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張鹽引很快送到了廣州。
劉子嶽聽說柯建元連頭都沒露,就直接讓崔元慶幫他把事給辦成了,還對他感恩戴德,不由感歎:“這個柯建元,不愧是郭大人的心腹嫡係,把人賣了還讓人給他數錢。”
聽說現在崔元慶對柯建元倚重得很,戶部不少事都要問柯建元的意見,儼然一副將柯建元引為知己的模樣。
可惜了,要不是太子那邊已經日薄西山了,直接讓柯建元假意投靠了太子,以後行事更方便了,太子那邊有點什麼風吹草動也會快速傳入他的耳朵裡。
但現在太子這狀況,還不知道能支撐多久,劉子嶽可不想將自己的人砸進去,到時候跟著太子倒黴。
池正業更是歎為觀止,跟著平王這幾年,他可真是長了不少見識。好在這對他們是好事,他拱手笑道:“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不但得了一百張鹽引,又將一位肱骨之臣納入囊中。
劉子嶽笑了笑,將裝著鹽引的匣子遞給了池正業:“這麼多鹽引咱們恐怕用不完吧?”
池正業小心接過盒子:“殿下的意思是?”
劉子嶽說:“一萬二一張,在廣州商會內部銷售,周掌櫃他們想要就賣些給他們,剩下的自己用,不然太打眼了。”
江南北地到底不是南越,不是自己的地盤,劉記商行做得太大,獲利太多,會引起某些勢力的眼紅和覬覦,也會動一些地方勢力的利益。
有些地方缺鹽未必是真的沒有鹽,不過是某些不法商賈勾結官府製造鹽荒,刻意哄抬鹽價,謀取暴利罷了。他們肯定不歡迎外來鹽商的。
光一個劉記太打眼了,多些商人,分散外界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將兩大鹽場囤積的食鹽快速銷出去。否則光是劉記,精力到底有限。
至於一萬二一張,也不算很貴。普通商賈想要搞到一張鹽引,少不得要想方設法,走各種門路,費時費力求爺爺告奶奶,銀子也不會少花。
這一萬二不但省事,還能保證他們能及時拿到鹽。
池正業握住盒子道:“還是公子考慮周詳,周掌櫃他們老早就想涉及食鹽這一行了,奈何鹽引太難弄,他們也沒有門路,故而隻能作罷。如今咱們賣給他們,還保證有鹽可供,他們定然很樂意。”
“嗯,這事就交給你,儘快辦下去。廣州商會這塊,你與苗掌櫃也要留意,咱們廣州商會的商人要團結一致,不要將人心搞散了。”劉子嶽叮囑他。商賈在古代雖是賤業,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商品流通都少不了他們。
池正業點頭,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公子,苗掌櫃想見您,他恐怕已經生疑了,您看這事怎麼處理?”
苗掌櫃上次幫忙打掩護,池正業給他的說辭是七公子身體不適,不能讓人知道,因此才安排了一個冒牌貨隨他一起上船去南洋。
苗掌櫃當時信了,回來後就表達了想要見劉子嶽的意思,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劉子嶽估算了一下,自從他去了南越水師,將平王與劉七公子這個身份切割之後,他跟苗掌櫃已經有近兩年沒見過了。
他所謂的公開亮相,瞞得過不知情的人,但瞞不過苗掌櫃這種曾經走得近的。
思忖少許,劉子嶽說:“正好我明日要去府衙見黎大人,你明日讓他去府衙拜訪即可,再給我準備兩張鹽引。”
這兩年苗掌櫃沒少幫忙打掩護,也該讓他知道了,反正這事左右也瞞不了太長時間了。
***
苗掌櫃接到信,看到會麵的地址定在府衙,心裡原本六分的懷疑一下子變為了九分。他心裡不禁感慨萬分,當年做生意認識的少年郎罷了,萬萬沒想到,他竟是如此身份。
次日,苗掌櫃拿出自己最隆重的衣服穿上,又對著銅鏡整理了好幾次衣冠,還問他夫人:“你看我今天這身衣服怎麼樣,還可以吧?”
苗夫人翻了個白眼送他,語氣有點酸:“老爺今天這是要去哪兒啊?當年咱們成親那會兒你也沒這麼緊張重視吧?”
苗掌櫃一聽就知道她想岔了,無語至極:“夫人你想哪兒去了?今天是知府黎大人召喚,我能不重視嗎?”
苗家雖然富裕,但平民百姓與官員之間的身份地位隔著一條巨大的鴻溝。
苗夫人聽了這話,捏著帕子趕緊上前給苗掌櫃理衣服:“哎呀,老爺您怎麼不早說?這衣服脫下來再熨熨吧。”
她捏著袖子邊上那一道小指長的褶子,催促苗掌櫃脫衣服。
苗掌櫃拿開她的手:“行了,這點小事知府大人不會計較的,時間不早了,我得出發了,不能讓大人等我。”
苗夫人這才作罷,將其送出了家門。
苗掌櫃趕到府衙,距約定的時間還有一刻多鐘,他讓人上去稟明了來意。
看門的衙役應早就接到了消息,連忙將其迎了進去:“老爺在花園等您,苗掌櫃,請!”
