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1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6726 字 10個月前

這次陪黎池進京赴考會試的人,依舊是他爹黎棋和他三堂哥黎湖。

本來家裡麵還想讓黎河也一起去的, 不過讓黎池拒絕了。人夠用就好, 用不著那麼多。

黎池他們一行三人, 步行到浯陽縣城, 然後乘驢車到府城臨濠城,再又換乘到省城淮陰城,再經大運河乘船北上, 最後下船後或步行、或乘轎子進京城。

黎池他們正月初六出發的, 正月二十抵達京城的運河渡口。

黎池他們下了船、登上岸, 岸上人聲攘攘。

有如黎池他們這樣的形形色色的抵岸行人,有正在卸貨搬貨的力夫,也有力夫閒散地或站或坐在岸邊等活兒的, 以及在岸邊翹首以盼接人的……

黎池看著這與前世風格迥異的碼頭景象, 眼露讚歎神光。

黎池他們正提著包袱, 預備擠出人群時, 忽然聽到有人在喊他們。

“黎公子!黎公子,這裡這裡!”

黎池尋著聲音看過去,看見了一個眼熟的人, 是在淮陰城見過的趙儉身邊的楊長史。

黎池領著他爹和他三堂哥,往楊長史站的地方走過去。“楊長史!多日不見。”

“黎公子,多日不見!”楊長史笑容滿麵地與黎池打過招呼, 又與黎棋和黎湖簡單示意招呼過。

“黎公子,儉王殿下想著您抵京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於是就派了楊某在這等著。正月天氣本就正冷, 這地方又是濕氣太重的河邊風口,不如我們……”

楊長史正要說‘不如我們上轎去儉王府’時,有道一聲音打斷了他的話。

“唉呀,這就是浯陽縣黎水村來的黎少爺?可叫老奴我好等啊!”

黎池輕輕挑眉,看向說話的人,“在下確是浯陽黎水的黎和周,敢問貴府是?”

黎池問是這麼問,心裡卻已經對這個擠到麵前來的人的身份有所猜測。他們在這京城中,除了趙儉,也就隻與那位‘四爺爺‘還有些關係了。

果然,黎池沒有料錯。

“老奴福來,是黎右侍郎府上的。我們家老爺得知有族中後輩要上京來趕考,就叫老奴在碼頭這等著黎少爺。既然黎少爺和……你們已經到了,那就趕快跟老奴走,府上老夫人還等著呢。”

福來沒見過黎池身後的黎棋和黎湖,也就不知道該如何稱呼,隻用‘你們’代替。

這麵前有兩路人來接他們,黎棋和黎湖兩人不知道要跟誰走好,於是習慣性地看向黎池,等他拿主意。

黎池眼神掃過楊長史和福來,一副為難不知如何是好的樣子,“楊長史,你看這……”

楊長史還沒說什麼,倒是一旁的福來,一副好像才看見楊長史的樣子,“哎喲,這不是儉王府的楊長史嗎?老奴年紀大了眼花,這才認出來。”

“在下正是。”楊長史神情清冷地禮貌一笑,沒多說什麼。

黎池在心裡暗暗挑眉。看來他直覺沒錯,兩人這一來一回間,能看出來確實有點什麼。而且不是楊長史和福來兩人之前有什麼私怨,更像是兩人背後的人之間有點什麼。

楊長史背後的人是儉王趙儉,福來代表黎右侍郎府,那‘四爺爺’背後的人是誰……

心念電轉間,黎池笑容抱歉地回絕了楊長史。

“讓楊長史在這濕寒的風口上等候在下許久,在下心中實在愧疚,還要勞楊長史幫忙向儉王殿下回稟:在下已平安抵京,勞儉王殿下惦念了。族中長輩派人來接,在下也不好讓長輩們久等,這就告辭了。”

黎池彎下腰拱手賠罪。既然楊長史還沒說出接他去儉王府的話,他也就隻當沒明白楊長史的真實意圖。

黎池在這裡,就將楊長史的意圖,當成了隻是來確定他已平安抵京的。

如此,楊長史和黎池,以及‘搶人‘的福來及其背後的黎右侍郎府,都不會過於尷尬。即使都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但到底有層遮羞布在。

楊長史眸光暗沉地看了拱手賠罪的黎池一眼,語氣不辨喜怒地說到:“既如此,黎公子就趕緊去,不好讓長輩們久等的。”

於是,黎池他們與楊長史辭彆,跟著福來走了。

黎池他們三人跟著福來到地方,那裡早有兩頂四人抬的青帷小轎等著了。

黎池他們分兩批坐上轎子,然後轎子被轎夫們抬起,晃晃悠悠地前行而去。

行進途中,黎池撩開轎簾一角,看向轎外的街景。

有彆於浯陽縣城的簡陋,外麵的街道青石鋪地,街兩邊的商鋪門麵或民宅門牆,多是青磚黛瓦,氣派中又不失古韻。

也有彆於淮陰城的南北兼容的和諧,這京城不愧是一國之都,橫平豎直,儘顯闊正大氣的風範。

一路看去,黎池看得心湖泛起微瀾。

作為男人,就該在這樣的地方有所施為。

大燕朝至今不過二世,這京城的住房情況,還算輕鬆。遠沒到王朝中後期時那樣緊張,緊張到大多數官員都隻能租房住。

因此,作為工部右侍郎的黎鏡,他也有一處不算小的府邸。

黎池透過轎簾往外看。黎府門前蹲坐著兩隻威武的石獅子,丈許的高牆,獸頭的兩間大門,看上去氣勢非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