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小助手 好好的上元節理藩院眾人又……(1 / 2)

好好的上元節理藩院眾人又被叫回來加班, 理藩院尚書阿喇尼臉上笑眯眯的,心裡可把噶爾丹俄羅斯兩邊罵毀了。

好好的節日都不讓人過,這些藩屬國就會搞事兒。

半晌, 阿喇尼帶領底下的人寫好鄭重的國書,送到皇宮叫皇上過目,在外麵等著的時候,就聽見裡麵傳來皇上暴怒的聲音。

阿喇尼一下子精神了, 神情嚴肅全神貫注的站在那裡, 一點點假期被叫來加班的不情願都沒有。

他的腳步慢慢地往後挪了挪,想等皇上怒火消了再進去。

隻是, 下一刻,他又聽見有人說:“阿尚書怎麼還沒有來?”

阿尚書???

阿喇尼摸了下頭上的汗, 聽得出來剛才那個聲音就是辰親王的,自己怎麼得罪這位小祖宗了?這個時候把他戳到前麵?

正想著, 梁九功小跑著從殿內出來,看見他一把就拉住:“阿尚書, 快進來。”

阿喇尼被拉著走進去,心裡在弱弱反駁:本官才不想被叫阿尚書。

進去一看, 內閣幾位大學士、南書房的幾位, 此刻都在。

太子爺和辰親王一左一右的站在皇上兩邊, 在他們家尊貴無匹的太子爺懷裡,還抱著一隻雪白雪白的海冬青。

阿喇尼低著頭,打袖子叩首道:“奴才參見皇上,參見太子爺、王爺。”

康熙沒耐心地打斷他, “免禮免禮,你看看這個。”

梁九功雙手捧著一個卷卷的紙條送過來。

阿喇尼拿起來,非常疑惑是什麼東西能讓皇上發這麼大火, 待看完紙條上的內容,他的臉色也有些青。

這是噶爾丹和西藏第巴桑結嘉措的秘密通信。

從這封信的內容中可以看出來,羅桑嘉措非常讚同噶爾丹對喀爾喀蒙古發動進攻。

還有點鼓動支持的意思。

阿喇尼知道,前幾年皇上就已經對五世不滿了。

康熙十九年,外番蒙古喀爾喀部送來進貢的禮單,其抬頭的名字以厄爾德尼濟農為首,但布達拉宮那邊所給的文書內並沒有這個指派,他們拿不準主意,暫時拒收了喀爾喀的貢品。

隨後請示皇上,然後被皇上像是看傻瓜一樣的看了一眼。

那次皇上便給了他們明確的諭示,以後其外番蒙古的進貢收與不收不必看□□那邊的文書。

意思就是他們一體為朝廷臣子,喀爾喀蒙古並非□□臣屬。

更久遠的一次矛盾就是三藩之亂伊始,皇上曾詔令青海的蒙古兵入川做為吳三桂北上的屏障,但五世□□當時即以各種理由推脫。

西藏的政務這些活佛能插手,皇上心裡早就介意了吧。

這次羅桑嘉措又跟噶爾丹互通往來,不是往皇上臉上扇巴掌嗎?

可又能怎麼辦呢,誰讓人家在青海蒙古有那麼多信徒。

當年五世□□進京,先帝爺是要親自起迎的。

阿喇尼眉頭深深皺著,看了半天也不說話,殿內安靜地隻能聽到大家的呼吸聲,突然高士奇問道:“尚書大人,對這件事,您是何看法?”

阿喇尼想了想,肯定不能不順著皇上說,道:“皇上,羅桑嘉措自從和先帝爺會晤之後,一直都表現得很友好,這件事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張英說道:“皇上,微臣覺得阿尚書所言有理,不如先派使者去藏區探探虛實。畢竟這封信,出自羅桑嘉措最信任的第巴之手,或許是被蒙蔽了也未可知。”

康熙的臉色很沉,其實在他心底,無論道、佛,都不應該成為乾涉到朝政的存在,也曾訓戒過這兩派為首者,讓他們以修養個人心性為要。

但對於西藏黃教,因著地僻偏遠,信徒眾多,他一直恪守皇阿瑪之前定下的尊崇黃教的國策,以期邊疆安穩。

“自朕登基,每年都從四川打箭爐之賦稅種撥出五千兩給布達拉宮,茶葉等中原珍品,也沒有少給過他們。難道是朕太寬和,才養大了他們的心?”

康熙的麵色有些陰沉,目視下麵站了兩排的大臣。

就有個衝動的,說道:“皇上,奴才以為西藏的教務,應該由朝廷指定人管理,那些活佛什麼的隻管渡己渡人便是。”

大家都看向說話的人。

費揚古。

當年跟從安親王嶽樂平定三藩之亂,沒少立軍功,回京後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銜。

但一般議事,他都不來的啊。

張英等文臣心裡咯噔了一下,皇上把這位武將叫過來,難道是想對西藏采取武力措施?

康熙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費揚古的說法,隻是道:“眾愛卿,噶爾丹這是立誌要吞掉喀爾喀蒙古,東西兩邊的幫手都叫他給找好了啊。”

“與噶爾丹這一仗,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了。”

最後一句話落,文臣們的身子都是一哆嗦。

阿喇尼乾脆地跪下道:“皇上,奴才願意去北方鎮守,絕不讓噶爾丹南下的機會。”

高士奇小心說道:“皇上,這,噶爾丹他敢嗎?”

“他敢嗎?”康熙怒道,“恐怕他很敢。”

高士奇立馬縮了。

康熙轉身,給阿喇尼要他們擬好的國書,看完之後,把幾個措辭並不算嚴厲的地方改為非常嚴厲的措辭。

而後交還給阿喇尼,“先把國書發給噶爾丹、戈洛文,出了二月,你就帶些親衛兵出發吧。”

阿喇尼沒來得及問去哪兒呢,費揚古就已經跪下來道:“皇上,奴才願意和尚書大人一同北上。”

康熙讓他一起去,但是交代二人,噶爾丹不輕舉妄動他們堅決不能出兵。

“記住,叫你們北上,主要是為了防止草原大亂朝廷來不及支援。”康熙如此說道。

阿喇尼和費揚古一同跪下領命:“奴才遵旨。”

蘇辰和保成就是兩個背景板,一下午都在乾清宮,看他們阿瑪和大臣們商量北上防禦的地方和兵力。

胤礽抱了會兒如今歸了小五的那隻小鷹衡宇,就覺得雙臂酸痛,把這家夥放在地上,它一會兒就蹦蹦噠噠跑到小太監跟前要吃的。

吃完肉又喝水,然後臥在一角睡得呼嚕呼嚕的。

兄弟倆再注意到衡宇的時候,它已經撲閃著寬闊的大翅膀在乾清宮前麵飛來飛去的玩耍起來了。

此時天色已暗,議完了事準備回家換身衣服就來宮裡看燈的這些大臣們才反應過來。

不對啊,皇上是從哪裡拿到桑結嘉措和噶爾丹的秘密通信的?

燈火通明的殿內,蘇辰撫了撫衡宇溜光水滑的羽毛,對它道:“雖然你不經常著家,但是這次你真的立了一次大功。”

沒錯,那封信是衡宇用它那鐵鉤子嘴給叼回來的。

胤祺常常抱怨衡宇不貼心,經常一飛岀去就要三五天才回來,但每次這家夥回來都會壯上一圈,於是大家也不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