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大唐第一廚 浮雲素 12430 字 3個月前

馬車木圓輪傾軋在堅實的土地上, 留下兩道水平烙印, 車上眾人頭次來洛陽, 圓臉瘦臉擁擠在狹小的窗口, 試圖將他們的腦袋從窗口□□。

“紅的黃的黑的, 可都是牡丹?”

“可不?三娘言此時正是牡丹開花季, 彆說是洛陽,便是長安的街道上都有數不儘的花農。”

“我覺得他們的花比我們要好。”

“呸呸呸,那你就留在洛陽吧, 竟覺得長安不好!依我看, 世上沒哪個地方, 比京中更繁華。”

“我可不是這意思,長安自然是最好的。”

奔波數日,旅人們的精神頭卻很好, 尤其是進洛陽城後,車內人左顧右盼, 更有甚者下車步行,傍花隨柳, 好不愜意。待走到思順坊某彆院門口,坐在高頭大馬上的趕車人一躍而下,昂首挺胸, 聲如洪鐘:“師父、三娘, 我等來了!”

李三娘放下手中事務, 跟枚霹靂彈似的躥出門去:“可終於來了!”

……

經營酒肆是門學問,店麵裝修、招聘員工、算賬收錢、製定菜色、訓練廚子, 單挑出來,沒有一件輕鬆活計。李三娘是無敵女強人,整日忙得像不停旋轉的陀螺,扛起眾多雜務。術業有專攻,並不善於管理的莫小遠,則自動挑起製定菜譜與訓練廚子的重任。

他在現代時,堪稱難得的青年才俊,在廚道上的天賦不輸從小耳濡目染的禦廚後人,更兼之勤奮好學,能夠博采眾長,不僅學習本邦滬菜,還能同其他菜係的廚師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舉一反三,勇於創新。但他性情溫和,身上少有天才的傲氣,再加上廚師界很講老少尊卑,他自認才出師沒多久,沒有能力帶徒弟,以至於到穿越時,還沒收過徒弟。

誰知到了唐代,為了自家的酒樓生意,小小年紀就開始廣收徒,若不是他以自己年紀太小為托辭,不願意受正式拜師禮,那些年紀是他幾倍的徒弟,定時見他便恭敬磕幾個響頭。

匠人拜師少有束脩一說,正因如此,平日裡對師父的供奉更為妥帖。

莫文遠還記得去歲過生辰時,一堆彪形大漢跪在地上給他磕頭,都快把他魂嚇掉了,怎麼攔都攔不住。

他原本正在堂前做果凍,聽見趙深善氣勢如虹的喊聲,立馬一溜小跑來到前院,李三娘比他速度更快點,都已經在招呼車馬往院子裡挪動了。

見到莫文遠,大弟子趙深善立刻雙手抱拳,腰彎折近乎九十度道:“師父!”他響亮的招呼聲帶得身後師弟一同見禮,“師父”的喊聲都要躥天上去了。

莫文遠被他們供奉不知多少時間,稍稍習慣了,他連連擺手道:“不必多禮,快隨我進來。”

院子早就收拾好了,一群人風塵仆仆從長安趕到洛陽,其餘不必多說,歇腳才是頭等大事,他們進入屋內,盤腿坐在坐墊上,請來幫忙的婦人趕忙送上饅頭蒸餅茶水。狼吞虎咽後,本就很有精神的徒弟們更有精神了,他們打飽嗝,幫忙將碗筷桌子收拾了,隨後端坐在墊子上,炯炯有神看向莫文遠。

他一共收了八個徒弟,有擅烤肉,有擅雕工,有擅麵點的。唐代少見“炒”的技術,在莫文遠打了幾口鐵鍋之前,鼎無法應對大部分的炒菜,像趙深善最擅長的炒菜,還是莫文遠教他的。

此行共來了四個徒弟,一半都扒拉過來了,而且他的徒弟都頂個能乾,莫文遠暗自點頭,獨立籌備二百人宴席,問題不大。

“此次叫你們來,本是為了準備洛陽新店開店一事,然眼下卻有了更緊急的事務。我受邀籌備洛陽牡丹花會的遊宴,還需爾等幫我共同掌勺。”

“洛陽牡丹花會的遊宴?”

