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 172 章(1 / 2)

麒麟兒 三春景 5216 字 4個月前

就在許盈打量楊微的時候, 楊微其實也在觀察許盈。

其實很早的時候他就知道許盈了,許盈小時候在洛陽生活了好幾年呢!因為種種原因,他頗有幾年奇事流傳。

楊氏嫁入許氏, 成為當家夫人,兩家也算是比較緊密的姻親了, 楊微身為顯支子弟自然也聽長輩提起過這位表弟。不過當時的他並不太放在心上, 畢竟這樣的‘天才少年’就算不敢說到處都是,仔細尋尋也是有些的。

然後就是許盈南下,中間有好幾年再沒聽說過這個表弟的名字, 直到《戰國論》橫空出世。似他這樣的年輕人, 大多熱血未涼, 最容易被文章中的豪情煽動,他們這個群體也是對《戰國論》討論最多的。

楊微性情相比起同齡人要縝密很多,更多是看到了文章中一種全新的思想——當然,這也不是最重要的,相比起文章,他最在意的還是‘印刷術’。和族中許多長輩一樣,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東西。

很快楊氏也試著做印刷,畢竟看起來還挺簡單的,和印章原理差不多...但真的去做就會發現很多細節不是想當然就能成的。

用什麼墨最合適,用什麼木頭做雕版,雕版要如何處置,印刷時的技巧...看起來很簡單, 其實處處都是需要攻克的難點!

當然了,隻要給楊氏足夠的時間,再配合人力物力,印刷術肯定能拿下, 畢竟這不是一個特彆複雜的技術。

楊微好奇於一個比自己還要年少、早早就被家族送到了南方的少年,是怎麼在稚齡就想到要做印刷術的。會是意外偶得嗎?楊微不這樣想。畢竟從《戰國論》可以看出,許盈並不是尋常少年郎。

非常人行非常事,說不定一切都是他心有成算的結果...雖然考慮到他當時的年紀,這樣就太令人難以想象了。

而當楊微真正親眼見到許盈,不消旁人多說,他就有了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此時的人喜歡以外貌、風姿品評一個人物,認為一個人的內在必然會通過外在表現出來。一個人麵相出奇,不論這種出奇是好的那種,還是壞的那種,總歸這個人不會久居庸碌之中!

事實上,這種‘以貌取人’從來就沒有消失過!即使是現代社會也一樣!

看看文學作品裡的描述就知道了,描寫一個人的時候就常有‘生的雄壯,不是久居人下之輩’這類描述,書裡這麼寫,讀的人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這在隱隱約約中已經成為某種約定俗成了!

現代人還常常覺得自己沒有以貌取人呢!而現實就是,這甚至都成了一種察覺不到的‘規則’,因為太理所當然了,所以經常忘記其存在。

楊微幾乎隻是一眼,就確定許盈不是‘尋常人’...說的更直白一些,哪有長成那樣的‘尋常人’啊!

許盈覺得楊微是自己見過的許多勢族子弟中風姿最出眾的,而在楊微看來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許盈今日沒有披假鐘,而是穿了一件玄色裘皮大氅。豐厚的皮毛絲毫不顯得臃腫,更不會讓人聯想到胡風,反而因為許盈身上少年人的單薄與挺拔,襯的十分清貴。

其實許盈身上並無此時男子也喜歡的裝飾,頭不戴冠帽,隻用了一檀木製成的束發冠,整整齊齊、一絲不苟。再就是一身大氅罩住,沒有錦繡,彆的什麼都看不到。

假鐘是披風,大氅則是一種大袖寬鬆的服飾,類似於大衣,是此時名士很喜歡的冬季衣物。

但就是這樣,也顯得清極貴極...這一方麵是裘皮難得,這樣豐厚且油光水滑的毛皮大氅就更難得!古代想要製成一件這樣好的毛皮大衣,一張皮子上隻能取皮毛豐厚的一小條,所謂‘集腋成裘’,就是如此!

像許盈這樣完全是玄色,不帶一點兒雜色,更是挑剔!

這樣一件大氅,沒有百金是不能獲得的...這可比什麼珠玉裝飾都貴!

另一方麵就是個人氣度的問題了,許盈這輩子本就是大族郎君,即使他自己對於物質要求並不太高的樣子,他也是居豪宅、穿華服、呼美婢、餐珍饈長大的。這樣堆積起來的財富養大,他自自然然就有了貴公子的氣度!

另外,因為上輩子的原因,他又沒有一般貴族子弟的紈絝習氣,這反而凸顯出了傳承數百年門第的底氣——真的因為門第高就抖起來的,這在圈子裡還在鄙視鏈的下遊呢!一般來說,真正的高門子弟應該越發恬淡質樸才對。

不是說他們就粗布蔬食了,而是華服美食於他們而言隻是外物,不會因為這些東西就驕傲跋扈,也不會因為沒有這些東西就動容。

如今楊微眼裡,許盈就是這種‘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