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飲食男女(70)三合一(1 / 2)

() 飲食男女(70)

林雨桐下巴抬了抬, 示意緊挨著關東的那一位。

這位也是個小夥子, 小嫩白的皮膚,粉粉嫩嫩的,一張可愛的娃娃臉, 二十八的小夥子, 愣是看上去隻有二十四五歲的樣子, “我,楊一凡。y省醫學院畢業,畢業之後在市醫院實習過一年, 後來因為實在不掙錢, 就回家在自家的中醫診所裡乾。中醫嘛, 人家信我外公的多,信我媽的也多,就是沒人找我看病。我覺得其實我還行, 但就是沒人找啊!所以,這幾年看的最多的就是皮膚病。不過真得了什麼牛皮癬呀人家都不找我,來找我的都是瞧瞧青春痘啊, 痤瘡呀,後來小姑娘大嫂子的, 皮膚粗糙了,乾燥了, 也找我。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研究這個了,什麼雀斑了,妊娠斑治的也還都不錯。”說著就看林雨桐, “林姐,咱們做自己的產品不?我自己做了古方的美白丸藥,晚上放在肚臍眼,這可是全身美白,堅持一段時間效果顯著,大家看看我……”說著還怕林雨桐不信,噌的一下把短袖兜起來,亮出白嫩嫩的弱雞仔似的肚子。

白!很白!真的很白!

很好!

天賦真是太好了,而且都勇氣可嘉,很有神農嘗百草的意思,在自己身上開始試驗了。不過,這都是些走偏了個天才呀。

這麼著可不惹人發笑?偏他還不覺得可笑,繼續說他的,“那怎麼辦呢?我要是不看病,我就沒收入。沒收入我媽也不給我,說我不上進。那把我本來就年輕,還生了一張娃娃臉,人家非不信我,這是我的錯嘍?那還不能讓我另辟蹊徑了?反正自從我能調理這個之後,我掙的比我外公和我媽加起來都多。估計是嫉妒了,把我一竿子支出來了。”狠心的喲!不能提,提起來都是淚。自己在老家可以說是小有名氣了。有病沒病都能想起他小楊大夫的,可到了這裡,自己是誰?

林雨桐在楊一凡後麵畫了個深井,這小夥子是需要發掘發掘的,也許下麵出的不是水,連著的是金礦呢?

她點頭示意楊一凡,記住你了,很好,請下一個。

下一個是個嬌滴滴的姑娘,瘦瘦小小的,“唐詩,年齡保密,隻領導可見。”

好的!林雨桐低頭,嗯,資料上有,二十八了。

就聽這姑娘繼續道:“我跟剛才那位喬大夫差不多……”

“都是治婦科病的?”楊一凡回頭問了一句。

唐詩臉一紅,“她治療婦科,主要不孕不育。我治男|性|病,也包括不孕不育,什麼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頻尿急尿無力,還有男|性不能提的隱患,我都能治。”

她這邊說的一本正經,其他人憋笑憋的臉紅。

這妹子長的跟擅長的玩意反差太大。病人咋好意思跟這麼個小姑娘說難言之隱呢?

宋恒斌小心的看了林雨桐一眼,這要不是白老送來的,他給麵試的話一個都不能要。嘛玩意呀?都是些牛鬼蛇神呀。

能不能有個正常點的?

接來的這位正常點,這位年紀也大,看上去三十好幾了,“我叫陳海,今年二十七了。”

林雨桐的筆吧嗒一下掉桌子上了。

楊一凡大呼小叫,“兄弟,回頭我給你看看,這皮膚你是咋整的,咋愣是看上去得有三十七了。”

陳海摸了摸臉,“不用!看上去成熟,找我瞧病的人就多。在我們本地的熟人瞧病都找我爸,被介紹來的外地人,都把我當成我爸,所以我上手的機會還挺多的。現在這人,小病小痛的不找中醫,自己去藥店買藥吃了就好。大病大痛的也不找中醫,人家直接開刀做手術去了。所以差不多能遇到的病人就是那種身有頑疾的。比如中風後遺症、偏癱、麵癱,類風濕、關節炎都是這一類的。所以,我接觸這種患者比較多。看效果的話,中風後遺症、偏癱麵癱這些,是紮針吃藥了就能很快看到效果的,是不是好了一點患者和家屬都能很快感知到的。像是類風濕關節炎之類,這是長期需要調理的。而且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時輕時重,我看診的時間短,迄今為止還沒有完全看好的病例。以後,我想在這方麵多學學。”