“真不愧是師父,我等雖初至洛陽,卻也聽過花會的美名,若能籌備得當,師父之名定遠揚四海。”

“不可妄言,即便沒有花會,師父之名已經傳遍了,且不說豆腐,一路上議論師父降妖除魔的人也不少,爾可忘了?”

聽見“降妖除魔”四字,莫文遠腦殼都疼了,他沉默一小會兒,決定放過這個話題,沉默地站起來,沉默地回到後廚,沉默地端一盤子膠凍出來,羊乳凍、橘子凍、牡丹凍……隻要是他做的種類都拿出來了。

“請吧。”他道。

四人都是廚子,他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品鑒膠凍的滋味,故而每種口味都挖了一口,邊吃邊點頭。

“羊乳凍口感最凝實。”

“牡丹凍顏色很好,滋味平淡。”

“這可是牡丹宴中的菜色?”

“可是用與豆腐相同的方式凝結?”

莫文遠介紹了魚膠凝結果凍的方法,又說他在洛陽城中大賣,等到他們回長安後要將其添上菜譜,爭取風靡長安的貴圈。“我能得以置辦宴會,牡丹凍很起番作用,此物在洛陽的世家大族中風靡,凡去過花卉展的,就吃過膠凍。”說到這,他還有點小驕傲。

趙深善道:“此物定要上菜單的。”

“不錯,宴中我欲置四道涼菜、八道熱菜、兩湯品、一甜品,牡丹凍便是甜品。”他掃過四人,慎重道,“你等工作,便是儘快掌握前十四道菜的做法,便是不能,也要能協助我打下手。”

“諾!”

……

牡丹宴的曆史並不長久。早在東漢時期《神農本草經》就記載過牡丹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也寫過牡丹藥方,但附庸風雅的文人以及百姓花農更喜將視線投注在其觀賞價值上,他們為牡丹賦詩作畫,卻少有想要吃它的。

到了現代,人們逐漸開發出牡丹的新用途,花瓣、丹皮、花粉、花籽,每一部分都對人身體有所裨益,那些有幾百年種植牡丹曆史城市的政府班子,開始絞儘腦汁讓牡丹成為城市名片,並致力於開發出花的各種用途。

自然就有人從舌尖上的中國聯想到了舌尖上的牡丹,經過了十幾年的開發後,牡丹宴成為了某些種植城市的特色之一。

在莫文遠穿越之前,牡丹宴推廣最好的城市是菏澤市,市政府花了大力讓牡丹宴揚名,甚至還上了cctv,菜色更是請了名廚細心烹調而成,毫不誇張地說,光是為了讓宴成型,就花了成百上千萬。

眾多名廚協力,成品不可謂不好,非專業食客尚且不談,像莫文遠這種新生代名廚都對菜品讚譽有加,還趕著上門品嘗。

他的舌頭無比靈敏,吃過幾次後便能分析出菜中的成分,然而分析成分與還原做法是兩個概念,莫文遠對複製他人的菜也沒什麼興趣,他將好吃的搭配記住,又把自己腦海中適合添加的輔料味道拎出來,憑著感覺搭配,讓牡丹菜煥然一新。

傳授給徒弟們的,與其說是腦海中的牡丹宴,不如說是他排列重組半創新而成的新品。

兩道熱菜中,牡丹溜魚片雨牡丹炒肉是少不了的,牡丹炒肉並不難做,交給最擅長“炒”的趙深善便是,而牡丹溜魚片則由擅長片魚的周淼來做。

周淼是莫文遠的二徒弟,相較於原本是小工被挖掘後大放光彩的趙深善不同,周淼原本就是廚子,而且還是有家庭餐館,連續三代都做廚子的庖廚世家出生。

他們家專門做包括魚膾在內的魚鮮菜,在西市一帶小有名聲,尤其是周淼的爺爺,片魚技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便是達官貴人,也經常恭恭敬敬上門請他做菜的。

