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不敢對林家亂來了,林熙卻沒有打算放過她。賈家這樣的人家,王夫人和王熙鳳都能拿著當家人的帖子,收人錢財插手官府斷案,大長公主這樣真正有權有勢卻不將律法放在眼裡的皇族,隻會做的更過分。
林熙這些日子他早出晚歸,就是為了去查公主府的黑料。原先他也隻是推測,可沒想到大長公主對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屑掩飾,讓他一查一個準,挖出了不少陳年舊事。
他將這事兒告訴明華,明華忍不住吐槽:“這也太囂張了,太上皇究竟是為何那麼寵愛她?”不說那些投機份子,哪邊都不會得罪,就算是政治頭腦一般的人都知道花無千日紅,人無千日好,她這麼做,不是將自己的後路都給斷了嗎?
林熙將自己打探到的情況告訴她,說道:“大長公主是嫡長公主,也是老聖人的第一個孩子。聽說她出生那一日,老聖人正好拿下了權臣,所以覺得她是自己的福星,格外寵愛。再加上她嫡親的弟弟是先太子,先太子若是沒有出事,隻這兩個人就能保她兩代榮華,所以她根本就無需小心謹慎,隻可惜……”隻可惜先太子出事了,如今登基的是和她最不對付的那個。
想起大長公主的事,林熙接著又說道:“其實自從當今登基以後,大長公主已經收斂了很多,往日再囂張跋扈,如今也隻敢欺負欺負六七品以下的官員。”
明華翻著他準備好的證據,問道:“這些東西,你打算怎麼交給皇帝?”
林熙道:“老聖人還在,我身上還殘留著他對林如海的仇恨值,所以這事兒咱們自己不方便出麵。我打算將這東西交給禦史台的崔子道。”
崔子道是個以“剛直”聞名的禦史,老聖人在位時,他“死諫”過三次,當今登基後,因手段冷酷,他已經“死諫”過兩次,是讓兩代帝王都很頭疼的人物。他膝下隻有一個女兒,招贅了自己的學生做女婿。早年他也有個兒子,聰明伶俐,十七歲時已經考中了秀才,可是有一次他從學院回來時,遇上大長公主的兒子當街縱馬,他一時不防,被飛奔的馬兒踐踏而死。崔子道那時還隻是個小官,這件事情就被老聖人攔了下來。
喪子之仇,當時雖然被壓下來了,但崔子道真的就就此遺忘嗎?不,他心裡那股火隻會越燒越旺,隻要有機會扳倒大長公主,他會不遺餘力。
明華便道:“現在老聖人還在呢,他會保護大長公主。崔子道若是拿到了證據,壓著直到老聖人過世再出手,豈不是更好?”
林熙屈指輕輕敲了敲她的額頭,道:“現下拿到證據,可以先將大長公主壓下去,等老聖人百年之後,再下狠手也不遲。所謂的‘剛直’,也不過是他給自己定的標簽罷了,他可不傻。”
懂了,這就是給自己立的人設唄。
明華拿過那些證據,說道:“行吧,這事兒我去給你辦,保管誰都無法發現。”
第二天淩晨,天色仍舊黑暗的時候,崔子道從崔府出門,打算坐轎子去宮裡參加早朝。正在他彎下腰要進轎的時候,忽然一個包裹被扔在了他的腳邊。他立刻直起身,警覺地喊了一聲:“誰!”
護衛紛紛拔出武器,將崔子道團團圍住,將他護在中心。
趁著這個空檔,崔府高牆邊的角落上有個身量矮小的影子一閃而過。等護衛追過去的時候,那裡已經沒有人了。
崔子道撿起地上那個包裹,沉著臉解開活扣。首先入目的,是一本賬冊。他走到崔府門口,借著高掛著的燈籠透出的光,仔細地看著賬冊上的內容。越看,他臉上的表情越放鬆,最後竟然笑出了聲。
護衛疑惑地看著他:“大人?”
崔子道說了一聲“無事”,重新將包裹收好,叫貼身伺候的小廝將東西送回自己房內,心情甚好地去上了早朝。他沒有那麼蠢,拿到東西就直接對著大長公主開火。他若要報仇,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如此過了小半個月後,林熙下朝回家,對明華說道:“崔子道那裡應當是要出手了。”
明華問他:“你怎麼知道的?”
林熙道:“我盯著他呢,他在挨個查咱們給他的證據,昨日已經在查最後一樁了。咱們給他的東西,涉及不少人。陛下早就想收拾一些人了,崔子道這是體察聖意,給皇帝遞刀子。接下來一段時間,京城怕是會風聲鶴唳,我大約也會有幾日住在宮中。”
“那我得先給你收拾些東西。”明華忙走到書桌邊,拿過一張紙就開始列清單。
林熙還沒來得及說不忙,鈴鐺就到了房門外,隔著大門對他們稟報說:“賈家的璉二爺和璉二奶奶來了,大爺奶奶要見她嗎?”
“他們怎麼過來了?”明華放下手裡的筆,起身撫了撫衣裳,蹙著眉道:“王熙鳳還懷著孕呢,萬一路上出了什麼事,賈家大房能恨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