嗯!這方麵的老年患者很多。

林雨桐把這個標注在陳海的後麵。這才看向下一位是真年歲大的,他一笑一口黃牙,張嘴說話帶著明顯的方言口音,“我年紀大了,是真三十七了,叫柳土鎮,以後大家叫我老柳就成。我呢,跟之前這個小陳大夫治的都差不多,但是有差彆,我主要是蜂療。”

蜂療,這現在可是很偏門的。

就聽這位老柳道:“跟小陳大夫相反,中風偏癱我遇到的患者用蜂療的,效果不明顯,但是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覺得效果還可以。但這個,信的人少。我沒啥學曆,就是跟山上一個老道學的,他會幾手就教了我幾手。找我看病的也不多。我為找蜂療的資料的,去找過縣中醫院的老中醫,這麼著就認得了。然後聽說這裡招中醫大夫,就推薦我給白老,我就來了。”聽說工資待遇啥的比在家時不時的逮住個病人掙的要多的多。家裡的老婆孩子還養著蜜蜂呢。

林雨桐點頭,“現在蜂療的不多,咱們以後可以一起研究。”現在做蜂療的少,但不是說沒有。還有專門的蜂療研究所。但是白老把此人推薦過來,那就是此人身上一定有過人的地方。她還得再看看然後決定怎麼用。

緊跟著的一位是個麵色嚴肅的女人,顴骨有些高,麵上帶著煞氣,說實話,做大夫這個麵相叫人覺得有點違和,看著就很凶,長的凶是一方麵,關鍵是那個表情和神態,像極了特彆嚴肅的那種教導主任。跟這樣的大夫交流,患者的壓力估計有點大。她不苟言笑,說話也言簡意賅,“王寧,三十二歲。中藥醫科大學博士,剛畢業。中醫沒什麼擅長不擅長一說,本就是一個整體,相互關聯。我隻能說我就是一個中醫大夫。完畢!”

其他人麵麵相覷,這是幾個意思。看不起人呀!

誰不知道這個道理呀?可問題是你到了實踐中你試試,你碰到的什麼病例多,你治的多,你的心得多。這叫擅長,懂了嗎?

林雨桐輕咳一聲,頭一次見麵能說啥,隻得說了一句:很好!下一位。

下一位被這氣氛整的有點不自在,他嗬嗬一笑,“我呢,三十五了。叫金波,大家叫我老金就行。我主要是火療,就是藥膏加火罐治這個肩周炎和頸椎病,實踐了得有十年,我這人笨,學一樣就隻鑽一樣,就這也不敢說學的通了。隻是十年實踐,接觸的患者怎麼說也有三五千了,效果還不錯。”

軟軟的頂了一下女博士。

然後是最後一位,個子瘦瘦的小小的,坐在椅子裡找不見人,是個比唐詩看著還嬌小的小夥子,“我,張建,三十。我嘛,就是耳鼻喉。不是傳統的……我用的是茶療食療,什麼咽炎鼻炎,眼疾耳鳴都有效。你們上某寶搜一下,藥茶的銷量最好的商家就是我。”

“你合法嗎?人家知道你賣的不是茶,純粹是藥嗎?”女博士張嘴就問了一句。

所謂的茶療,就是把草藥製成粉末,然後包成茶包,當茶包一樣泡水喝或是用泡水的熱氣熏蒸。

被女博士一問,張建憋氣的不說話了。

林雨桐暫時沒管,團隊需要磨合,慢慢來嘛。她低頭看看,不管怎麼說吧,這個團隊裡治什麼的都有。除了女博士擅長的還不清楚之外,彆的人都是經過市場檢驗的。這些病都是常見的病,患者群體巨大,也就是說,真要是做,不怕虧錢的。

林雨桐合上手裡的筆記本,“我就不自我介紹了,大家能來,必然是儘可能的把我這個人查了不止一遍。對於你們來說,這個決定也不好下。既然來了,從前積攢下來的都一切歸零,得從新開始了。在這裡,沒有人認識你是誰,沒有人口傳口的告訴彆人,那個什麼大夫治療什麼治的可好……沒有!也許會有老病人找上門來,但估計需要長期理療的病人,是走不了這麼遠的。因此,到了這裡,一切都是全新的。我們這個團隊平均年齡,在中醫行裡的話,就顯得有些年輕。年輕意味著經驗不足。但也因為年輕,我們存在著無限的可能。而且,能被白老推薦過來,這本身就是實力的說明。我們不驕傲自大,但也不用妄自菲薄。醫院下周就正式開業。在開業之前的這一周,我們並不能閒著。每天按時來,因為我打算在咱們醫院,開展中醫急診。而你們每個人,都是隨時支應的急診大夫。”她說這話的時候特意看了宋恒斌,“從明天開始,進行急診科培訓。”說著就又看宋恒斌,“你估計這周得忙,一方麵跟著學急診,一方麵在開業之前得做好宣傳。要找五十名婦科病人,五十名男性|病病人,找一百名肥胖症病人,五十名皮膚病病人,五十名中風後遺症病人,五十名咽炎鼻炎病人,五十名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頸椎病肩周炎病人一百名……”