周淼五行缺水,他父母便在名字裡補了三個水,可能是水多了,他從小對魚類的敏銳程度就超過一眾兄弟,無論是片魚技術也好,還是挑選鮮魚的眼力也好,都勝人遠矣。

天才總是比庸人有追求,他才不滿足於守著自己的小店做魚膾,在與家人爭吵一番後,竟然背著包袱出門,號稱要學遍天下菜,他家老人咆哮著“誰家會將菜譜予你”也不管他,心說等看清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後,自會回家。

但他們家人沒想到的是,還沒走出長安,周淼就找到了夢想中的廚藝勝地,那就是李三娘食肆!三娘家的莫小郎君精通各種烹飪方式,對徒弟更是傾囊相授,更可怕的是,他就像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一個點子接著一個點子。

在周家人還沒反應過來時,周淼就利落地拜師,正式成為李三娘食肆家的一員。

這年頭人很看重師徒關係,周淼在眾目睽睽下拜師,萬不能做出背叛師門的事情,什麼偷菜譜到周家,不存在的,光是街坊鄰居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們噴死。眾人都感歎李三娘家的郎君心胸寬廣,竟然收周淼為徒。

周淼出走時鬨得挺大,鄰人相熟食客都知道他家二郎離開了,他家的人也硬氣,既是知道人就在李三娘食肆學習,就隔幾坊,也從來沒有來過人。

不管入門前故事有多少,對莫文遠來說唯一有意義的,就是他多了一名有理想基本功好的徒弟。這年頭師徒關係嚴格,拜師周淼對莫文遠之恭敬不輸對他父親。

莫文遠在他麵前演示幾遍片魚方法道:“試試?”他用的片魚方法與傳統切魚膾方法不同,切入的角度,手的力度都不同,周淼悟性很高,看了幾次後就窺得門道,上手試,他切的速度比莫文遠慢,成品模樣卻很好。

除此之外,還有道菜是要教給周淼的,就是湯品“國色天香”。

湯是由豬裡脊、各色菌菇並火腿海帶等熬製出來的,顏色清亮,帶有淡淡的棕色,熬出來後把料撈出來,湯分入一盞盞小盅,再放入用蘆菔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牡丹花”。

牡丹是紅白牡丹,莫文遠將圓潤的蘆菔放在手中,細如柳葉的刀在手指尖中旋轉,看他輕巧的動作,就像是在削蘋果似的,熟手削蘋果,幾分鐘的功夫,就能削下接連不斷的皮。

“哇——”

“不愧是師父!”

當然了他並非在削皮,否則徒弟們便不會發出如此感歎了,薄如蟬翼的“花瓣”層層疊疊簇擁在一起,外層花色淺淡,近乎於白,花瓣小,越往內,花瓣的顏色就越深,片也越大,更顯精致可人。莫文遠的砧板上放著一朵真的同色牡丹花,他將親手雕的花放在旁邊,除非湊近了看見食物纖維,就分不出孰真孰假。

[任務:初級雕刻技巧(1/1)]

[獎勵點:10]

就算是係統都被莫文遠的技巧給折服了,還發出了獎勵點,隻不過它將其認證為初級雕刻技巧,莫文遠覺得此評判並不冤,雕花是大眾雕工,沒什麼創意,便是尋常廚子也是會做的,隻不過雕出來的不夠好看,不夠栩栩如生,又或者“花瓣”厚薄不一,技術含量不夠。他不過是做得比常人好些,並不算本事。

周淼急切道:“師父,可再來一次?”

莫文遠拿起另外一半蘿卜道:“可。”

花瓣顏色深入淺出與蘆菔本身的顏色是分不開的,莫文遠用的當然不是普通的白蘿卜,而是心裡美。感謝中國地大物博,在唐代時,蘿卜就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了人們慣常吃的食品,心裡美蘿卜的產量沒有白蘿卜高,但東北等地依舊被大量種植,洛陽城中有賣,隻不過較白蘿卜,價格高些。

“將蘆菔對半切開,最外層切七到八片,刀口側入,注意不要切斷。”尋常切法是切五片,但莫文遠覺得五片開太闊,無美感,花瓣又不夠密集,便加了三片。

“青色蘆菔皮用刀去了,開始切第二圈花瓣,每瓣落刀處在第一圈兩瓣中間,切片厚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