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彆的府衙,老百姓們想告狀那絕對是難事,得裡外被扒三層皮,也不一定能見到知府,可在開封卻不同。
一來此地乃是東京,東京驕民們連皇帝的麵子都不賣,個頂個的有心氣,二來包拯頗為親民,彆管真實曆史上他是不是也推崇嚴刑峻法,但在此時,他卻是個親切的市長。
前一陣子還有某個東京居民家裡丟了隻狸花貓,也跑來開封府求幫忙,結果不得已,展昭帶著四校尉,張,趙,王,馬,拿著公孫先生給畫的狸貓相,四處張貼,折騰了好幾天,終於從一糧商家的倉庫裡把這隻貓抓了回去。
由此可見,彆看包拯身份高,開封府的門檻卻不高。
包拯高坐於上,等了半天,擊鼓鳴冤之人居然還不見,公孫策看他一眼,剛想起身去探探情況,就見看守鳴冤鼓,兼守門的小吏一溜小跑,跑上大堂,結結巴巴地道:“府尊,外有一女子,擊鼓鳴冤……”
“傳上堂來。”
包拯心下奇怪,麵上到還不動聲色。
小吏哆哆嗦嗦,臉色灰白,半晌才遲疑道“……那女子不肯進門,隻說要相公手書一封,準她進府衙,她才肯進。”
包拯:“……”
這要求挺奇怪,不過坐鎮開封府這些時日,包拯和手底下的幾個對於東京小民的諸多要求,也算見怪不怪,不能滿足的一笑了之,要是無所謂的也就,咳咳,真無所謂了。
包拯想了想,公孫先生過來給他鋪開紙張,拿了筆墨,他就隨手寫下允許擊鼓鳴冤女子進門之類的話,交給小吏,小吏似乎有些欲哭無淚,卻還是拿了紙,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堂下無人,左右都是親信,包拯也就不端著架子,笑道:“今日這鳴冤之人,舉行特彆,沒準又是一件新鮮事!”
便是開封府尹,相當於東京市長,掌管京畿要地的民生,公務繁忙,卻還是有一顆熱衷八卦的心,簡而言之,在處理大案要案之餘,偶爾處理一些奇奇怪怪的小案子,其實可以算作休閒。
也不能怪包公不夠莊重,實則是若總繃著一根心弦,不利於身體健康,在開封府當差,本就應該學會調劑心情。
不多時,一女子款款而入。
包公正了臉色,低頭看去,這女子身形纖細,削肩細腰,隻穿一襲柳綠長裙,粉色的繡鞋。膚色白得透明,麵上帶些哀愁憂慮,眼睛紅腫,心下就一軟,身為女子,尤其是未婚女子,多不願意上公堂,前日陳家小娘子的義婢,也是在門外徘徊許久,才鼓足勇氣來了,想必這位小娘子也有不得不來的緣由。
“堂下所立何人,報上名來。”
包拯的聲音也低了三五度。
那女子細聲細氣地道:“小女姓方,在家行三,蜀中人士,現隨姑母居住,姑父姓陳,在汴梁做糧食買賣。”
哦,方家小娘子……哎?chapter();</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