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重逢 十三阿哥是在去年十一月份出……(1 / 2)

十三阿哥是在去年十一月份出生的, 德妃當初既決定抬舉靈書,便很快給了機會,果然如她所料,皇上對沉靜的靈書很喜歡。

不多久, 靈書便有了身孕, 並且一舉得男, 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靈書受寵之後皇上從未提過名分的事。

德妃雖然給了靈書一個宮女照顧她, 並且任由她去照顧十三阿哥,但靈書在永和宮的地位反而比以前更尷尬。

德妃決定, 過了這段時間就跟皇上提給靈書位份的事。

對於如今的德妃來說, 靈書完全沒有威脅性,相反她現在很用得著她,因此拉攏的價值比打壓更大。

更何況,德妃早就給自己留了後路,靈書是漢女,再受寵也不會在位份上壓過她。

她不是當初的佟佳氏, 看見皇上寵愛彆人就要吃醋。

她想的隻是如何能帶著幾個孩子, 在這個宮裡一直笑著走下去。

靈書心裡卻是感激德妃娘娘的,雖然在宮裡做一個守候皇上的女子難, 但若是她到二十五歲被放出宮, 以後的日子隻會比現在更艱難。

更幸運的是,她現在有了自己最親近的人,她的孩子。

“章姑娘。”

十三阿哥所在的房間裡溫暖如春,安安靜靜,連炭盆裡的嗶剝聲都那麼明顯。

靈書走進來,正守著十三阿哥打盹兒的保母馬上站起來, 客客氣氣地行禮。

雖然,這位生下了十三阿哥,但在這座宮城內還是一個小透明,對方又是不爭不搶的,連差點被抱給蘇麻喇姑養的十二阿哥的額娘萬琉哈氏都比她有些體麵。

要不是德妃娘娘心善,章姑娘在永和宮的日子不會這麼好過。

保母想著這些,客客氣氣地說道:“姑娘,十三阿哥剛吃了奶睡著。”

言辭之間,是不希望她這個親娘打擾的意思。

靈書全當沒聽見,蹲在小小的嬰兒床邊,伸出手指頭小心翼翼地在睡得特彆香的小孩子臉頰上,小心地戳了戳。

“墨香,你看十三阿哥,真可愛。”

墨香是德妃從手底下性子溫順的二等宮女中挑出來的一個,因為靈書本來就是不爭不搶的性子,擔心她被欺負,才選了這麼一個和她性格類似的。

這兩人以前是同事,現在為主仆,關係也的確不錯。

墨香小聲提醒:“你小心點,彆把十三阿哥吵醒了。”

話雖這麼說,她卻也蹲下來,倆人一起看小孩子睡覺看了半天。

最後是保母趕,她們才離開。

墨香說道:“你彆在意,總有一天皇上會給你位份,到時候看她們眼睛還長不長在腦袋上。”

靈書扶著她的手,笑道:“我一點兒都不介意這些,哎,我就是擔心,皇上會不會都忘了十三阿哥。”

十三都快兩個月了,上賜的名字卻還沒有下來。

康熙的確是忽略了小十三,不過這小子的出生讓他有種食言而肥的感覺,畢竟早就在心裡說兒子不能再生了。

誰知道這個章氏如此好生養。

康熙有在打算以後都給宮裡的妃子們送一些避孕的藥。

其實兒子永遠不嫌多,但是太多的話也不行。

比如現在,前後三四個兒子跟著,讓康熙連自己看燈的時間都沒有。

上元節的熱鬨在前半夜,此時子時已過,街上的人已經散去了大半,不過各種各樣的元宵攤、小吃攤還沒有撤。

再加上零零散散意猶未儘的人,裝點著各種花燈的街道上還有著幾分熱鬨氣息。

“客官,吃元宵還是湯圓?”一串彩燈旁邊,熱氣騰騰的攤位後麵站著煮湯圓的夫妻,婦人的頭發用乾淨的藍色棉布包著,乾淨又爽利。

沒想到還能迎來這麼大一個出來看燈的團體,婦人熱情地給擦桌子抹凳子。

康熙帶著兒子們猜了幾個燈謎,這時候每個孩子手裡都拿著一個燈,辰兒想吃外麵的湯圓,就過來嘗嘗吧。

“湯圓,”他說道。

婦人一邊答應,一邊問道:“都要嗎?”

這次回答的是蘇辰:“每個人都給我們來一碗。”

婦人臉上幾乎笑出來一朵花,向不停冒著熱氣的大鍋方向喊道:“當家的,三十三碗湯圓。”

蘇辰自己都沒算他們出來是幾個人,不由佩服地看了婦人一眼。

康熙說站著的那些護衛,“都坐下吧。”

於是眾人訓練有素地坐了下來,雖然他們已經儘量自然了,但那種氣勢還是不能阻擋地表現出來。

婦人端了兩碟桂花糖放在挨著的桌子上,看見自家瞬間被坐滿的幾張桌子,很是欣喜。

害怕?

不存在的。

能有這樣氣勢的人群,非富即貴,肯定不會賴自家小攤位上的幾碗湯圓錢,既然如此那還怕什麼?

雖然在京城,能看見真正的貴人的機會也是不多的。

婦人送了桂花糖回去,跑到大鍋邊幫著男人下湯圓,低聲說道:“當家的,你看見了沒,人家那氣勢。還有那些個孩子,一個個都跟仙童似的。”

寒夜裡額頭上卻出現汗意的男人抬頭看了眼,羨慕道:“咱們家也有這麼旺的人丁就好了。”

“想得美你,”婦人剜了他一眼,“那是大戶人家,一個播種好幾個生,擱咱們家你想累死我還是想再娶個小的?”

男人便隻笑著不說話。

隱約聽到兩句的康熙都不知道該怒還是該笑了。

反正蘇辰倒覺得,這樣潑辣的婦人不要太鮮活。

底下,還有一個正在燒鍋的老婆婆,她聽見兒子和兒媳夫妻倆的話,不屑道:“什麼小仙童?在京城住了這麼多年,我看著也隻有當年我遇見的那兩個小娃娃能說一句仙童。”

婦人感覺挺好笑的,好些年前吧,她婆婆有次出門,回家的時候帶來一籃子在當時還不多見的甘薯,回來就把那買甘薯的父子仨誇得跟花兒一樣。

自那之後,看誰家的孩子都說沒有那年看見的兩個好看。

婦人笑道:“娘,那待會兒您看看去,那一桌子真的都是小仙童,兒媳可沒有半分的誆您。”

老婦人起身從灶台後麵看了看,但是夜色朦朧前麵又有一鍋霧氣蒙蒙的湯圓,根本看不清人影。

“看就看,老婆子就不信有人能比當年那兩個小仙童更像小仙童,”她嘟嘟囔囔,“你們倆沒見過什麼世麵,彆什麼都說好。”

說著,老婦人又遺憾道:“當年我就該問問那個鰥夫住在哪兒的。”

夫妻倆知道老母親的遺憾,去年他們家小妹才因為不能生養被婆家休了,左右鄰裡看家裡的笑話看了一年。

可是男人這次說什麼都要擦亮眼,一定要給妹妹找一個可靠的人家。

大約一刻鐘後,一個老婦人弓著腰端著個原木的托盤走過來,托盤上排排放著滿滿的大碗湯圓。

“湯圓來了。”

不到跟前的時候,老婦人就喊道。

蘇辰正好坐在這邊,起身去接,就看見個瞪大眼睛看著他的皺巴老太太。

老太太認人有一手,瞬間愣了:“小,小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