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太子也太摳門了,嘴上說得好聽,一直念叨著您,結果連盒糕點茶葉都沒給您捎,還是晉王夠意思。”黎丞吐槽完,將兩人送的禮物也一並呈上。
劉子嶽隻拿了那箱銀子,其餘兩件物品推了回去:“這是黎大人憑本事得來的禮物,送我做甚?拿回去。這銀子我收了,南越以後花銀子的地方恐怕多了去。”
黎丞這才將東西拿了回來,又道:“殿下,臣在出京時碰到了李安和,他特意找臣搭話,臣本是想著庸郡王那邊的事已了了,想將他帶回南越的。但他說,這是博取庸郡王信任的好機會,堅持要回去。”
這確實是李安和的做事風格。
李安和骨子裡有一種賭徒的心理,所以當時才會拿出全部的家當甚至連房子都當了去京城做買賣,就是想東山再起。
這種人一輩子都是不安分的,他們喜歡刺激的生活,也享受這種刺激給他們帶來的精神和財富的回報。
劉子嶽笑道:“他這人精明得很,由著他去就是。回頭我給陳大人寫信時提一句,讓他留意點,若是李安和有麻煩,讓他幫忙搭把手,爭取將人送出京城。”
黎丞點頭:“有陳大人看顧,應不會有事。”
談完了李安和,劉子嶽說起了另外一件事:“高州到連州的路已經修通了,已經往廣州這邊接了,還有一段最難的路,你回來得正好,這事就交給你了。”
三州連通的路完全是按照國道的標準修的。
已經建了一兩年,但因為都是農民來做工,農忙時要播種收割,夏季南越又太熱了,因此隻能時斷時續,到目前還剩距廣州最近的這一段路。
“是,殿下,這事交給臣,現在稻穀收割了,天氣轉涼,正是修路的好時候。”黎丞接下了任務。
他走後,劉子嶽看了一下他留下的名單。這是晉王的人落籍在廣州的名單,上麵不但有這些人的姓名,年齡,在廣州的住址,還有其相貌特征。
劉子嶽看完後,遞給了鮑全:“記下來,若是軍中來了這些人,暗暗記住,不要驚動了他們。”
這些人最大可能會想方設法混進軍營中,因為除了軍營,他們也沒彆的地方可混入。真正的平王府在興泰,這些人找不到,廣州那座宅子,他也就偶爾過去呆一天,想接近他,軍營是最合適的。
鮑全記下,又拿了一封信給他:“冉長史的來信。”
劉子嶽打開一看,頓時笑了:“好消息,今年糧食豐收,興泰囤了不少糧。”
這一兩年,劉子嶽幾乎沒多少時間門回興泰,冉文清每個月都會送一兩封信過來,彙報興泰的情況。目前興泰已經有六萬多人,除了住在鎮子上,還在周圍形成了幾個規模一般的鄉村,有一部分家眷移居到村子裡,開墾土地種地。
劉子嶽的地已經全部開完了,現在開墾的都是無人的荒野,這些地按照朝廷規定三年免稅,三年期滿後再繳納田賦。這些田地如今都種上了糧食,今年南越風調雨順,所以糧食大豐收。
想必高州、連州、封州等地的糧食產量也很不錯。
而且現在不管是晉王還是太子都不會再打劉記的主意,也顧不上他,他這邊完全還可以苟一陣子。
劉子嶽立即給冉文清回信,讓其建倉庫,將多餘的糧食都存儲起來。任何時候,糧食這東西都寧可多備點,也不能不夠吃。
相較於興泰的太平與安寧,朝堂上卻頗不寧靜。
太子一係列的官員積極奔走,費了老大的力總算將崔元慶拱上了戶部尚書的位置。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可不完全是他們的功勞,晉王一係也沒少暗中“出力”,幫他達成心願。
陳懷義作為晉王一係重要的人物,哪怕沒有親自下場,也是相當清楚這其中的彎彎道道的。
事情還沒塵埃落定,他便寫信告知了劉子嶽這事,同時在信中毫不避諱地揭示了晉王的意圖。
戶部尚書一職空下來後,太子就盯上了這個重要的位置。但太子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郭富深得陛下信任,手握大權,為何卻突然不乾了?