苗掌櫃走進後院便看到荷花池旁邊的涼亭中劉子嶽與黎大人相對而坐,正執子對弈,周圍伺候的下人早遣散了。
黎大人落下一子,拿起茶壺,給劉子嶽倒了一杯茶,說了什麼,兩人臉上都掛著笑,很從容很隨和的樣子。
衙役說:“苗掌櫃,大人吩咐小的將您送到這,您請!”
“多謝。”苗掌櫃道了謝,小心翼翼的走過去,唯恐驚擾了下棋的兩人。
但劉子嶽還是看到了他,笑著打了個招呼:“苗掌櫃來了,請坐,我與黎大人這一局很快就要結束了。”
“是,多謝七……七公子,黎大人。”苗掌櫃局促地站在一邊。
他不坐,劉子嶽也沒勉強,隻是加快了落子的速度。
半刻鐘頭,黎丞欣喜地說:“哈哈哈,多謝殿下相讓,讓臣今日贏了半子。”
劉子嶽笑著搖頭:“是黎大人棋藝精湛。”
然後看向苗掌櫃,笑道:“苗掌櫃,坐啊……”
苗掌櫃撲通一聲跪下:“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唐突了殿下,請殿下責罰。”
劉子嶽斂了笑,伸手扶起他:“苗掌櫃不必多禮,這裡都是自己人,坐吧。聽池管事說,你要見我,是有什麼事嗎?”
苗掌櫃咽了咽口水,難得有些結巴:“小人,小人許久不曾見過七……殿下,有些擔心,因此……殿下,放心,今日之事,小人定守口如瓶。”
劉子嶽輕輕拍了拍他的肩道:“我相信苗掌櫃,這兩年多虧了苗掌櫃替我打掩護,劉記那邊,以後還要勞煩苗掌櫃配合配合。”
苗掌櫃連忙保證:“這是小人的榮幸。”
他以前尚不知道劉子嶽的身份時,都願意幫忙,更何況現在。
劉子嶽含笑點頭:“那就有勞苗掌櫃了,區區薄禮還請苗掌櫃莫推辭。”
說完,他朝在院子外伺候的仆從點了點頭。
一個仆人立即捧著一個小匣子上前。
劉子嶽示意他給苗掌櫃。
苗掌櫃捧著小匣子有些緊張,下意識地推辭:“能為殿下效勞是小人的榮幸,況且此事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劉子嶽打斷了他:“苗掌櫃打開看看。”
苗掌櫃一打開便看到裡麵是兩張鹽引,他的嘴巴大張了起來,指著鹽引說:“這……殿下,這太貴重了,使不得……”
“無妨,多的是,明日池正業便會在廣州賣鹽引,送你兩張也無妨,拿著吧。”劉子嶽抬了抬下巴。
苗掌櫃這才收下:“多謝殿下,賣鹽引之事,需要小人做什麼嗎?”
劉子嶽輕輕搖頭:“不用。隻是廣州商會那裡我叮囑過池正業了,你也注意些,咱們商會要團結守信,不可恃強淩弱,強買強賣,稱霸一方,為禍一方。”
苗掌櫃連忙道:“殿下放心,隻要有小人在一天,絕不會出現此種情況。”
“好,我相信你和池正業,這事便辛苦你們了。”劉子嶽笑著說道,然後還留苗掌櫃在府衙中用了膳。
苗掌櫃最後捧著兩張鹽引暈暈乎乎地回了家。
苗夫人看到他拿了這麼貴的玩意兒回來,驚訝不已:“怎麼回事?你……你還攀上了知府大人?”
苗掌櫃幽幽地看了她一眼,何止哦,說出來嚇死你。
“沒有,收起來,這是知府大人托我辦點事的酬勞。”
苗夫人立馬緊張起來:“這麼貴的酬勞,這事會不會很麻煩?”
苗掌櫃見她擔心,又不能說實情,隻得安撫道:“沒事的,很簡單,我去一趟商會,不必等我。”
他跑去見池正業,眼神幽怨:“我說池管事,咱們也打交道這麼多年了,你可是瞞得我好緊啊。”
得虧他行事不像李安和那樣霸道,不擇手段,不然豈不是開罪了平王殿下。
池正業笑道:“這不是公子的身份比較敏感嗎?此事關係著公子,關係著劉記的平安,還請苗掌櫃見諒。”
苗掌櫃擺擺手:“我理解。對了,聽說你要賣鹽引,我幫你合計合計?”
“好啊。”池正業知道苗掌櫃應該是忙著掙表現,索性給他這個機會,“苗掌櫃莫非有什麼好主意?”
