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第 281 章(2 / 2)

麒麟兒 三春景 4604 字 5個月前

許盈解決了蚯蚓養殖的問題,成功讓雞能夠少吃糧食(這年頭糧食很貴),多吃蚯蚓,大大節約了養殖成本,但卻沒能解決大規模籠養帶來的其他問題。

古代也有專業養豬、養雞發家致富的人家,但這種規模化養殖和現代人想的‘規模’絕對不是一回事。所以許盈想的很好,最終卻隻能達到比如今家庭養殖大一些的規模,而無法達到現代養雞場,哪怕是鄉下小養雞場的程度。

後來養蚯蚓的技術傳回了建鄴,倒是在建鄴周邊分散搞了好幾個個養雞的地方...供應建鄴總是好買賣。

真正在長城縣這邊做起來的是養鴨,此時專業的養鴨人已經挺常見的了。而且許盈也是在此時才知道,大家平素吃蛋,多的是鴨蛋,雞蛋很少。普通人家,特彆是南方的普通人家,養鴨的非常普遍,養雞反而不多。

一般人家養兩隻雞,平常可以放在草叢裡散養,用不著家裡出糧食。但稍稍多養幾隻,小戶人家門前一畝三分地就不夠雞去啄了,平常覺得雞能吃多少,其實觀察過的都知道他們很能吃!百來隻雞把一個小山頭啄禿了再正常不過。

在南方養鴨則不同,鴨子可以去水裡找活食,南方水網密集,這是天然條件好!家裡就算是養了一群鴨子,也隻要有個孩子可以看著,像放牛一樣牧鴨就可以了。

而且,環境合適的話鴨子下蛋其實比雞多,為什麼雞蛋會更主流?許盈猜測可能是雞更不‘挑剔’。鴨子下蛋是需要水裡‘活食’的,這在現代社會也一樣!村裡養的鴨子,哪怕是圈養,想要它們下蛋,也得每日主人去給撈水藻、活食,不然就沒得蛋了!

左右這個時候沒有飼料,也很難籠養,在水鄉之中,倒是養鴨更靠譜。

許盈又不是個頭鐵的,知道這一實情之後很自然地就停了養雞,換成了養鴨...於是原本想的雞蛋補貼,也變成鴨蛋。

學子們平常鴨蛋消耗多,而等到鴨子老了,下蛋少了,鴨子自然要被宰掉。這種鴨子肉很老了,又因為下蛋,幾乎隻剩下一層殼子,怎麼做都不會好吃。所以在食堂一般拿來燉湯,和醃製後的萊菔一起燉,正是後世的老鴨酸蘿卜湯!

每年有幾次宰鴨吃鴨的機會,漸漸的,這‘老鴨酸蘿卜湯’也算是太平書院的‘名菜’了。

想必,多年以後,學子們離開書院,各自分散,這‘老鴨酸蘿卜湯’也會和宿舍、老虎灶熱水、晨練、書院銀鵲冠等等一起變成影響學子一生的回憶。甚至成為一個‘典故’也不奇怪,曆史上多的是類似的情況。

“哼,不論羊肉羹、鴨子羹,我都要!”想到老鴨酸蘿卜湯的酸酸的口味,林正則突然覺得碗裡的蒸肉不香了:“左右明日是三月三水邊拔禊的日子,書院放假,許咱們外出踏青!到時候哪裡去不得?長城縣酒舍羊肉做得,鴨肉也做得!”

今天書院裡的氛圍相對‘躁動’,就是因為明天有假期。就和後世的學生一樣,放假前一天總是有些飄的。

“說來也有些古怪,外頭用的鴨還沒食堂的那麼老柴,為何鴨子羹反而不如食堂風味了?”最後放回碗碟的時候,發願明天要隨便吃喝的林正則又忽然有了這種感慨——他沒有說的是,在家時這種感覺更明顯!家裡大魚大肉無一不是精挑細選的,他卻反而覺得膩,根本沒有在書院食堂時的滋味。

“大概是太過精細,反而失了食物本味?若衝先生在《吳中清味》中不是說過這個?”齊子輿如今也是許盈的粉絲了,許盈的文章他當然也會看。而《吳中清味》是許盈一年前寫的一篇小品文,說的是自己一年四季在三吳之地吃吃喝喝的事。

這些吃的喝的都不是什麼昂貴罕見的東西,經常是隨處可得的蔬果、野菜、河鮮、山珍之類。至少在江南一帶它們都不少見,屬於本地普通人都吃的起的!

但許盈有許盈的烹飪方法,雖然隻是簡單處理,卻能保留食物的新鮮,激發其本味,而且還非常有文化人講究的‘美感’‘詩意’。這有點兒像宋代文人《山家清供》的路子,其實隻是很普通的食物,但就是在淡淡煙火氣中品出十足的雅趣、雅味。

此文一出,立刻成為風潮,正正戳中了世家大族的口味!不僅僅是僑居在南方的北方勢族流行起食用那些江南特產,就是南方勢族本身也像是才發現身邊早有的這些美味,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這股潮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