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慶雖說是個心氣高的,但也能忍,不然不至於從一個貧寒子弟一路爬到首輔之位。

可惜這輩子王母給他拖了太多後腿,又有個蘇卿時不時地下絆子,昔日的助力成了阻力,他還是相當努力地往上爬。

越要往上升官,除了人為,還得要些運氣成分。這一世他是沒有這個高升的運氣了。

蘇卿對王嘉慶為難的事情,自然也沒有瞞過太後,甚至她就是把事情放在明麵上,直白攤開來講給太後聽,做給她看的。

蘇卿當初投奔太後的時候,太後的人便把她調查了個底朝天,不然亂七八糟的人,她也是不敢用的。原主是個什麼情況,早就在太後眼皮子底下,所以蘇卿根本沒想過遮掩,而是一直表現的很坦誠。

至於對方王嘉慶,畢竟她也不是什麼善良大度的人,被人坑得那麼慘,還能一丁點不記仇。

蘇卿平日裡的表現堪稱是完美,在兒子和王嘉慶上,就顯得有了缺陷,前者是她的牽掛,後者是她的仇人。

重情義,不聖母,雖然看起來有點小心眼,但誰讓太後也是個偏心又護短的人。

這件事裡,原本就是王嘉慶做的不對,是作為女子的徐茹吃了虧。自己的人,她能罵能斥責,可不是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能欺負的。

作為這個王朝頂尖上的人,太後像是拿捏著一隻被草繩捆起來的螞蚱似的,把王嘉慶玩弄得團團轉。

不過一個小臣子,太後也沒有在他身上花太多的心思。

更讓太後忌憚的,是那些攛掇她的皇兒同她離心的大臣,還有她那個不懂事卻逐漸長大的皇兒。

太後這個大兒子,雖說是她親生的,可早些年並不在她膝下養著,反而是由她的婆母教養。

太後的婆婆沒有她這個好運氣,天生對兒媳有幾分嫉妒,小時候就說了不少兒媳的壞話,所以太後同大兒子也並不親近。

而青陽縣主的母親,因為頗得那位早死的太皇太後的喜歡,同如今的皇帝十分親近,這也是先前蘇卿認為太後和青陽縣主一家有仇的緣故。

做母親的不能怨恨兒子,還不能怨恨讓兒子和自己離心的人麼。特彆是看著兒子待姑姑比做母親的還好,她能不眼紅。

不得不說,太後是個做大事的,在蘇卿的各種暗示加上提建議的情況下,她老人家做了波大的。

直接抄了長公主府,找出了他家同某位意圖造反的親王互通有無的書信,把這昔日的天潢貴胄削成了平民,打入了大牢之中。

造反是確有其事,這個原主記憶裡就有的,不過那位造反的人物也就是乾打雷不下雨,聲勢鬨得浩大,還死了不少人,後來倒是被成功鎮壓下去,可也弄得傷筋動骨,大傷這個國家的元氣。

這一點原主並沒有放在心上,卻被蘇卿很好的利用起來。

有人脈在,她提前找出了對方意圖造反的證據,然後把證據遞給了太後,再往後,就是太後設了個甕中捉鱉的計謀,在對方還沒成氣候的時候,把人連根拔起。

這一世不同上一世的地方是,拔起蘿卜帶出泥,這位藩王敢造反,自然有自己的人脈在裡頭,而昔日的大長公主一家,就是此次被帶出來的泥。

這一世的皇帝還年輕,正是在叛逆期,心思不如上一世那麼深沉,也很容易被人煽動。明晃晃的證據遞到皇帝跟前的時候,他差點沒把自己氣死。

他平日裡對姑姑一家這麼好,結果她卻背叛了自己,甚至想要謀反,怒極之下,他對大長公主一家就要從重處罰,張口閉口就是處以極刑,千刀萬剮。

太後在這個時候就趁機刷了一大波兒子的好感度,表現得寬容大度又念舊情,沒有讓皇帝千刀萬剮了自己姑姑,反而隻是勸著他把人削為平民,並且流放。

畢竟以前有感情,真處死了,皇帝指不定後悔呢。再說了。手起刀落,那不過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人死了,什麼都沒了。

太後看皇帝的表情,心下想著,還是徐茹說的對,人活著,才能受折磨,她把人殺了,說一堆對方的壞話,等到過幾年,皇帝念著便宜姑姑的好了,豈不是又怨起她來。

作為對徐茹的嘉獎,太後答應了後者給她的渣男前期一個官做,蘇卿在其中添了把火,親自遞給了王嘉慶助力,讓他風光得意,對未來的美好生活抱著極大的期望。

然後在他歡喜得不得了的時候,一道降罪的聖旨把他的美夢砸了個稀巴爛。

王嘉慶本來就沒有從嶽家得到太多好處,反而受了她們牽連,成了階下囚,最後還判了個流放,一家人都要去遙遠的邊疆服兵役。

但他偏偏沒有任何辦法,畢竟造反是大罪,他能保住性命就已經是皇帝和太後格外開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