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1 / 2)

奉旨撒嬌 不是風動 5783 字 3個月前

幾天之後,明慎去禦史台報了道。他跳過了禮部和翰林院,直接跟著卜瑜從編修轉正,跳去了禦史台,當他的六品小禦史,開始了他的上班生涯。

對於禦史台,明慎唯一的想法就是:人多。

大到大夫、禦史中丞這等二品以上的官員,小到明慎這樣六七品的小監察,烏泱泱一大幫子人都在禦史台和清吏司中辦公,朝廷中存在感最強的一撮文官全在這裡了。

在明慎上了幾天班後,第二個想法便是:吵。

禦史群臣牢記一個“諫”字,再記著一個“勉”字,個個桌案前都奉了怒目圓睜的獬豸像,上麵鐫刻“清明公正”四個大字。玉旻治下,官員雖論資排輩的多,但也不忌諱小官跳出來大聲疾呼,就地上演群雄舌戰,一天吵不完就第二天再吵,一直吵不完便去朝上和玉旻吵。

明慎這個跟人急眼了都不會罵的,隻能乾瞪眼。上朝時,他按品階隻能站在大堆京官中的角落,雖然他的身量跟同齡人比起來並不差,但他前頭是比他高幾分的卜瑜,卜瑜前頭的前頭還有個大個子尚書,他這個南邊來的、今年剛滿十七的小矮子終於接受了自己還不夠高的事實。

第一次去朝會時,他連玉旻的頭頂都沒能看到,隻能聽見他的聲音。周圍大臣都站得肅穆工整,他也不敢踮腳,聽了半天,越聽越頭皮發麻——朝中人現在分了兩撥,就玉旻分封玉玟為昭安公主、生母青陽氏為皇太後的事情爭論不休,張念景及其黨派抓住一個“有違祖製”大做文章,說玉旻的生母當年連個嬪也不是;另一撥人則追溯過往,認為玉旻是讓帝禪位前欽定的太子,他的生母和妹妹遲早也要分封,並不是壞了規矩。

兩邊人吵起來,邏輯精妙,措辭激烈,但最後車軲轆來車軲轆去,總是吵不出什麼。玉旻顯然也懶得聽廢話,隻說敕封一事“從長計議”,接下來準卜瑜陳說廢除童子科之舉。

明慎此前已經聽玉旻說過這件事,這時候宣布,自然也沒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卜瑜剛奏完,底下立刻躁動了起來——這次也同樣分了好幾批人,年長的、京中世家受蔭的人各自惴惴不安起來,出身寒門的年輕官員們更多的卻是麵露喜色。

童子科來源已久,起初是各地鄉紳推舉“神童”,內定入仕名額,後來發展到京官世家一手包攬,將自己的後代全部推為神童,以此確保小輩也有了金飯碗。

卜瑜這一提議,相當於直接廢除了這些人賴以為繼的保障。

這下朝會的矛頭立刻被轉移到了童子科一事上,吵了一早上沒吵出結果,玉旻的態度沒人摸得清,後來日頭高掛,他便揮揮手散朝了。

散朝前,他特彆將今年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叫去了庭前,加以褒彰。明慎本來還眼巴巴地指望著玉旻能當眾表揚一下他,不過想一想,他二甲二十七名實在不是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高不成低不就,本應不入帝王法眼,他是有點天真了。

一直到散朝後,明慎還有點恍惚。

卜瑜跟他一起走,看他一路走神的模樣,笑道:“嚇到了?陛下自從登基以來上朝,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吵來吵去沒個儘頭。”

明慎道:“陛下跟我想的有點不一樣,雖然還是一樣的凶,可是我也不知道是哪裡不一樣。”

卜瑜笑了:“您想的皇上,應當是運籌帷幄殺伐果決,在朝堂前說一不二,是這樣嗎?”

明慎想了想:“好像是。”卜瑜這麼一說他就懂了:“我知道了,旻哥哥現在在那個位置上,因為是君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因為大家都覺得皇上是不會犯錯的,即便有了錯,也不能收回,不然大家就會懷疑君主的能力。不能太過果決,讓人覺著他不聽意見,也不能搖擺不定,讓大家覺著他沒有主見。要做到這些,還要平衡各個黨派,還要達成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當皇帝真是太難了,我想過旻哥哥會很辛苦,沒想到他這麼辛苦。”

卜瑜笑了:“您原本想象的也不是不存在,隻是如今根基已經壞完了,用爛攤子來形容也不為過。陛下在儘力校正如今的風氣,你也看到了,廢除童子科,這是第一步。如若你早幾年來京便會知道,陛下做起事來,也的確是殺伐果決的。”

明慎好奇起來:“知道什麼?”

卜瑜瞅了他一眼:“不告訴你。”說完後往他頭頂一拍,道:“回禦史台罷,明大人,晚上騰出空來。陛下囑咐微臣為您在宮外選定一處住宅,微臣看了三處地方,有些拿不定主意,陛下便出資將這三個地方都買下了。您晚間要隨微臣去看看嗎?”

明慎愣了:“啊?”

卜瑜道:“您今晚拍個板,當下便能住進去。往後您想住宮裡住宮裡,想住家中便住家中。”

明慎趕緊道:“不是,為什麼是三所住宅?”

卜瑜道:“陛下的意思是未來令兄婚娶,會擇地分家,故而備用兩所宅邸,彼此相對;後來陛下又想到把您幼年的故居收回、修繕,於是就成了三所,想必明大人一直以來也想把原來的老宅邸買回來罷?”

明慎道:“可我——”

卜瑜繼續道:“陛下還說了,如果您要推諉,就讓您親自去和他說。這些錢在陛下眼中不值一提,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帝後同尊,自然也都是您的,所以不必多慮。”

明慎徹底沒話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