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2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7561 字 6個月前

而黎鏡,看著依舊鎮定自若,要麼是他自信黎池沒有證據,要麼是他一個工部右侍郎卻不知‘內裡’,他被排除在外了。

“黎行走!本官剛還想著黎行走何時來我工部一趟呢?沒曾想今兒這就來了!”正在黎池即將開口之時,此時工部尚書蘇千,從廳外走進來。邊走邊與黎池打著招呼,聲音響亮而熱情。

黎池眼底閃過深長意味,然後連忙從座椅上站起來,笑容滿麵地迎上去,躬身拱手朝蘇千行禮,“蘇尚書,下官今天來工部叨擾了。”

蘇千連忙上前,將躬身行禮的黎池扶起,“黎行走說哪裡話,聖上本就囑咐我工部要予你方便,何況本官亦覺與黎行走共事甚是愉悅,何來叨擾之說!不知今日黎行走來工部,是做何事?”

“承蒙蘇尚書厚愛。下官今日來,主要是取拿劃給水泥局的匠戶名冊的,京城水泥局的前期計劃俱已完備,亦已奏呈給聖上批複允準了,如今就要拉人手過去,準備建廠房和衙暑了。”

“易侍郎,去將劃給水泥局的匠戶名冊找來。”蘇千朝廳中辦公的工部左侍郎易硯說了,才又與黎池說:“黎行走著實能乾!竟如此快地,就將水泥局籌備至此了。”

對蘇尚書的乾脆,黎池心中很滿意,然後謙虛一笑:“下官尚且年輕,就隻剩一股衝勁,其實很多地方都不懂、也不知道,全仗諸位同僚和善、肯幫忙。”

“哈哈哈!黎行走太過謙虛!”蘇千爽朗一笑,笑眯了的眼底有光芒閃過。

“實話實話,下官句句實話,蘇尚書怎麼還不信呢。”黎池也跟著笑起來。

一句‘尚且年輕‘,所以行事衝動,一句‘不懂、也不知道‘,意味此事就此作罷。

蘇千心中暗歎:黎池黎和周此人,果真謙虛啊……

黎池與蘇千,不論年齡、隻論心性,都是修煉成精了的。兩人並未說破,也都未授人以把柄,就這樣將剛才的事消弭於無形了。

之後蘇千坐下,與黎池談起水泥局籌備方麵的事宜。歸根到底,水泥局隸屬於工部,蘇千身為工部尚書,詢問和了解水泥局事宜,是在情理和職責之內。

從頭至尾,黎鏡都被晾在一邊。蘇千進廳裡後沒理黎鏡,拿名冊也是喊的左侍郎,之後與黎池交談時,也當沒看見杵在一邊的黎鏡。

最後,黎鏡低聲嘀咕了一句‘下官去忙公務‘之後,就悻悻地走開了。

黎池與蘇千坐談了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左侍郎易硯就拿來了匠戶名冊,“此乃五百住坐匠、三千輪坐匠的名冊副冊,最遲三日之內點清後,就領至西郊水泥局。”

“勞煩易侍郎,勞煩蘇尚書了。”黎池接過名冊,謝過蘇千和易硯之後,就提出了告辭。“下官也不多叨擾了,這就走了。”

“黎行走慢走,本官就不送了。”

望著黎池出了工部大門遠去之後,蘇千對一旁的易硯說:“把名冊重新整理一遍。”

易硯麵色為難,“那黎和周……多智近妖,眼睛利得很,隻是重新整理名冊,恐怕不一定藏得住端倪。”

“那今年就少抹些‘漿糊‘。”

“是。”易硯答應道。在心裡盤算著少抹那些‘漿糊‘,才更能藏住端倪。

“黎和周與黎鏡是同族,黎和周進京趕考時,也是住在黎府的,可看來關係勢如水火啊……”

“據說當初儉王府也派了人,去碼頭接黎和周,結果他卻選擇去了黎府住。就隻能是住在黎府的那段時間裡,住出了矛盾?”

“黎鏡,嗬,此人愚蠢至極!不過一個外室女而已,還以為能扒住義王呢!結果黎和周用一篇《答‘儲君三問‘》,就將義王的棋盤掀了,也是妙呢……”

易硯也一起嗤笑著,然後疑惑問到:“按說黎和周掀了的可不止義王的棋盤,儉王的一盤棋也因此毀了。為何儉王與黎池,似乎並未因此而生出罅隙?”

“生沒生出罅隙,我們這些外人如何得知?不過可以得知的是,儉王要麼是大度自信,要麼是極擅長審時度勢,或者極擅長估算得失。”

“倒也是,黎和周此人……多智到有一些不似凡人了,儉王能得到他的襄助,與掀翻的那盤棋相比,得失之間怕還不好衡量。”

……

因朝廷並不是每年或每月都需大量工匠服工役,在工匠需求不多的年月,朝廷就會允許匠戶繳納銀兩即班匠銀,以銀抵役。

而天下匠戶數目眾多,究竟有多少服役,又有多少是繳納了班匠銀以銀抵役,這其中的貓膩就多了。

而所謂‘抹漿糊‘,就是將匠戶繳納班匠銀的數量抹掉一些,然後將抹去的數量添到服役數量中去。這樣不僅能貪下班匠銀,還能貪下這批工匠的衣食花銷的銀子。

這之中的貓膩,明白的人不少,卻因為種種原因或證據不足,沒有揭露。

黎池既然敢說,就說明他是掌握了一定證據的。而且即使黎池證據不足,萬一他不管不顧地一封奏折將此事捅到皇帝案上去,以他如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或許皇帝會順勢而為整治工部一番。

所以不管黎池有無確鑿證據,蘇千都選擇了不掠其鋒芒。

作者有話要說:  後世史學家在評述黎和周的為官生涯時,將其在翰林院的那三年翰林官生涯,做了一個總結,一言以概之:最‘不務正業‘翰林官。

縱觀黎和周的三年翰林官期間,身上總還有其他的官職,比如欽差,特使,以及各種行走。今天忙這、明天忙那,就沒見他在自己正職崗位上,安分呆滿過上半年以上的,堪稱‘不務正業‘。

——選自《戲說大燕》節目

說明:

匠戶是一種戶籍,還有商戶、軍戶和民戶。②匠戶製度自元至清,有所變化,作者融合後參考的。③匠戶(工匠)與工部的關係有些複雜,工部掌管匠戶名冊卻又不全部掌管,班匠銀也非是歸工部直接收繳,‘抹漿糊’(←作者自己取的名)現象是真的存在。

本文匠戶相關,作者為了劇情有私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