宋恒斌就道:“當天免費治療,這個我明白。但就怕消息散出去之後,各種疑難雜症的患者一股腦的湧過來……”畢竟你名聲在外。

林雨桐點頭,“這個放心,所有的,你們覺得無法無法處理的棘手的病人都可以推過來。大家不要有心裡負擔,屆時,中醫界的老前輩我會邀請不少。不用擔心有下不了台的事情。”說完就看眾人,“還有誰有什麼要補充的沒有。”

關東舉起手,“那個……林姐,這大夫是不是得有個助理或是護士跟著呀。”

“不是護士,隨後每個人需要帶兩個醫學院的實習生。”因為是私立醫院,願意來實習的還是不多。家長叫孩子學醫,為的就是端鐵飯碗,公立醫院不管能不能留下,大部分都願意去嘗試一下。哪怕多做幾年臨時工,也不想跑到外麵私立醫院。除了熬出頭像是周安民一樣跳槽的那種,大家就認為說進不了公立醫院的好像多沒本事似的。因此,這邊招實習生的時候,踴躍的不多。研究生不見,本科生都少,倒是專科的學生,很踴躍。林雨桐挑了一些,一人身邊能帶個兩個。先期就這樣,“從明天開始,實習生跟大家一樣,一起學中醫急救。”

桂枝不由的都深吸一口氣,可彆被人家給比下去了,那可真丟了師父的臉了。

林雨桐又問住宿的問題,“現在的條件有限。將來那邊醫院建成了,我承諾大家,在附近給大家一人配置一套房,最低標準兩室。隨後醫院先會安排幾部車,如果有需要用車的,跟宋醫生提前打招呼,他給大家安排。儘量不要自己開車,醫院會有司機。”說著又問宋恒斌,“保安的事聯係的怎麼樣了?”

“放心。”宋恒斌在這上麵很注意,“聯係了最好的安保公司。我挑的都是剛從部隊服役回來的。”

嗯!這就好。

一說到私事上,大家就比較放鬆了。

唐詩就喊:“本來有一居室的,我不習慣。我跟喬大夫和王大夫我們三個女生住個大三居。”

老柳也笑,“你們年輕人愛熱鬨,我是跟不上趟了。我自己一個人住。”

“我也一個人住,老柳呀,咱們平時可以一塊喝喝茶。”

張建在一邊嘿嘿嘿:“你們不跟我們一塊住,那是怕家裡的嫂子來了我們礙眼。”

這麼一打岔,彼此都笑了。關東和楊一凡住一套兩居的,陳海和張建住一套兩居的。剩下的實習生在醫院有宿舍,保安後廚都有住的地方。就是史雨虹三個人,他們是一撥的。這三個人要求跟其他實習生一樣,都隻住醫院就行。

大家都滿意,那就沒問題。開完會,立馬開飯。有食堂的好處馬上凸顯。廚房裝修的很可以,外麵就是大廳,另一邊醫護人員的就餐廳跟對患者開放的餐廳是分開的,看起來很居家的環境,煎炸烹炸,中式西式的都能做。

用關東的話說,光是為了這一口吃的,來的也劃算。

楊一凡儘量控製自己吃肉,“吃肉對皮膚不好,我這皮膚就是活招牌。”還提醒關東,“小心胖了我告訴你。你都胖了,你給誰看肥胖病呀。”

去去去!胖子身上的肉是一頓吃上去的嗎?

王寧則端了盤子坐在林雨桐邊上,特彆鄭重,“我覺得中醫急診,一周的培訓根本就不可能。”

你說的對!

“這得分幾批進行。”林雨桐就道,“這個得一步一步慢慢來。短時間內,咱們這邊不掛急診的牌子,但做大夫的,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還是得會一些。”

這樣啊!

“我沒有多少實踐的經驗。”王寧就道,“我比較擅長寫一些論文之類的東西。但是中醫跟西醫還不一樣。西醫做上十幾台手術,至少能弄個兩篇論文出來,中醫沒有半輩子,都不好意思寫論文。”

寫論文?

林雨桐一時沒反應過來,“如果是為了職稱,或是你可以試試在學校任教。”一些理論知識,是不需要多少實踐經驗的。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王寧就道,“我就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剛開始,你一提這個急診,我還挺動心的。可是後來我想想,中醫的急診,還是需要在實際操作的,比如針灸甚至是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