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紅樓(五十四)(1 / 2)

林黛玉和明華聊了一晚上後,整個人感覺又有些不一樣了, 似乎更多了一份穩重和平和。第二天吃了早膳後, 她忽然說道:“嫂子,你給我請個有本事的老大夫吧。”

明華一頓, 問道:“怎麼了, 你生病了?”

“沒有生病,我好著呢, ”林黛玉放下筷子道:“隻是我醫書藥方背了這麼多,也不過是自己學著玩罷了, 這究竟學的如何了, 卻是不知的,該如何用這個救人, 我也不大清楚。我想著, 或者跟在老大夫身後學以致用, 應當會好上很多。”

也是這個理, 醫術這東西,光背會了沒用,得學以致用累積經驗才行, 中醫向來是越老越吃香的,就是因為這個經驗。

明華思考了一會兒, 扒拉了一下自己認識的人,就叫人將單大夫請了回來。單大夫便是當初一眼就認出藥王針法的那位老大夫, 他和小樓、趙二一起學了這針法, 就在林熙的藥鋪裡坐診, 身價倍增,有不少藥鋪都想挖他跳槽。但這老爺子也是個有情有義之人,就守在那裡哪兒都不去。如今當家奶奶發話讓他過來,他也二話不說就來了。

來了之後,他才知道,原來這一回過來,是叫他教主家姑娘醫術。這也沒有什麼,叫單大夫說,他更願意呆在這裡,因為他的小孫子就在莊子裡讀書呢,每日裡教完了林姑娘後,他可以在莊子裡晃蕩一圈,然後走到學堂門口,聽著裡麵的孩子念書,再往前兩步,能看到小孫子坐在前麵搖頭晃腦的。他們爺倆如今相依為命,能夠三餐一起,晚上歇在一處,沒有什麼比這更好了。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明華就琢磨著,乾脆先在莊子裡設個點,專給女子瞧病,免收診金免費送藥。她空了三間乾淨的屋子出來,中間那一間就用來看診,旁邊那兩間用來放藥。林熙聽說了此事之後,叫人送來了幾個裝藥的櫃子和幾車藥材。當晚,單大夫就指揮著人將東西給收拾好了,第二天,這就像個有模有樣的藥堂了。

有了大夫和藥堂,還得有病人。怎麼能叫病人主動上門呢,明華乾脆請了一隊舞龍隊,把周邊的莊子和村落都走遍了,還請了幾個嗓門大的人,拿著銅鑼跟著舞龍隊邊走邊吆喝。藥堂這事兒,瞬間就傳了出去。

這年頭,吃飽都是件難事,就更沒有人講衛生了,不少女人都有些不可言說的婦科病,又沒錢看大夫買藥,就隻能生生地熬著。如今有了這麼個地方,聽說還不收錢,那十裡八鄉的女人都過來排隊看病了。

剛開始時,一個個都怯怯的,不大敢上前,這還是林黛玉讓雪雁去將人帶進來,這坐診才開始。見真的有人免費看了病拿了藥,其他人便都跟著進來了。

香菱是能讀讀寫寫的,這會兒明華就將她從甄夫人那裡借了出來,留在藥堂裡記錄姓名寫病案。

斷斷續續過了五天,有些女人的小毛病就好了。他們病愈了之後,就會拎著些自家種的菜、或是兩個雞蛋或是自己紡的土布過來,表示感謝。林家也不缺這些東西,自然也不會收,她們便將東西連帶著籃子在門口一放,轉身就走了。明華哭笑不得,隻得收了叫人收了東西,蔬菜雞蛋叫人給莊子裡的老人們加菜,土布收的多了,也給他們裁了新衣裳。

這麼一來,莊子裡原本有些事不相關的老人們對藥堂也更加上心起來。他們自發組織了人手,每天把藥堂打掃地乾乾淨淨,纖塵不染,有些還有手藝的老木工,就聚在一起,用廢棄木料做了一把把小圓凳,至少叫那些來藥堂裡等著看病的人能坐一會兒;莊子裡那些婦人下工時自發到藥堂幫忙,手腳麻利地就幫著維持維持秩序,嘴皮子利索性格彪悍的,就在周圍巡邏,遇到那有找事兒的便將其趕走;小孩子放學後,會到藥堂來認些草藥,也有些小姑娘會專門被送到林黛玉身邊,學著抓藥看稱。

林黛玉每天都忙地隻打轉,明華看著不成樣子,便挑了幾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叫她們背著醫書和藥方去幫忙,勢必要將她們打造成最合用的醫女。

明華覺得,這是個提高醫術的好機會。她的腦子裡,是有逍遙派完整的醫毒傳承的。隻是有了這傳承,她卻沒怎麼去消化實踐過,所以如今也隻能算得上是個理論知識豐富的醫學生。她沒辦法像林黛玉一樣在藥堂裡忙一整天,但也強迫自己至少抽出半天在那裡幫忙。

有時候遇到疑難雜症了,老先生一時沒有辦法解決,她就從傳承裡挑出一種法子試一試,效果顯著,這也足夠叫單先生激動了,逮著機會就能和她交流醫學問題。

小夥伴們找到了想做的事情,跟著一起來的徐清婉頓時就覺得無聊了。明華就慫恿她:“你可以一起學醫術啊,有這種本事在身,就沒有人會嫌棄。以後遇到不想理會的人,瞧一瞧她的臉色,甩她一臉的醫術術語,保證她一臉懵,連話都不會反駁了。”

徐清婉拿帕子捂著嘴笑了一會兒:“怎麼會有你這麼促狹的人。行,我跟著你們一起學,不過醫書藥方罷了,你們能背得下來,難道我就背不下來了嗎?”

