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章 大娃回來(2 / 2)

陳氏回屋把袋子打開,裡麵全是瞪著眼睛的魚。

長的扁的,銀色的黃色的,全是沒見過的。

沈大娃抱著一個小匣子進來,“這是我從那邊帶過來的特產,蒸著吃燉著吃都行,那個長的,裹麵糊炸著吃可好吃了。”

沈大娃又問:“小嬸呢?我有東西給她。”

陳氏看著一地的凍魚發愁,這麼多,可怎麼吃,“你小嬸在那院,你要是急就先過去,順便把東西帶過去。”

大娃點點頭,他正好有事和顧筱說。

沈大娃又租了輛馬車,吭哧吭哧把東西運到沈宅。

周氏看著四大袋海貨,不由問:“咋帶回來這麼多。”

“天冷壞不了,能吃好久,這是給小嬸帶的東西。”大娃看看周氏,想了想又補充一句,“奶,這些魚沒花錢。”

顧筱愣了一下,周氏看著長孫,她覺得才兩個月沒見,人就長大了,像個大人了,“啥叫沒花錢?”

大娃撓撓頭,深吸一口氣,“就是沒花錢,等我娘他們回來了,我和你們細說吧。”

大娃還挺高興的,“算了,還是現在說吧,我有點忍不住了。”

沈大娃去了撫寧之後,先談好生蠔生意,約定每日送五百斤,一斤十文錢。

周氏就給了他十兩銀子,本錢路費,也就夠一日送的。

幸好顧筱還給了他六十兩,沈大娃總不能寫信要錢,所以就先挪用了一部分。

六十兩銀子也不夠,出門在外,沈大娃才知道花錢多,幾十兩銀子看著多,可花著少,做生意要本錢。

要是再這麼花下去,沈大娃連回來的盤纏都沒有。

後來他見村裡人捕魚賣魚,一斤魚才幾文錢,索性做起了倒賣海貨的生意。

本錢是從顧筱這裡借的,第一次他運了六百多斤海魚去縣城裡賣,拋去來回的路費,總共賺了八兩銀子。

八兩銀子雖然不多,但那是沈大娃自己賺的第一筆錢。

後來就從村裡買魚,往周邊縣城省城送,還往南方送。

賣一斤魚賺十幾二十文,沈誠賣的多,賺的也就多了。

他這回是從南邊回來,剩下的幾袋子直接當年貨。

現在天實在太冷了,也沒人下海挖生蠔,得來年開春了,二月份再挖。

不過村裡人還捕魚,養家糊口也是不易。

沈大娃準備在家裡待到十五,然後再出去。

周氏聽的嘖嘖稱奇,心道我大孫子出息了,“不錯,能賺錢了!”

大娃嘿嘿笑了兩聲,“我也是撞運氣,那個村子小,賣魚得去縣城賣,周邊還有好幾個這樣的村子。”

“奶,總共送了三十二天的生蠔,算上路費這些天花了一百八十兩,我臨走前您給了我十兩銀子,所以還得再給我一百七十兩。”沈大娃說這話的時候有點不好意思。

周氏點點頭,她當長輩的,哪兒能讓孫子白掏錢,再說了,都說了賺的錢交一半,誰都一樣。

周氏取了一百七十兩給大娃。

沈大娃又道:“然後我賺了一百八十兩,交一半,再給您九十兩銀子。”

沈大娃給周氏一張五十兩的銀票,還有四張十兩的。

他手上還剩八十兩,剩下的就是顧筱的賬了。

木匣子裡都是珍珠,村裡有養珠人,也有下海撿的,珍珠多是白色,也有淡粉淡紫的。

珍珠要貴的多,像粉色的紫色的一顆就要一兩銀子,這匣子珍珠總共一百三十七顆,要五十兩銀子。

貝殼隻花了幾百文,這回還帶了珍珠貝殼回來,是村裡人送的,沒要錢。

大娃也就財大氣粗地把零頭抹了,他還得給顧筱十兩銀子。

沈大娃在外麵吃住都要錢,忙活兩個多月,手裡還有七十兩呢。

沈大娃心裡美滋滋的,把麻袋裡的魚弄出來,這些魚彆人弄他不放心。

“小嬸兒,泡化了就能做,也不怎麼腥,清蒸淋點熱油,特彆香。”沈大娃說的口水直流,“咱們晚上吃嘛。”

顧筱看有帶魚黃花魚,還有扁扁的叫不出名字的,“那就晚上吃,給大嫂他們留著。”

大娃:“小嬸你就隨便做,怎麼做我都吃。”

