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人參(1 / 2)

“皇上呢?”

巴海翻身從馬上下來, 詢問平日就在這山林附近的兩個巡衛。

清朝東北的人參出產是大頭,關於人參的采集有專門的一套官員設置,而在有參苗人參的山林看管上尤為嚴厲, 這座山的幾個常用出口便都有人守著。

同時他們將山林看做朝廷私產,對私人進山的一律嚴懲。

尤其自己的下轄地區, 巴海管理的特彆嚴格, 現在皇上沒有叫上他帶著兩位阿哥進了山, 聽說聖上還是便服, 那很可能會被這裡的巡衛為難啊。

但是巴海沒有想到, 上下往往相類, 這兩位巡衛剛才隻是小小為難了康熙等人一番, 收了銀子就讓他們進去了。

當然了, 等那些人原路返回出來的時候,倆巡衛還打算將他們的采集之物搜查一番。

正相互提醒著注意彆讓那些人從其他小路下山,一群馬蹄聲就到了跟前, 為首的還是穿著一身盔甲的大人物, 到跟前張口又問皇上。

兩名巡衛從眼前的情景中反應過來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他們兩個趕緊跪下,向著剛才那幾人進去的小路指著道:“剛才從那兒進山去了。”

臉嚇的慘白也沒敢提剛才收了銀子的事, 隻希望貴人不跟他們一般見識。

巴海帶了幾個隨從趕緊順著小路上去, 走進去沒多久果然發現新鮮的腳印,巴海帶的人中有兩個是專門進山采參之人, 經驗老道, 順著腳印不一會兒便尋到了康熙一行人的蹤跡。

“皇上!”

透過交錯的樹葉子看到康熙的身影,巴海立刻感動的雙眼閃閃, 爆發出一聲深情的呼喊, 而後便撥開雜草灌木跑過來。

到跟前就跪下道:“奴才可算找到您了, 您不知道一大早不見您的人影,奴才可是驚出來一身冷汗。”

說著抹了把額頭,證明自己所言非虛。

康熙今天穿著件楓葉紅的文人長衫,端的是一副光華內斂的溫和文人模樣,他笑著把嚇壞的巴海扶起來,說道:“朕出來之前,不是讓人給你留了話?”

巴海笑了笑,有些心虛,說道:“奴才第一次接駕,總是擔心有什麼地方出了差錯。”

“你的差事辦得好,朕獎賞你還來不及。”康熙搓了搓手,看向前麵道:“走吧,跟朕走走。”

“是,”巴海躬身跟在後麵。

其餘人則綴在□□步外。

康熙問道:“朕看此處山林物產豐饒,怎麼進山許久連一個虞人也不見?”

虞人就是獵人。

東北山林多農耕落後,在這裡百姓的生活大部分是依靠狩獵采集。

“這,”巴海遲疑道:“其實是這樣的,為了保證人參不為私人盜采,奴才對山林的管束就嚴格了些。”

康熙停住腳步,側頭看他:“人參是官府管控之物,沒有多少小民會願意冒這個險盜采。且退一萬步說,你還能將每一座山都派兵圍成鐵桶一個人都不讓進?盜采不可避免,隻要不是明不張膽的混亂即可。巴海,治理一方,可要鬆弛相得。”

巴海低頭道:“奴才馬上就放寬禁令。隻是,所有人都進山樵采,恐怕山林承受不了。”

康熙說道:“量力而行,能放則放。”

整個東北現在隻有不到三十萬畝的耕地,不讓百姓靠著山林生活,難道要逼反他們?

“以後對於抓獲的私下販賣人參之人,罰沒所得即可,不要再施加刑罰。”

巴海小聲道:“皇上,這樣,會不會太寬仁了?奴才擔心,以後私人盜采之風盛行,每年要上交內務府的一千斤人參額例會采收不足。”

天空飛掠而過一群雪白丹頂鶴,康熙目光驚歎的看了眼,片刻才淡聲說道:“寧古塔都統區大大小小山林無數,每年收上來的人參,遠遠不止一千斤吧。”

多餘的朕都讓你自行作價了,這還不足?

巴海不敢再推脫,忙道:“奴才遵旨。”

蘇辰抱著裝滿了榛蘑猴頭菇的籃子,保成兩手提著兩隻肥嘟嘟的野雞,兄弟倆說笑著走過來。

康熙看向他們,笑道:“怎麼樣,可找到人參了?”

也不知道聽誰說東北山林裡遍地是山參,還在盛京的時候辰兒就念叨著抓人參娃娃。

蘇辰搖頭道:“沒有啊阿瑪,一個人參都沒有,白白浪費了這麼肥沃好天然的山林。”

“辰親王,有參的地方官衙中都有記錄,奴才帶了專門的人來,叫他們帶您去找。”巴海積極笑說道。

這還有記錄的?

蘇辰點頭道:“行啊,帶我們去看看。”

“你們兩個,”巴海就轉頭招呼兩個人,“去前麵帶路。”

而後請示康熙:“皇上,您要不要也一起去看看。”

康熙看了眼已經迫不及待的兒子,道:“走吧。”

被巴海點到的兩人趕緊上前帶路,巴海則跟在康熙和蘇辰、保成後麵,介紹道:“其實這裡沒有多少人參,入秋的時候才發現十幾株參苗,最大的也不過兩年齡。老參好參還是要到長白山去找。”

長白山在烏喇地區的東南方,這一次是沒機會順路過去了。

不過蘇辰挺好奇的:“巴海將軍,你們每年都要派大量人丁來山裡找參嗎?”

“是啊王爺,東珠、人參、貂絨,是咱們東北三大寶呢。”巴海說著自豪的笑起來。

蘇辰又問:“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在最適合人參生長的地方,采取規模種植的方法收取人參?”

“人參是天生地養的才最好,怎能如種莊稼一般的種植?”巴海覺得這是小孩子的異想天開。

保成道:“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再說,每年隻采不補,山裡的人參不是早晚被采精光。”

巴海心裡叫苦,卻隻能低頭笑笑:“奴才找人試試。”

蘇辰拿手裡的棍子打著麵前的草,一抹紅色忽然映入眼底。

“誒?”他驚喜蹲下來,“這是不是人參?”

康熙和保成都圍了過來,巴海隻好站在幾步外,看了眼笑道:“還真是。”

再仔細一看,驚訝道:“五條蘆碗,這有五年了,算是中品的好參。”

蘇辰轉頭看他一眼,果然東北的官對人參的了解也是非同尋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