於是沒幾天後,來接徐二姑娘回家的徐夫人看著在藥堂裡忙的團團轉,還不住背著湯頭歌的女兒呆了一下。

明華見著她,將手裡的事情轉交給了黛玉,自己帶著徐清婉親自去接待:“您是來接清婉回家的吧。”

徐清婉一聽,立即就接話道:“我不回去,我得留下來幫忙。”

這藥堂的名聲傳開了,來的人越來越多了。她好歹是個能做主拿事的,她若走了,那晴雯和黛玉不是更要忙不過來了?

她不但不想走,她還想把母親和嫂子都忽悠過來幫忙:“林家的莊子可有意思了,我們打算利用水車,叫那石磨能夠自動轉起來,不用人推,如今正叫木工試驗著呢,隻是這藥堂建起來後,我們三個人都忙,母親不如留下來吧,至少能幫我們去瞧瞧,那石磨之事如何了。還有兩位嫂子,家裡才多少事兒,她們從小就是看著那些長大的,處理起來早就得心應手了,不如也叫她們過來,咱們就多找一些木工,設計改進更多的農具,也像晴雯似得去試種外麵來的新種子,做出些成績來,也免得父親他們總說我們女人頭發長見識短。”

徐夫人點了點她的額頭,道:“這裡離京城雖然不遠,但也不近,你的嫂子們過來了,叫你兄長們該如何是好?晴雯這是躲著京裡的事兒,加上林熙總被陛下留在宮裡,在莊子裡長住一段時間也沒問題,你嫂子們可不行。”

不過,這計劃卻是好計劃。他們家老爺重視農桑,得知晴雯她們這邊在改進農具之後,便一直盯著她們手裡的東西,隻等成功了好用了就送進宮,叫戶部試驗一番,然後推廣使用。

說起來,京裡麵閒著沒事找事兒玩的女眷確實也不少,不能找兒媳婦這樣的,可以找她們呀。再者,她們手裡頭有錢有人,真有了興趣,這場麵可比這三個姑娘弄出來的大。改進了農具之後,就可以請皇後娘娘下個聖旨表揚,將這種改進方法記錄在冊,特意留下她們的名字。這種事情又出風頭又有利還能名流青史,她就不信那群女人不動心!

徐夫人想到就去做了。正好明華的莊子上做這個有了點經驗和基礎,她便想將這盛會放在明華這裡,明華一聽,覺得這實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思索了片刻,便將莊子貢獻給她們使用了。回去後,她和林父商量了一番,林父果斷就帶著林母去了另外一個莊子,將這個地方讓給了她們。

他道:“你們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我也知道,這件事兒能叫你和京裡的夫人們處的更好,也能叫熙兒借此揚名。我不是那種不懂事的老古董,你放心,你們母親我會看好的。”

徐夫人出手,那陣仗便很大了,沒過幾天,滿京城都知道了這事兒。皇後索性在宮裡舉行了一場賞花宴,將各家夫人們都叫進了宮,和她們直接說起了這事兒,鼓勵各家都去參與。

經過設計,這個活動就變成了每季舉行一次,每次皇後給出指定農具,各家自己去想著農具怎麼改進,到時候請最有經驗的農人做裁判,誰的農具成本最低最好用,誰就是優勝者。朝廷出麵,編寫一部《農政全書》,這裡麵單空出一部分內容給她們,優勝者的農具改進方法和本人夫家、娘家及自己的姓名,都能寫入其中。

頓時,整個京城都熱鬨了起來,這場活動就這麼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叮——係統提示您,功德值 100000,原因:建立女子藥堂,關愛女性健康,請宿主再接再厲。”

“叮——係統提示您,功德值 10000,原因:改進並推廣小型犁。安得糧食千萬倉,大庇天下百姓俱歡顏,請宿主再接再厲。”

“叮——係統提示您,功德值 200000,原因:推進朝代農業行業的發展。安得糧食千萬倉,大庇天下百姓俱歡顏,請宿主再接再厲。”

明華:……她算是明白了,發展慈善事業和推進行業發展得到的功德可比自己一個個折騰農具來的多的多。

在明華忙碌的這一段時間裡,宮裡的皇帝也做了一個決定,他決定將賈探春指給宋傑。在做決定之前,他就讓人將賈探春查了個底朝天,對她大致也有些了解。

這姑娘是不是姓賈,對他來說影響不大。一個女人,一個悄悄被過繼出去的女人,影響不了大局。宋傑過了年關就要出去了,這合適的妻子人選還真沒幾個。

林熙在得到皇帝的暗示之後,便將這件事告訴明華,叫明華去和賈府通通氣。明華接到消息後,將藥堂和莊子的事情暫時移交給了林黛玉和徐清婉,自己則換了衣服,坐上馬車去了賈家。

