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完史書,醫書也能抄一抄,技多不壓身,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成了救命的東西。另外,多看看名臣傳之類的人物傳記,絕對能提高政治敏銳度,努力積攢官場厚黑學知識。還得再研究研究律法,笑眯眯地合法坑人才是最厲害的,心黑手狠,政治家必備要素絕對不能少。
沈鈺更浪了,沉迷於各種史書傳記無法自拔,比上回還嚴重。但奇怪的是,這回林教諭竟然沒繼續敲他,反而暗自點頭,又為沈鈺推薦了幾本書。
無他,沈鈺看的那些人物傳記中,原原本本地記載了那些名臣們的生平,何年何月乾了什麼大事。既然是名臣,所乾的大事,一定和政治有關。
他們的主張,變法行為,如何一路登頂成為一代權臣,都給了沈鈺極大啟發。
沈鈺本就是個難得的聰明人,聰明人想事情,總要比旁人多想幾步。
比如同樣一本傳記,換成其他人來看,得出的結論是某大人真牛逼。沈鈺就會想,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位大人提出這種主張有什麼好處?長遠來看,有什麼弊端?還有不有更好的辦法?甚至於某些人事黜免的記載,沈鈺也看得津津有味,從裡頭分析誰是誰的人,雙方怎麼給對方下黑手……
沈鈺的政治素養就這麼直線上升,直接體現在他的文章中——他的文章格局更大,更務實。
換句話說,沈鈺的眼界更開闊了,文章立意瞬間拔高一個層次。
進步這麼大,林教諭吃飽了撐的才罵他。
元嘉十六年,沈鈺十六歲。這一年,注定是沈鈺大豐收的一年,他終於啃完了藏書館的史書和名人傳,內容涉及名相佞臣以及名將,最愛乾的事情就是從他們的政治生涯的起伏中,分析出當時的政治傾向。尤其是名將傳,更有意思。很多時候,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敗了,政治未必敗,互相扯皮博弈的過程更是讓人看得驚心動魄。
沈鈺就這麼把自己折騰成了切開黑的豆沙包,豆沙裡麵還裹著一把黑芝麻,飛速地朝著合格的政治家這個方向越奔越遠。
看得林教諭忍不住心生感慨,領悟力這麼強,真是個天生就適合混朝堂的好苗子。
沈鈺還不知道林教諭對他的評價有這麼高,這會兒他正帶著滿滿的收獲向林教諭道彆——又到了年底,縣學該放假了。
青磚房比茅草房暖和多了,沈鈺屋裡的窗戶關得嚴嚴實實,被窩裡還放著一個暖乎乎的湯婆子,日子不要太舒服。
更讓沈鈺滿意的是,他的書房已經小有規模,一年下來,他已經把十六個朝代的曆史全都抄錄了下來,實際上是十八個王朝,隻是前朝史還在修,本朝曆史還在史官家擱著,沈鈺當然看不了。
就這,便足夠吸引人。
沈瑾和陳恪簡直恨不得賴在沈鈺的書房裡不離開,沈琛也時不時前來報個道,結果來一回就被三位大哥按順序考一回,很是苦逼,所幸他定力不錯,還真扛了下來,沈鈺頓時對他刮目相看,又忍不住打趣沈瑾:“當年我比你入學晚,沒多久便超過了你。沈琛可比我還小幾歲,你要是還被他超過了,嘖嘖……”
沈瑾臉都綠了,回去自覺加餐,再三訓練之下,底子更為紮實。
過了年,考生們的心情都緊繃了起來,無他,明年就要鄉試了,時間委實緊迫。
沈瑾也緊張了起來,他正好明年出孝,也能參加縣試,辛苦用功了好幾年,總得指望能有回報。
沈鈺和陳恪也不敢鬆懈,就連小家夥會叫舅舅和爹了,都沒分去兩人更多的關注。
就在這緊繃的氛圍中,元嘉十八年,來了!
考驗沈鈺等人這三年的勤學苦讀成果的時候,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更到,大家晚安
明天繼續三更,第一更下午六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