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的這一天中,黎池與幾個以前一起參加過文會,一起喝過酒吃過飯的同年秀才們,約到一起吃了一頓飯、敘了敘往日友誼。
休整過後,第二日繼續出發。
黎池是走了,卻在身後留下了一段美名:黎六元溫和謙遜依舊如昔,謙謙君子莫如是矣。
黎池他們又走了四日,終於到達淮陰城,又決定休整一天後再走。
不過這次休整,黎池倒沒有與昔日同窗喝酒敘舊。因為自鄉試開始,他就開始低調做人,完全沒有出門去結交。
不過休整的這一天,黎池依舊如在臨濠城時一樣,攜禮和拜帖前去當地官衙,拜訪了當地官員。
時間不湊巧,與當地官員沒見到麵也無所謂,黎池這樣做,也不過是做出一個姿態罷了。
休整後第二天,黎池他們在淮陰城的大運河渡口,由陸路轉水路,乘船北上。
徐素和她母親從京城到浯陽來與徐芩團聚時,就是乘船南下的。所以她並非是第一次乘船在水上漂,並未暈船。
倒是黎海,暈船暈得厲害,吐得七葷八素的。不過黎海很能忍,前一刻還吐得七葷八素,轉過頭麵對黎池時又是精神奕奕的樣子。
由此可見,黎海確實是在很努力地,向黎池好好表現。
……
黎海是黎家幾個兄弟中的另類,格外聰明靈敏的一個人,卻耐不住性子去讀書,成日東遊西竄。如此小混混的行為,卻沒招得村裡人和家裡人對他深惡痛絕,也是他為人說話都很討喜的本事了。
黎池動身進京三天前的晚上,黎海忽然一臉嚴肅地找到他,說要跟著他、做他的幫手。
黎池當時是很驚訝的,完全沒想到。
這個時代普遍講究‘用人唯親‘,這種用人觀念普遍存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說其他,一人犯罪全族株連,這一點就決定了任用親人更能使人放心。
相比雇傭來的手下或職位上的下屬,還是親人用著更加放心。不僅僅是因為相互間有親情的維係,還有他們間的利害相關。同族近親之人,一旦我不好、你也要受株連,如此生死禍福相依,當然會更讓人放心。
簽了賣身契買來的仆人雖也與主人生死禍福相依,和能幫忙在外麵辦事的幫手終究不一樣。仆人一般沒有家人牽連,幾乎都不識字,隻是下人而不是幫手。
黎池當初想著若是族中有合適的人手,他也不介意帶在身邊,拉拔族人的同時,他也得了個可信可用之人。
所以讓黎池驚訝的是,其他族人還沒找來,倒是黎海先來了。且黎海還是瞞著二伯夫妻兩,自己私下來找他的。
黎池原以為黎海整天東遊西蕩,是因為他懶、不想做事。沒曾想黎海與他敞開心扉聊了一會兒,黎池才發現他是覺得種田、學手藝和讀書都沒意思,所以才不想做。
黎海覺得跟著黎池到京城去闖蕩,這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黎池當然不會因為黎海想跟他去京城,就同意他跟著的。然後黎就海滔滔不絕地,推銷了自己半個時辰!
黎海證明了他雖沒去族學讀書,但家中有這麼多讀書人在,他也是識字的。又向黎池表了決心,表示先跟著去試一段時間,如果黎池不滿意,他立即就回來絕不給他添亂!
黎池最後同意了黎海跟著他,就衝黎海說了整整一個小時都沒詞窮這一點上。
對於黎海跟著黎池到京城去這件事,家裡人雖也擔心他會給黎池添亂,不過既然黎池自己同意了,家裡人也還是很高興的。尤其是黎橋夫妻兩,沒個正行的黎海也終於有事情做了。
……
在運河上走走停停有四天後,黎池他們終於到達了京城的運河口岸。
徐家留在京城看家的老管家,早已帶著兩個小廝等在岸邊,然後將姑爺一行人接回了徐家。
黎池他們初至京城,計劃先去徐家暫住,等去拜訪過禮部尚書、領了一座狀元府的賞賜後,再搬去狀元府裡。
黎池在徐家暫時住下後,看著這座三進大小的低調雅致的院子,心裡暗想:到底是開國第一任內閣首輔,即使是逐出家門的子孫,也大方地給了這樣一座三進院子安置。
……
徐芩,徐素的父親,黎池的嶽父,亦是大燕第一任內閣首輔徐首輔的庶子。
據當初趙儉所說,徐首輔的庶子徐芩以十二歲之齡考中秀才,人人都誇驚才絕豔的徐首輔後繼有人了。
但奈何徐芩年幼輕狂,一朝得中秀才後心氣高漲,開始嫉妒嫡兄。終於在鄉試之年,致使其嫡兄在寒冬落水,恐會留下一身寒疾。因此,徐首輔怒而要杖打徐芩一百棍。
彼時才三四歲年紀的趙儉,恰巧隨剛登基不久的貞文帝去徐府,就碰上了杖打的場景。不管徐首輔和貞文帝怎麼解釋,徐芩陷害嫡兄、理應受罰,可趙儉就是哭鬨著不讓繼續打。
於是貞文帝妥協,讓徐首輔不要繼續杖打了。最後徐首輔言說徐芩已經十五歲,已能夠自立,就分他一座三進小院讓其自立。
自此之後,徐芩再未回過徐家,然後自己娶妻生女,再後來為報答趙儉,同時也是為尋一份生計,就去趙儉名下的四寶店從書童做起,再之後就成了浯陽四寶店的掌櫃。
這些都是陳年舊事了,當初的徐首輔早已經在朝堂銷聲匿跡,當初的徐家也早已退回江南,成為了一個普通的書香世家。
當初趙儉說起時,或許是羞於提起當時他撒潑哭鬨的往事,就說得很簡略。
不過黎池還是能從趙儉簡單平靜的敘述中,看出當初的暗波洶湧。
比如徐家內部的嫡庶之爭,又比如當初的大燕第一任首輔之家的徐家,與如今江南書香之家的徐家之間的變遷。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有話說:
啊呼~
終於寫到徐芩徐掌櫃的身世了!當初真的想劇透,結果還是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