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章(1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5867 字 3個月前

皇三子儉王趙儉,在貞文二十二年中秋節時, 得了一個嫡子趙耘, 再過個把月就虛四歲了。

趙耘與他母親儉王妃一樣, 是個福氣深厚的, 從小到大吃得好睡得好,宮裡和儉王府又都看重他,服侍得萬分儘心, 愣是連小病都沒有得過一場。

去年正月裡,儉王妃又被診出懷了身孕, 因此貞文帝才派了儉王妃父親裘嚴正, 去籌建西域商貿司,否則該是趙儉去的。

去年八月份時, 儉王妃誕下了一個女兒,趙儉也是兒女雙全了。

一個受寵的皇子,有子嗣後代, 尤其是能夠不斷地有, 其中意義大不相同。

哪怕自‘秘密立儲製‘實施以來, 皇帝漸漸地對待所有皇子都似乎一視同仁了, 但趙儉也並未失寵, 他身上又有許多實績在, 朝中都知道趙儉依舊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

貞文二十四年冬,也即是去年冬天,皇帝得了一場風寒,連續一個月未能上早朝。

到這時, 皇子們和朝臣們才陡然意識到,執掌權柄二十多年的皇帝,已經是五十知天命之年了,已經老了,也是會有病痛的,也在生老病死的輪回之中……

於是消停了幾年的朝堂,再次暗潮洶湧。

不過趙儉到底是貞文帝幾乎親自教大的,心思手段光明大氣,那也就真是不陰毒狠辣。不過因有重生的些微先知優勢,加上他隻是手段大氣,而不是不會耍手段,所以在暗潮洶湧中也沒有翻船。

然後時間就到了今年夏天,自入夏之後,緊挨著降下了四五場連綿大雨。

朝中一直密切關注著黃河和長江的水位,甚至後來戶部都已經在清點錢糧,準備賑災了。可最終,有些河段的水甚至都漫出河堤了,卻愣是沒有決堤!

幾場大雨降下時,朝堂君臣那是一起提心吊膽,生怕哪裡就傳來潰堤的壞消息!期間倒是數次傳來險情,但立即就被府縣官員用沙包水泥等,提前堵住了、或者臨時搶險堵住了。終於是沒有決堤。

事後,朝中有經驗的老臣,直言今夏的洪水比以往都要大,黃河一旦決堤,沿岸怕是要淹得不剩多少乾地,多次直呼萬幸,萬幸沒有決堤!否則到時賑災都無濟於事,大燕怕是要大傷元氣。

關於貞文二十五年的這場大洪水,終於沒有水淹百裡、生靈塗炭,趙儉也非常高興。

趙儉終於確定,他上輩子活了一輩子,還是有意義的,至少知曉了這一場大洪水,幾年籌謀下來,終於救下了數萬百姓。

黃河、長江皆未潰堤,救大燕百姓於洪水,免了大燕傷及元氣的這十分功勞,各地府縣隻占兩分,監督籌建各地水泥局、嚴管治水的趙儉要占五分,另外三分功勞,當歸試驗出水泥的黎池。

這是實績功勞,無法輕易抹掉的。

……

黎海拿著黎池的拜帖,登了儉王府的門。

趙儉恰好無事,就呆在府裡沒有外出,聽了傳話說黎池的堂兄從羊城進京了,有事前來拜訪,趕緊讓人帶了進來。

趙儉在外院書房召見的黎海。

黎海曾跟在黎池身邊三四年,不止一次見過趙儉,因此他倒不至於多麼膽怯害怕,進書房後就畢恭畢敬地行禮問安。

“免禮,一旁坐下說話。”

黎海依言起身,並將堂弟寫給儉王殿下的信件,雙手遞上去,然後才回去坐下。

趙儉接過信,拆開看了起來。看完這一封信,對於南海商貿司的相關事情,以及此次黎海北上進京的目的也就知道了。

“和周已在信中說了,你此次上京來是運送土豆,一路可還無事?”這才第一年呢,土豆就已經出來了,果然黎池是個能乾人。

就是不知紅薯和‘第六穀‘玉米,什麼時候能傳進來……不過海關已開,想來是要不了多久的。

黎海恭敬地作答,“有畢指揮使指派的一名百戶小將軍,並帶著三十兵士一路護衛,路上平安無事,船上土豆也一個沒少。”

之後趙儉又與黎海閒聊片刻,就讓身邊小廝送他出府了。

“見過王爺。”諶青走進書房,“剛出去的是黎大人的堂兄黎四爺他來做甚麼?”在波濤暗湧之中,幕僚諶青出力不少,已是趙儉的心腹了。

黎池寫給趙儉的信,他到底沒拿出來給諶青看,“嗯,黎和周的四堂兄,是個機靈會辦事的人,跑商後從羊城上來的,來送功勞了。”

“從羊城北上的,想來是黎大人又有好東西送來了?”

今年春天時,兩廣官場上被清洗了一遍。布政使伍子勤被抄家流放,按察使孫關廉官降三級,調任遼東做了一個知府,就指揮使畢鋒武一人還官在原職,轄下羊城府及周邊府縣的官員,不少都被抄家罷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