到了賈家,這件事兒還得和賈母說:“人是個好人,同進士出身,如今是五品的官兒,是陛下的心腹大臣。”

但聽到這句話,賈母心裡就鬆了口氣。

明華繼續道:“前頭有過一個媳婦,早幾年就難產過世了,如今家裡隻有一個寡母,急需能乾的妻子主持家業,三姑娘若是嫁過去了,立時便能做當家奶奶的。”

得了,聽到這裡,旁的都已經不重要了。

賈母心裡就盤算著:這人是個官身,三丫頭一嫁過去就能得誥命。隻這一條,就比旁人強多了,王氏到“病逝”了都還隻是五品誥命呢。再有一個就是,這官身的人,在賈家出事的時候,說不定就能綁上一些忙了。

於是,也不需要多打聽,就定下了這事兒。

皇帝和宋傑說了此事,林熙又找了個機會,帶著宋傑看了眼探春,道:“姑娘是庶出的,但從小受的教育極好,人情世故就沒有她不懂的。她擅長詩書也懂朝堂上的事兒,應該能幫你不少忙。你若是嫌棄她的身份,彆礙著皇上的麵子,這會兒直接拒了才好,我去皇上那裡說,絕不牽連你,你若是將姑娘娶過門了卻嫌棄她庶出了,我夫人隻怕會因此愧疚地不行,到時候我可不能放過你。”

宋傑遠遠地瞧了一眼,心裡滿意地不行,瞧瞧,這走路的姿勢也比旁人有味道。他道:“我是那樣的人嗎?如今能找到一個樣樣都好且願意陪著我去北邊苦寒之地的女子,也不好找。再者說了,她現在是金陵賈家的姑娘,不是榮國府賈家的庶女。”

他這麼說,林熙心裡就滿意了。

於是,兩邊的親事就這麼定下了。因著宋傑過了年就要出去,所以賈探春在年前就必須要嫁出去了。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賈探春才知道,她、惜春和巧姐都被過繼到金陵賈家去了。

賈母摸著她的背安慰她:“三丫頭,家裡這麼做也是為了你好,你可千萬彆為這事兒傷心。”

賈寶玉已經是十六歲的小夥子了,可還是像個孩子一樣。他看起來有些難過:“三妹妹也要嫁人了嗎?”

賈母笑著說道:“是啊,三丫頭要嫁人了,這可是府裡的大喜事。”二丫頭三丫頭四丫頭都有了去處,這寶玉該怎麼辦呢?這麼個大小夥子,滿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出生時身懷異象,這是想過繼不能過繼。三丫頭是他妹妹,如今已經快要成婚了,他作為哥哥的,她都不知道該不該給他定親。這定了親,怕害了人家女孩;這不定親,又怕以後沒人照顧他。

一時間,她的心裡又滿是愁緒。

親事定下之後,賈探春又將她請了過去,說道:“我都聽說了,過了年之後要去北邊,我不怕出去了吃苦,但我得知道那裡是什麼樣的,想來想去,我也隻能來找你幫忙了。”

這事兒也簡單,宋傑要去北邊,肯定也要了解那邊的情況的。林熙將賈探春的要求和他提了提,他二話不說,就將能給賈探春看的資料和他特意找的在北邊待過較長時間的婆子全給她送過去了。

賈探春根據這些資料,列了一些在北邊要用到的物資清單,交給賈璉道:“我知道家裡在給我備嫁妝,那些華而不實的就都不要了,您幫我換成這清單上麵的東西吧。”

賈璉收了單子,看了一眼就答應了。他去賈赦屋裡的時候,又將這張單子遞給了自家父親,低聲道:“我瞧著,三丫頭要的東西怎麼那麼奇怪?”

賈赦接了單子一看,皺著眉頭道:“咱們不管這些,就照三丫頭的單子采辦,另外,多備些銀子,叫她帶走。”指不定家裡什麼人會要去投奔她呢。

賈璉為難道:“可府裡的銀子不多了。”他們大房的銀子,全部都搬出去換了田地,

賈赦冷冷一笑,道:“我知道,放心,這事兒我心裡有數。”

賈璉聽賈赦說心裡有數,以為他有了旁的法子弄錢,可他萬萬沒有想到,賈赦說的法子,就是抄了賴大的家——賴大一家,那可是賈母身邊的親信!

但這事兒誰都攔不住。

早在周瑞家的被抄出了將近二十萬兩銀子的時候,賈赦就將盯上賴大了。隻不過賴尚榮被賈母銷了奴籍,還做了官,賴家的所有資產肯定都在他的名下。但他們以為這樣,賈家就拿他們沒辦法了嗎?到底是奴才,眼見還是太狹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