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1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6995 字 9個月前

值得一提的是, 有一件極大的事, 確實未如趙儉預想的那樣發生。

貞文二十六年的這個冬天, 皇帝並未駕崩。

入冬天氣寒冷起來後,貞文帝的身體就有些不好, 甚至冬至前夕時, 還停了一次早朝。冬至的圜丘祭天大典, 都是幾個成年皇子代皇帝,領著三品及以上大臣完成的。

即使如此,貞文帝終究還是渡過了這個冬天。

在冬至過後的一九天裡,趙儉進宮向貞文帝請安,言是與黎和周坐談時, 黎和周偶得靈感,萌生出‘炕床‘一取暖之物。

貞文帝聽了趙儉的描述,覺得‘炕床‘是能取暖的好物!於是傳口諭,讓黎和周描畫出來圖紙,交於工部, 趕緊安排工匠進宮‘盤炕‘。

皇帝想要辦的事, 總是很快就能辦好。剛進二九天裡,就已經在乾清宮以及皇帝常去的幾個妃嬪宮中, 盤好了大炕。

煤炭整天徹夜地燒著, 炕床上暖烘烘的!最冷的二九、三九天裡的日子, 皇帝過得不算難。

皇帝會缺皮毛等保暖物嗎?皇帝會被凍著嗎?一般是不會的,貞文帝乾坤獨斷,無人敢挾製苛待於他, 他自然不會被凍著。

然而宮殿高大空曠,總透出一股陰冷濕氣來,即使身上穿暖和了,也總還覺得冷。但若是燒了炕,將殿內燒得乾燥暖和了,就彷如置身溫暖春日一般,感覺就要舒服許多了!

之後,先是王公大臣們開始請工匠‘盤炕‘,再又很快地傳向民間,京中富商們、京城小官、殷實人家......家中都會盤一個大炕,炕床此物風靡一時。

黎池的狀元府裡,在他想起火炕這好東西之後,就已早早地盤好了。妻子徐素身體畏寒,冬天的日子總不好過,有了火炕就好過多了。

黎池前世是南方人,家中並無火炕,到冬日寒冷的京城來為官之後,黎池又經常在外麵跑,一時間還真沒想起來。

如今終於想起來,就趕快盤好炕,總要讓家人在冬日裡過得舒服些。

這是前事,不必多做追述。

......

年前時,黎池那是忙得天翻地覆!過年的那幾天,也並不多清閒。走親訪友、人情往來,照樣忙得很。

不過,貞文二十七年的這個新年,有黎溏和黎海在,能夠幫黎池招待些客人,這也是曆練黎溏的好機會。

因此,雖隨著黎池的升遷,要往來的人家增加了許多,有了黎溏和黎海幫一把手,黎池雖忙得緊湊,卻也不至於忙不過來。

開年之後,錢糧預算的施行,是各省清吏司的事情,黎池倒是能將這是稍微丟開手去。

然而,黎池最近終究還是不能得清閒。

開春天暖,該計劃著種植紅薯、玉米和棉花了。

京城及周邊地區,地屬北方,一般種植春紅薯和春玉米,棉花與紅薯和玉米的下種時間,前後也差不了多久。

因此,在開春天暖之後,紅薯、玉米和棉花,差不多先後就要種到地裡去。

種下去還不算完,還得精心地關照著,若遇到蟲害,要及早整治,若缺肥少水了,要及時施肥、灌溉。

扶犁耕地、丟種掩埋、施肥擔水......這些事自有皇莊裡的農人或下人去做,並不用黎池親自上手。但那些人都是第一次種植紅薯、玉米和棉花,沒有經驗,還得黎池留心指導。

而且在京城又與在羊城不同,黎池到底是領了這一樁任務的,做甩手掌櫃還是不太好。

自紅薯開始育種後,黎池隔上個三五天,就會騎馬出城往皇莊跑一趟。

在皇莊上,黎池也不嫌臟不嫌累,每次都會去到田間地頭,查看一番作物的長勢。有時還會卷起褲腳,換上舊鞋,下到地裡去,親手演示掐紅薯秧的訣竅,栽紅薯秧的手法、間距等。

‘六元老爺‘勤勞負責、溫和親近、博學多識......的美名,又多添了一項佐證。

在黎池對種植事務如此精心負責的情況下,皇莊上的農人、官奴等下人,也不敢不儘心。

如此同心協力之下,等到夏秋時節收獲時,果然是一個大豐收!紅薯平均畝產七千斤,玉米平均畝產一千一百斤,棉花畝產五百斤。

如此大豐收,貞文帝覺著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是近幾年來前所未有的舒泰!於是擺駕京郊皇莊,與朝中眾臣一起,親眼見證了那堆成幾座大山一般的紅薯,一垛一垛金黃的玉米棒子,潔白綿軟似天上雲朵般的棉花......

一貫神態慵懶,喜怒不形於色的貞文帝,站在紅薯山之前,哈哈大笑出來!

“哈哈哈!如此豐收之景,讓人心懷暢快啊!暢快啊!”

眾臣紛紛應和皇帝,都道此豐收之景壯麗非常!此豐產之物,實乃天下百姓之福!

先不說這豐收的景象,確實讓人心懷激蕩、震撼非常,就是為使皇帝開心,眾臣們也都是要連連附和的。

貞文帝當場就將黎池一頓好誇,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又承諾賞賜黎池一些綾羅綢緞、金銀玉器等,這也是一般操作。

比較出乎意料的是,貞文帝最後拍著黎池的肩膀,說:“和周之功德,乃使天下百姓吃飽穿暖,堪配百姓供奉叩拜。若論功配享太廟者,也不過如此了!”

皇帝這話一說,隨行大臣心中瞬時激蕩不已!

‘堪配百姓供奉叩拜‘,受普通百姓的叩拜,倒不是多了不起的,官員都有此殊榮。受百姓供奉......像供神仙牌位那樣供奉,才真的是莫大殊榮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