沈大娃累了一路,手冷腳冷,他回屋梳洗收拾,顧筱把珍珠貝殼放回去,泡了幾天。幾條帶魚和幾條黃花魚。

沈大郎在家,收拾魚的活自然輪不到顧筱,她想了想,帶魚炸著吃,黃花魚清蒸,海鮮海鮮,吃的就是一個鮮字。

剩下的魚,還裝進麻袋裡,就放在廚房屋簷下邊。

收拾好的帶魚切段兒,用鹽蔥薑蒜醃製半個時辰,再裹上雞蛋麵粉調好的麵糊下油鍋炸。

帶魚段炸成金黃色,聞著又香又鮮。

黃花魚一條清蒸,一條大鍋紅燒,幾條小魚仔裹上麵糊過油炸,直把魚骨頭也炸酥了。

炸好的魚三丫吃了一條,先吃魚尾巴,鹹鹹的酥酥的,魚骨頭也能嚼動,裡麵的魚肉一絲一絲的,有點乾,還很嫩。

“小嬸兒,這個好好吃呀。”三丫舉著炸黃花魚到顧筱嘴邊,“小嬸兒也吃。”

顧筱彎腰咬了一口,炸的東西的確好吃,“炸帶魚讓奶奶喂你,一會兒你小叔回來就能開飯了。”

除了魚還有排骨湯,燉魚鍋邊還貼了玉米餅,一個素菜是白菜炒豆片,裡麵放了牛肉辣椒醬,不僅入味,顏色還好看。

顧筱把排骨和魚留出一半,剩下的端上桌,等沈羲和回來開飯。

因為大娃回來,還特意開了一罐黃桃罐頭,大冬天吃冰涼涼的東西,好吃還解膩。

這人一向是報喜不報憂,沈大娃在外麵能吃到什麼好東西,等沈羲和回來他就埋頭大口吃飯。

這裡麵他最喜歡的就是炸帶魚,把兩邊的刺咬掉,然後再吃中間的肉,最後剩一排整整齊齊的刺。

清蒸黃花魚有淡淡的薑味,剩下就是魚鮮味,夾一口一點刺都沒有,全是白嫩嫩的魚肉,吃著極其過癮。

紅燒的就增了不少調料味,也好吃。

沈大娃這頓吃了三個玉米餅,三碗米飯,周氏一直讓他多吃點多吃點,要不是真吃不下了,周氏還得給他再盛一碗。

沈羲和吃的比往常多,海魚比河魚刺少,也更鮮嫩,滋味是不一樣的。

周氏也覺得好吃,一想房簷下麵還有不少凍魚,心裡都歡喜,今年過年連魚都不用買了。

吃過飯沈大郎把碗刷了,沈大娃就坐著消食,順便等陳氏他們回來。

過了戌時,忙活一天的陳氏等人終於進了家門,等著他們的是一盤炸的噴香帶魚黃花魚。

還有滋味十足的紅燒黃花魚和味道清淡的清蒸魚。

吃過晚飯的幾人一人添了半碗飯。

沈大娃吃飽喝足,又把外麵的事說了一遍,“在家待半個多月,過了十五我再出去。”

陳氏目光微滯,“你想出去也行,先把婚事給定下來。”

多大人了還不成親,過了年都十九了。

沈大娃被屋裡的炭火熏的臉發紅,他咳了兩聲,“娘,你著啥急,你看我長的又不差,也能賺錢,你還愁我找不到媳婦。”

陳氏:“愁,我都快愁死了!”

顧筱沒忍住笑道:“大嫂,你也彆催這麼緊,緣分說不準的。”

沈大娃附和道:“就是,您一個勁兒地催啥催。”

沈羲和捏了捏顧筱的手,顧筱回握住,其實她也能明白陳氏擔心什麼。

在廣寧有人給大娃介紹,來盛京之後也有人問陳氏,介紹的都是家世差不多的,不是官家小姐,但有遠親。

陳氏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個什麼樣的媳婦,家世太好她壓不住,差了又不滿意。

再說和李氏顧筱相處久了,就看不上那些嬌滴滴的千金小姐。

沈家家業是她們妯娌幾個拚下來的,來個坐享其成的兒媳婦像什麼話。

陳氏白了大娃一眼,“我不催,我不催你倒是給我領一個媳婦回來。”

沈大娃:“……娘可是我賺錢回來了。”

陳氏這下說不出話來了,她往嘴裡扒了兩口飯,又吃了一個炸黃花魚,氣才順下來,“賺錢,你賺了多少來著?”

沈大娃道:“這些天總共賺了一百八十兩,交給奶了一半,我路上花了二十多兩,還有七十兩。”

陳氏道:“交公中一半是你奶定的規矩,你是大房的人,賺的錢也交一半好了。”

沈大娃:“……”

他真是多嘴,乾嘛提賺錢的事,“娘,我去外麵,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陳氏道:“等出門再給你,規矩得有。”

她是心疼兒子賺錢不容易,不然賺的錢得全交上來。

沈大娃嘴角抽了抽,給陳氏了四張十兩銀票,他回來一趟,身上就剩三十兩了。

他就是太實誠了,不然說賺了二十兩,說一文錢沒賺,自己留的不就多了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