還不是這位置太難乾,郭富擔心繼續下去晚節不保,所以聰明的急流勇退,榮歸故裡,安享晚年去了,丟下這個越攤越大的爛攤子給後繼者。
戶部這些年的開支甚大,平息紅蓮教花了多少銀子就不提了,此外修皇陵,皇帝皇後的整壽,祭天,諸位皇子公主長大了冊封建府婚事等等,哪一樁不要銀子?單單一樁事少則花數萬數十萬兩銀子,多則花幾十萬兩銀子。
偏延平帝又生得多,兒子女兒一個接這一個地蹦出來的,年年都有幾筆這樣的開銷,還有宗室的各種賞賜,加起來沒個上百萬兩銀子打不住。
而且延平帝還時不時地善心大發,賞賜後妃,賞賜兒子,賞賜宗室子弟,賞賜大臣。銀子就跟流水一樣往外流。
更要命的是,紅蓮教雖平息了,但江南的賦稅收入卻沒提高多少。因為人口大量死亡流失,土地兼並較之戰亂前更甚。人更少了,能收上稅的土地也更少了,這就意味著國庫收入的減少。
國庫收入減少,但開支卻並沒有少。戶部隻能想方設法四處籌措銀子,但像寅吃卯糧,賣鹽引,增開互市,甚至是賣官鬻爵這樣的事都做了,已經沒法子可想了。
若是再動用更出格的手段來籌措銀子,隻怕會惹來大亂子。
太子隻看到了戶部尚書這個位置的風光與重要,完全沒想到這個位置背後的心酸。
晉王巴不得他撞上去。
崔元慶可沒有郭富那樣的才能,最後肯定是沒法收拾這麼個爛攤子的,最後遲早會牽連到太子頭上。
這陣子太子想方設法拉幫結派,不斷在朝堂上擴張自己的勢力。他隻想著這樣能跟晉王抗衡,卻忽略了一點,這也是相當於在與延平帝爭權。
延平帝這人平日裡比較好說話,對子女也很寬容,但前提是不能威脅到他的權力。燕王為何被降為庸郡王,不就是因為手太長,兩次盯上了兵權嗎?
太子此舉無異是在鋼絲上跳舞,極為凶險。
劉子嶽看完信,再次感歎太子這位置不好坐啊,爭也不是,不爭也不是。現在唯一能救太子的,恐怕就是延平帝早點掛了,他一掛,太子就順理成章的登上皇位了,至於晉王會怎麼做,那是後麵的事了。
但就目前來看,情況對太子並不樂觀,延平帝身體挺好的,這麼搞下去,太子最重要的依仗——延平帝的寵愛,也要沒有了。
到時候太子的位置怕是也坐到了頭。
晉王就是打得這個如意算盤,他故意退下來,不跟太子爭了,讓延平帝王去收拾太子。
等太子一完,朝堂上的局勢恐怕會更凶險,到時候延平帝是屬意晉王,讓晉王名正言順當他的接班人,還是防著晉王抬舉另外的皇子跟晉王打擂台,繼續他的平衡之策就不好說了。
劉子嶽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發展自己的勢力,高築牆,廣積糧,勤練兵。這樣不管京城那邊的局勢怎麼發展,他都不至於太被動。
隻是劉子嶽沒想到,太子的考驗會來得這麼快。
八月底,秋高氣爽,不冷不熱,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之一。
但大景卻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距京城西南六百裡的利州發生了大地震,京城都有震感。
這次地龍翻身是在半夜子時左右,當時大家都處於睡夢中,完全沒有防備,因此造成了格外嚴重的損失。尤其是利州和緊鄰的四座縣城,因為城中房屋密集,人員聚集的緣故,死傷特彆嚴重。
臨近的貢州、康州災情也比較嚴重,城中多處房屋坍塌,造成不少的人員傷亡。
鄉下因為房屋間門隔較遠,很多都是簡陋的泥土茅草房,死亡相較於城內要輕不少。
逃命都來不及,哪還有功夫管家裡的財物糧食。
幾州一時哀鴻遍野,地方官員連忙往朝堂送了急報,懇請朝廷支援。
其實當晚,因為有震感的原因,朝廷已經知道發生了地震,但因為通訊不發達,確定具體的位置還是花了好幾天。
接到利州、貢州、康州送來的災情急報,延平帝當即招來重臣商議這事,甚至連久不上朝的晉王都叫來了。
太子一看到晉王出現在延福殿,眉頭就皺了起來。
延平帝沒看到,也沒功夫去管這等小事,他讓鄔川將三州送來的災情急報分發給諸位大臣,焦急地問道:“諸位愛卿,利州發生大地震,三州十六個縣受災嚴重,波及數十萬百姓,你們怎麼看?”
