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 37 章(1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6236 字 3個月前

第二日一早, 黎鏢專門到黎槿家裡請求他陪黎池去一趟縣城。

黎槿答應了黎槿的請求,對族學的學生做了安排:休沐兩天,之後就陪黎池一起去往縣城。

隻是去縣城辦那幾件事的話, 有沒有大人的陪伴, 對黎池來說區彆不大,他自己就可以辦好。

而黎鏢他們之所以請黎槿陪黎池走一趟,一是因為黎槿也在縣學讀書(隻是掛個名罷了), 知道縣學的情況,讓他幫忙辦理縣學入學事宜, 就不用黎池還要摸索著去辦。

二是黎池一個人走路不安全。黎水村到縣城這段要走兩個時辰的路, 沿途可說是荒郊野嶺, 有過野豬、豹子、老虎之類的野獸出沒, 兩個人一起走,無論是在氣勢上還是膽氣上, 心裡都會感覺安全一些。

兩人在中午時候到達了縣城, 一天是肯定辦不完這些事情的, 於是兩人索性就去黃氏客棧住下了。

兩個人開了一間客房,有了一個能整理儀態的地方, 兩人整理好自己的儀容衣冠後, 又各自吃了一碗湯麵, 休整過後,這才精神煥發地去往縣學。

縣學位於城北的一處小丘陵上, 地勢較縣城整體高出不少, 頗有一些居高臨下、氣勢開闊的意味。而縣學的學舍環境, 果真和黎池想象中的差不多……

當然,要比黎水村的族學的學舍要好上很多。

坐北朝南的一長溜的三間青磚黛瓦房,是用來給學生講學上課的教室。在這一長溜教室的左右斜後方,是收容學生住宿的東舍和西舍。在教室後麵十幾丈遠的地方,還有專門的廚房和茅廁。這就是‘寄宿製學校’的基本配備,也算齊全。

然而,這縣學還是前朝留下的,在大燕朝開國安定之後,有過一次大修繕,之後又有幾次小修,可以說曆史悠久。因此,這縣學有著曆史沉澱下來的‘氣息’,以及曆史的‘痕跡’。簡言之,就是有些破破爛爛的。

黎槿帶著黎池來縣學拜訪教諭、辦理入學事宜,結果撲了個空。問過縣學裡當值的訓導先生之後,才知道教諭近幾天都不會到縣學來。

所幸黎槿知道教諭在縣城的住處,於是又帶著黎池找去教諭的家裡。

幸運的是,教諭在家。

縣學教諭姓黃,是浯陽縣本地人,身上功名是舉人。中舉人後就選官做了浯陽縣學的教諭,這麼些年來也一直沒挪過窩,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意願如此,還是有其他什麼原因。

黎槿已經是老秀才了,教諭年紀比他還要大一些,胡須、頭發都已經變得雪白。

黃教諭和黎槿算是熟識,見他登門,遂禮貌地接待了他們。

在知道黎槿身後跟著的就是黎池,那個十三歲的‘小三元’時,黃教諭則更加熱情了。“這就是傳聞中的黎池了?今科臨淮府的童生試‘小三元’?長得真是俊秀翩翩,果真傳聞不如眼見啊!”

黎池一副受寵若驚狀,連忙上前作揖行禮,“學生黎池拜見黃教諭,您剛才所說正是學生。承蒙您誇讚,學生慚愧。”

“謙遜有禮,很好。”黃教諭捋著胡須,讚賞地點點頭。

小鄉小縣裡的學生,雖讀的是一樣的官定版‘四書五經’,也能將書上的禮儀規矩背熟,但平日裡用出來時,卻不及那些大城和名城中的讀書人那樣得體自如。歸根究底,是見識有限,又禮儀熏陶較少。

但這黎池,行、走、坐、立之間不慌不忙,禮儀規矩無誤,且相比有些人做出來的刻意生硬,得體從容這四個字就仿佛是刻在了他骨子裡一樣,自成一番氣度。

黃教諭眼神欣賞地打量了一遍黎池後,繼續問:“你們今日來辦理入縣學事宜,是入住縣學正兒八經地上學,還是隻掛個名後在家裡自學?”

秀才必須要在府學或縣學入學,接受教官的月課作業和考校,考核合格才能保留秀才的功名,否則屢次不合格或不入府學或縣學的,是要被罷免秀才的功名的。但是像黎槿這樣的年紀,又不準備向上考取舉人的老秀才,隻要在縣學掛個名、給一些好處,也就不用接受縣學教官的月課和考校了。

這個問題,黎槿示意黎池自己回答。

黎池稍微鞠躬示意後,恭謹地回答:“回黃教諭,學生家中近日事多、且家境窘迫,恐不能入住縣學、時常請求先生們指點,很是遺憾。但日後若有哪處不明白的,學生定來尋求教諭及先生們解惑,還望先生們慷慨指點。學生想問,若是日後家中事畢,不知可否再入住縣學學習?”

話說得這麼委婉,簡而言之就是黎池決定隻在縣學掛個名。然後順便再說了些漂亮話,表明他還是愛學習的,如果條件允許,他也是想住讀的。

“你若以後想入住縣學來讀書了,給我說一聲就好。”

“謝過黃教諭。”黎池當然明白那不止是說一聲的事,到時還要交住宿費、夥食費。這些銀錢花銷,也是他選擇在家自學的原因之一。

這之後,黃教諭就將黎池的名字寫到了縣學的學生名冊中去,相當於黎池在縣學已有了學籍。

“你之後每月初五還是要到縣學來一趟,參加每月一次的教官考校,以及上交上月課業、領取當月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