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祁深和何振華工作都很忙早晨就離開了。韓義先準備在家裡幫著收拾幾天再去縣裡。
他知道等建新廠的工程啟動了,他一時半會兒是沒時間再回家的。
開始的人員肯定不齊備,很多事情都要他親自抓,一個人要頂幾個人用。他得提前做好準備。
建新廠的一些手續縣裡已經提前辦好了,還有一些手續需要他親自去辦。現在施工人員還需要些日子才能到位,他還可以在家裡陪陪家人。
他和劉剛兩個人把後院的地都給平整好了,準備去縣裡之前把東西都種上,不用其他們人再勞累了。
高樹文帶著高家人來韓家給大家介紹了一番,讓韓家人有事情就找他們。高家四個兒子,起碼乾些體力活是沒問題的。
顧華陽和何浩博兩個孩子到了農村非常高興,在新家的大院子裡跑來跑去不亦樂乎。他們也吸引了高家的幾個孩子,並且迅速的和高家的大孫子高鴻斌成了好朋友。
三個孩子顧華陽最大,其次是高鴻斌,何浩博最小。三個孩子年齡相近,倒是能玩到一塊兒。
顧華陽和何浩博有了新的朋友更高興了,每天除了學習都是跟高鴻斌在一起玩兒。
高樹文看到溫瑾瑜和於慧茹每天都會教顧華陽和何浩博讀書認字十分羨慕,就問能不能讓自己的孫子也跟著學。
北裡村沒有學校,村裡的村民們大都是大字不識一個,更彆說教家裡的孩子認字。
高樹文早年在外麵跟在韓宵身邊也學了一些文化知識。他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可是自己的知識都是半瓶子水,沒有教孩子們的能力。如今看到這個機會就厚著臉皮求到了韓家。
韓宵聽到高樹文的請求說道:“這有什麼不可以的,讓孩子跟著華陽他們一起學就是了。”
韓宵想起了兒媳婦說起過北裡村沒有學校,孩子們也沒有上學的機會。如今他們韓家和何家都待在北裡村,如果能幫著教村裡的孩子們讀書識字,以後有什麼事也會受到村民的維護,這是互惠互利的事。
他們在北裡村有個事情乾也不會太無聊。這樣家裡的兩個孩子就可以在村裡上小學。
想到這兒韓宵說道:“樹文,你有沒有想過在村裡建個小學?起碼讓孩子認認字,以後不至於做個睜眼瞎。如果一些孩子學習好的話還可以上中學、大學。有了知識才能更好的建設國家,也才能做更大的貢獻。”
高樹文說道:“我當然希望村裡建個小學,但實在是沒有那個條件。北裡村地處偏僻,現在有文化的人也太少,老師奇缺,我們這裡根本沒有老師來。建學校的事就這麼一直耽擱了下去。
村裡也就我家老三和老四我堅持著讓他們在彆的村學校上了小學。其他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
主要也是因為我們村離著其它有學校的村子太遠,上學要走很遠的山路,實在太不方便了。有時候還會有危險,再加上上學還要花錢,所以孩子們基本都不上學。”
韓宵說道:“我聽義先說等他們新廠建成了可以讓國平和國新去報名,這也是因為他們有個小學的文化,如果不識字根本就進不了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