陳懷義第一個站出來道:“陛下,救災如救火,此事刻不容緩。好在現在是秋季,天氣還不太冷也不太熱,微臣建議,朝廷速速派人前去救災,並從附近州縣調撥一部分糧食和藥材過去,安撫當地百姓,組織幸存的百姓自救。”
現在這個季節發生地震隻能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天氣太冷,百姓流離失所,又缺衣少食,很多幸存者會凍死餓死,造成更嚴重的傷亡。天氣太熱,屍體會快速腐爛,容易引發瘟疫等疾病。
“陳大人說的是,救災要緊。陛下,可調集附近幾州的駐軍前去幫忙救災。”吏部尚書吳誌也說。
災肯定是要救的,但救災就意味著要大筆的銀子。延平帝側頭,看向崔元慶。
也是崔元慶倒黴,剛上任沒幾天,連戶部的家底都還沒摸清楚,就出了這種事。
他見延平帝看他,連忙表態:“陛下,微臣也認為應該儘快派人去三州支援。”
晉王看到這一幕,微不可見地勾了勾唇,主動站出來,大義凜然地說:“父皇,兒臣願去利州救災,為父皇分憂解勞。”
聽到這話,太子急了。
上回晉王就因為平亂立了大功,在朝廷和民間門都聲名遠揚,還借此掌握了兵權。這次若讓晉王去救災,到時候,晉王的聲勢會更上一層樓,隻怕全天下都隻知晉王而不知太子。
他如今好不容易才勉強壓製住了晉王,若讓晉王去利州,豈不是功虧一簣。
太子連忙站出來道:“父皇,兒臣也願去利州,為父皇分擔。大哥平息紅蓮教之亂辛苦了,這次不若就讓弟弟代勞?”
他是故意提紅蓮教這事的。
延平帝有些忌憚晉王,有心削弱晉王的勢力,太子也逐漸看出來了。他現在提起紅蓮教,就是在暗暗提醒延平帝,再派晉王去救災,晉王必定會像平息紅蓮教那樣重新得勢。
晉王聽了這話,卻不肯相讓,道:“這怎麼行,二弟乃是儲君,身份尊貴,豈可去這等危險的地方。我聽聞,地龍翻身後還會有餘震,利州仍是很危險的地方,二弟切不可以身涉險,這事還是讓為兄去吧。”
兄弟倆相爭不下,都想搶著去利州。
殿內的十幾名大臣都是朝中重臣,個個都是精明的角色,安安靜靜地站在一旁,完全不插這話,這事派誰去不是他們能決定的。而且就如晉王所說,救災有一定的危險性,萬一出了事,提這事的人搞不好會招來延平帝的記恨。
延平帝聽兄弟二人爭執不下,抬手:“夠了。”
兩人這才各自退了回去,閉上了嘴。
延平帝審視的目光在兩人身上轉了一圈,晉王好不容易老實下來,可不能再派他去。
而太子,雖積極進取,但對比晉王還是差了不少。而且崔元慶是他們推上來的人,救災這事,若是太子去,戶部必定會積極配合,也不至於像以前一樣,每次要銀子,郭富都跟割他肉一樣。
所以思來想去,這最合適的人選莫過於太子。
延平帝心裡很快有了決斷,道:“救災一事,交由太子負責,戶部撥款一百萬兩銀子,工部全力配合,附近幾個州開倉協助太子賑災。”
此外,他還安排了一萬人的禁軍給太子,既是保護太子的安全,也是去救災。
太子聽到這個答案,總算是鬆了口氣,抬頭得意地看了晉王一眼。
晉王垂下眼瞼,一副有些落寞的樣子,嘴角卻悄悄地彎起了一抹奸計得逞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