苗掌櫃擺手:“好主意倒談不上,不過嘛,池管事有多少鹽引,打算賣多少錢?”
池正業一一作答後,他又問:“鹽場有多少現鹽,可供多少張鹽引的量?”
池正業大概估算了一下:“十張到十二張。”
“那隨後每個月的產量能供多少張鹽引?”苗掌櫃又問。
池正業計算了一下:“大概六到八張。”這還是加快產能的情況下。
苗掌櫃說:“那這統一賣一萬兩銀子一張就不對了,我提議,先賣三十張,前麵十張現在就可拿鹽,按一萬四千兩銀子一張賣,餘下的二十張依次按一萬三千兩銀子和一萬二千兩銀子的價格售賣,時間往後拖得越久,鹽引的價格就相對便宜。”
池正業豁然開朗:“苗掌櫃此計甚妙,否則沒拿到鹽或等久了的,必然不滿,現在按出銀子的多寡來排隊,大家也沒意見了。”
而且他們還能多賣些銀子,商人們也高興,皆大歡喜。
苗掌櫃笑道:“正是。這些鹽引分三批賣,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東西太多了也不值錢,鹽引也一樣。”
最後兩人合計好,於次日將此事公布。
果然,商賈們對這個安排都沒意見。先拿到鹽那就貴一點,晚拿到鹽就便宜點,能等的,完全可以買兩個月,三個月後的拿鹽的鹽引。著急的,就多出點銀子。
搞到後來,三十張鹽引硬是被他們賣出了四十萬兩銀子。
若是等後麵將所有的鹽引都賣出去,那就能賺錢二三十萬兩銀子,更彆提還有食鹽的利潤。
劉子嶽聽完這事,咋舌:“你跟苗掌櫃果然是搞錢的好手,等什麼時候缺錢了,咱們向朝廷要點鹽引,光是倒賣鹽引也能大賺一筆啊。”
不過他也沒攔著,你情我願,商人們既然願意出這個價購買鹽引,必然是有利可圖。
***
對比劉子嶽這邊的喜氣洋洋,崔元慶的胡子都快揪掉了。
原因無他,國庫又沒錢了。
六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宣王暴斃了。
宣王是延平帝唯一的親弟弟,比延平帝小了十來歲,剛過不惑之年,長得白白胖胖的,見人帶著三分笑,並不仗著延平帝的寵愛就肆意行事,相反他為人和氣,因此人緣頗好。
宣王喜歡畫畫,遊山玩水。延平帝曾想給他派點差事,讓他在朝中做事,但都被宣王給拒絕了,宣王直言他不耐煩去衙門,隻想吃喝玩樂。
親弟弟就這麼點要求,延平帝怎麼可能不滿足。
因此延平帝對這個弟弟非常大方,每年的賞賜都非常多,甚至超過了太子和晉王。
現在宣王因爬山時突然昏迷,送下山便咽了氣,兄弟倆連最後一麵都沒能見,延平帝心裡特彆難受,以至於連朝會都停了兩天。
等他緩過勁兒來,先是親自去了一趟宣王府,回來後,又傷心不已,數次落淚。
皇帝一傷心,可不就得花銀子。因此,他要求禮部以最隆重葬禮給宣王下葬,又陪葬了大批珍貴的寶石、古董、名畫等等。
弟弟這麼早就死了,延平帝又將一腔愛心撒到了侄子侄女身上。
宣王跟延平帝一樣能生,甚至更甚,畢竟他比延平帝還自由,又不缺銀子,府裡時常有新鮮的美人進來,有彆人送的,有他自己在外麵看上的。
二十餘年下來,宣王膝下共有子女五十多人,光是嫡子嫡女便有四人。
旁的庶出,宣王也不重視的子嗣延平帝肯定顧及不到。但對這四個嫡子嫡女還有一名宣王非常寵愛的妾室所生的女兒,延平帝都給予了額外的封賞。
三個嫡子,長子繼承宣王的王位,兩個次子都受封為郡王,嫡女破格封為公主,宣王疼愛的庶女冊封為郡主。
這一通封賞下來,延平帝的愛弟之心是得到了轉移,傷心難過也撫平了不少了。但可憐了戶部啊,這一樁樁的封賞、葬禮不需要銀子嗎?
國庫本來就緊張,現在又額外掏出這麼一大筆銀子,到七月,國庫見底了,連各個衙門的經費都開始拖延推遲。
剛開始,崔元慶還能用種種理由推脫。
但京中各衙門的官員也不是傻子,稍微一打聽,很快便知道了,國庫現存的銀錢所剩無幾,已經撥不出多少來了。
於是,大家爭先恐後趕緊派人來要銀子。
七月十日,距中元節還有五天的時候,戶部門口突然排起了長隊,都是京城各衙門來要銀子的。
這種盛況,前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