往營地安頓。

國君們口口聲聲四大諸侯住帳篷,他們住王宮不合適。更深層次的理由,眾人沒有宣之於口,也沒必要說明。於滿臉苦笑的太子淮而言,實是一清二楚、

王族衰弱是不爭的事實。

日前驅逐氏族,王族私兵有崛起跡象,但誰也無法斷言,這種強勢會否曇花一現。何況在諸侯強軍麵前,王族私兵聯合起來也是不堪一擊,戰場相遇必遭碾壓。

現實擺在眼前,各國國君會選哪一邊站隊,不言而喻。

諸侯之間存在矛盾,邊境摩擦不鮮見,有時還會爆發大規模戰爭。一旦遇上中都城,諸侯的利益又會保持一致。

人王強勢時,以天下共主之名,大諸侯國也不敢造次。

中都城衰弱,和諸侯國之間強弱失衡,發生眼前的局麵就不足為奇。

隨著國君們離開,王宮一角變得空空蕩蕩。比起數日來的熱鬨,愈發顯出幾分蒼涼。

殿門洞開,太子淮在門前站了許久,雙手負在背後,長袖遮擋下,拳頭攥緊,手背鼓起青筋。

某一刻,胸中的火突然熄滅,力氣消散,人變得疲憊不堪。

想到方才的一幕幕,太子淮忽覺意興闌珊,無意繼續留在此處,準備返回太子府。

距離宮門不到五步,忽有侍人從身後追來,望見太子淮的背影,急匆匆道:“殿下,王後有請!”

太子淮腳步一頓,遲疑片刻,打消之前的計劃,隨侍人去見王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