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2 / 2)

老工匠還沒說什麼,旁聽的管事和俞書辦都搶著答應,窯場管事更是信誓旦旦地擔保要讓場裡所有的匠人、力夫都停下手裡的活計,加緊給周王揀石燒灰。

宋時揚手一擺:“周王殿下愛民如子,豈肯為修王府而勞動這麼些人,耽擱百姓們做生活?俞書辦替我盯著燒白雲石的事,雇些覓漢來分揀、清洗石塊便是,需用多少銀子,你回頭寫個文書,開會時報上來,本府給你批銀子。”

還要寫什麼文書?還要開會時報上?

那早晚的例會不是說隻是幾位老爺們開,不乾他們這些書辦的事嗎?這一兩銀子就能買幾百斤的石料,大人抬抬手就撥出款子了,也值得當堂上報?

俞書辦以為大老爺是預先敲打自己,連忙指天誓日地賭咒發願,保證絕不從中撈油水,求大人一定要信任他。

宋府尊正氣凜然地說:“本府豈是那等多疑之人?隻是初放外任,又沒帶個師爺相助,什麼事都要與同僚多商量商量,請諸位大人幫助。修繕王府這樣的大事,更須全府上下一心,俞生如今管的正是其中極要緊的一項,怎能不親自到府中眾官麵前陳說?”

俞書辦這才知道老爺不是防備他,而是有意提拔重用,頓時喜上眉梢,連聲道:“謝大人栽培!”

宋時止住他的禮數,又問:“我要的煤什麼時候送到?我原打算借這窯燒完石灰再燒煤炭煉焦,眼看著這白雲石要燒七日,煤運來也沒甚用,還得另尋一個窯場……”

煉焦時會產生焦爐氣,窯頂上得開煙道放煙,這種三麵封閉,隻留一道出送料口的窯看來也不大合適。

他將炭窯的要求說了一下,圍著他的幾位本地文書、管事、匠人心中隱隱都有了想法,窯場管事最急著表現,幾乎是搶著說:“大老爺要用窯燒煤炭,可是有意燒製那等煉鐵時用的鐵碳?若是要鐵炭,咱們漢中也有,山西更多,既是為建王府而用的,隻需叫人采買便是。小的有些熟人在煤礦,願為大老爺采買!”

俞書辦不料他自己引薦的地方管事竟敢當麵分他的寵,霎時間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高聲勸道:“府尊大人是為周王殿下備炭,豈能用那外路的東西?必定是咱們府裡天生地產,府尊大人親自安排人做的才是最好的!這天台山是產木料的地方,山下建了幾處燒炭的炭場,炭窯正合大人所說的意思,大人何不去看看?”

是啊……他要的是煤焦油和瀝青,焦炭隻能算個搭頭,花銀子買焦炭做什麼。

不過既然離著漢中不遠便有焦炭場,他又何妨先叫人到各大煤窯收購現成的焦油、瀝青,順便請幾個有真材實料的煉焦師父,在漢中開起自己的煉焦廠呢?

畢竟煤乾餾也分高中低溫,不同溫度乾餾出來的焦油組成成份不大一樣。中低溫煤焦油中瀝青含量低,相對更清澈,而高溫煤焦油中的瀝青含量高,瀝青又可以拌混凝土、鋪路、刷房頂……各有各的用途。

他還是得在附近有個高品質的窯,方便自己搞技術研發,慢慢摸索出合適的燒煉流程,再將技術和產品推廣到全國——

他一個開個掛的現代人不搞技術進步,就躺著吃六百年前祖宗們的福利麼?

這樣的作風能辦好什麼事?

宋大人默默地自我批評了幾句,轉頭安排那兩位給他搞宮心計的下屬:“此事宜早不宜遲。俞管事且替我盯盯這裡,有送煤來的便叫他們暫放此處,我以後還有安排……”

他問了一句,才知管事姓侯,便道:“侯管事知道府中何處有煉焦炭的?有幾處?出了咱們府又有哪幾處?待會兒隨本府回去,我有些事要問你,或許還要你幫著采買些東西。”

侯管事頓時一片喜氣透上麵頰,仿佛得了寵的妃子,身板兒微微挺直,聲音都拔高了幾分,朗聲應道:“小的的友人就是煉焦的工匠,就在這些都知道的,大人要問,小的連夜將他帶來給大人回話!”

他一雙腿都有點癢,恨不得立刻飛奔下山去給大老爺弄人、弄燒好的鐵炭來。

一旁的俞書辦隻恨自己棋差一招,竟叫他真對上了大人的心思,暗暗後悔。但他也頗有城府,絕不肯在臉上露出什麼,而是暗暗盯住了那堆白雲石和宋大人家鄉帶來的真正心腹於匠人。

隻要這石頭燒得好,王府建得好,大人還能看不見他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