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樂子(2 / 2)

話說,多看兩眼就有用?

而且考個縣試就緊張,那要緊張到什麼時候?

又多聽了兩句,方若華才隱隱約約反應過來,明明原主考縣試都考過兩次,可這一家子和他這個外來者比,居然完全不知道科舉是怎麼回事,在他們心中,秀才就相當了不得,根本不覺得自家二寶能考什麼舉人,進士。

至於縣試、府試、院試的區彆也不大清楚,估計還以為縣試是頂頂重要的考試。

方若華解釋了兩句,見家裡人緊張不改,乾脆也就不多說,反正多考個幾回,這一連串的科舉考試考完,彆管中還是不中,保準大家都能習慣。

吃過飯,一家老小齊齊出動,送他去考場。

房玉山和高秋居然還很重視,著人駕著車親自過來了一趟,見這邊一家子齊去,也覺得理所當然。

碧水縣是窮縣城,讀書人不多,到了考場,方若華排隊時掃了一眼,大約百多人,這還是朝廷如今文風鼎盛,小小縣城讀書人竟不算少。

房玉山到是完全不把小小縣試當回事,四下掃了一眼,笑道:“如今朝廷人才多了,好事,好事,我聽我爹說過,前朝戰亂頻繁,北地好些村落縣城都是十室九空,每逢科舉,能不能辦得下去都未可知。”

高秋也笑道:“可不是,我叔父還說過一個笑話,前朝某年,朝廷曾規定童生考試,每個縣至少要錄取三名。可有個小縣,一次縣試,全縣上下報考的竟然隻有三人。考試完畢,主考官把試卷收上來一看,其中一個抄了一次題目,下麵隻寫上——‘且去’;另一個考生,更是隻抄了試題,什麼也沒寫;至於第三個,乾脆連考題也沒抄。主考官看得無可奈何,想了半天,隻好大筆一揮,把抄了題目並寫了‘且去’二字的,列為第一,並批注——但觀‘且去’二字,必定滿腹經綸。又把抄了試題的,排為第二,批道:謄寫毫無差錯,足見其才可造。至於交了白卷那位,自然是第三,批曰:不輕易下筆,可見其行事慎重。”

方若華失笑,這大約是個樂子,不知是哪位促狹的,故意說這等話諷刺前朝科舉。

以前和自家親爹方肖談論科舉時,也聽過前清有這類趣聞,隻是奇聞怪事的傳說而已,早不可考據,開玩笑的可能更大。

一番話,逗得大家都笑。

方家的人也不免去了幾分緊張,實不能怪他們,方家祖祖輩輩都是窮苦人,如今出了一個能讀書的,就和天上掉餡餅一樣的性質,再加上最近村子裡也有些閒言碎語,說方小郎前幾年考試,沒一次中,這回怕又是失望而歸,如今不比以前,方小郎名聲響亮,可若是連縣試都考不中,恐怕連神仙都要覺得失望!

這世上什麼人都有,盼著旁人事事不好的很多,雖然即便彆人不好,他們也好不到哪裡去。

排隊去搜身,方若華十分熟練地施了個幻術,半點也不麻煩地過了關。

說起來有大百科就是好,施法都不必太費精神,若是靠自己修煉,練到能有諸多法門的地步,估計幾千幾百年都不足夠。

不知道聖德門所在的世界是何等模樣,聽宇宙商人們的閒言碎語,似乎修行是日常,法術用錢也能買,想一想,那也是個令人神往的大世界!chapter();</script>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