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唯有苦笑,她想過拒絕這件事,可怕兒子抱憾一生。
再有,自從家裡生活變好,大娃嘴上就一直說小嬸好,問以後想找什麼樣的媳婦,就說找顧筱這樣的。
陳氏知道找顧筱這樣的是不太容易,但總歸不會太差。
“娘,媳婦想著托人去打聽打聽,要真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娶進來做媳婦也是樁美事,要是咱們看過了,還不滿意,那就彆提這件事了。”
周氏點了一下頭。
娶媳婦是給沈大娃娶,就算在盛京找,也得他自己看過願意才行。
畢竟以後陪他一輩子的不是爹娘。
“那就看看,”周氏道:“他今年十九了,婚事得抓點緊。最好是找一個和氣的親家,你說鄭家供著讀書人,這是好事,親戚之間互相幫扶,但不能事事倚仗……”
沈家畢竟有沈羲和做官,周氏不想有一個扒上來的親家。
“咱們家不重門第,因為咱們家就是種地的,要是鄭家家風清正,姑娘好,這門親事我就同意。”
陳氏點點頭,“兒媳明白。”
雖說隻是托媒人打聽,但沈大娃高興壞了,離正月十五還有十天,可他恨不得現在就到那天。
周氏說讓沈大郎跟著大娃去,打聽清楚再回來,如果一切順利,就去鄭家提親。
總算到了十五,沈大娃歡歡喜喜地收拾行李,顧筱喊大娃出去,有事和他說。
沈大娃:“小嬸你有什麼事直說,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給你摘下來。”
“我要星星有你小叔呢,用不著你。”顧筱言歸正傳,道:“你賣海貨是不是往南方跑?”
沈大娃點點頭,這回出去不知道多久才能回來。
顧筱道:“那你幫我找長茄子的苗,還有一種酒,喝起來澀澀的,酒味淡,顏色是淺黃色,是小麥芽做的。”
沈大娃記在心裡,“三月多春種,種苗我春種前給帶回來。”
“酒我找找看吧,小嬸,我長這麼大也沒喝過幾回酒。”大娃撓撓頭,“澀澀的,我也不一定能找到……”
顧筱:“酒找不到也無所謂,這些錢你拿著,種子多買一些,我要在莊子上種。”
啤酒顧筱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都是以後才出來的東西,她就是想看看鄉下的小莊子裡有沒有人家釀著自己喝。
顧筱給了大娃一百兩銀票,“還有珍珠貝殼,我還要。”
沈大娃把銀票收下,又把年前給周氏的四十兩要回來,跟著沈大郎陳氏一塊去撫寧。
過了正月十五,天氣轉暖,食肆的客人越來越多。
大丫今年要備嫁,不好一直在外麵忙活,就待在家裡繡嫁妝,李氏她們忙不過來,就去人牙子那兒買了兩個婦人。
多了兩個能乾的婦人,李氏她們身上的擔子一下子輕巧了不少。
沈家農家出身,沒那麼多規矩,兩個婦人也是安分的,相處還算愉快。
算著日子,陳氏他們也該到撫寧了。
臨海的小城,要說和盛京有什麼不同,那便是風更大些,天更藍些。
正月二十,海風比盛京正月初一的風還要大。
吹的人頭皮發麻。
撫寧縣的客棧和彆處的差不多,陳氏三人暫且先在客棧住下。
說親要找媒人說和,陳氏找到撫寧縣的媒婆,向她打聽了打聽適嫁的姑娘。
其中便有鄭家女。
“鄭家是殷實人家,名聲極好,家裡還有讀書人,鄭姑娘大方善良,模樣好。要的彩禮倒是不多,二兩銀子,不過以後逢年過節都得有年禮,常走動。鄭家不看重男方家裡多有錢,人滿意才行。”
陳氏心裡悄悄寬慰,不是隻要錢胡攪蠻纏的人家。
但隻從媒人這裡問還不行,得多打聽打聽。
陳氏把媒婆送出去,回屋喝了杯熱茶,她打聽了兩天,也在街上遠遠見過鄭姑娘一次。
圓臉帶著笑,眼睛跟會說話似的,是招人喜歡的模樣。
陳氏現在發愁,鄭家要是不願女兒遠嫁怎麼辦,看沈大娃的架勢,以後肯定要走南闖北,誰願意自己閨女去受苦。
過了正月,陳氏下定決心去鄭家提親。
請了媒人,備了提親的禮物,還換了新衣裳,梳了頭發戴了新發簪,收拾地整整齊齊。
————
沈大娃曾在鄭家借住半個多月,同鄭家小公子同吃同住。
沈大娃勤快,會幫著乾活,人模樣好,還讀過書,能做生意。
鄭家人的確起過結親的念頭。
可沈誠不是本地人,再說了,鄭姑娘是女娃,鄭家哪兒能上趕著結親。
現在沈家人來提親了。
鄭母還是舍不得女兒嫁遠,嫁的遠,萬一以後在婆家受欺負了連護著的人都沒有。
鄭父沉思一會兒,道:“孩子們以後總不會一直待在村子裡,咱們不圖沈家的錢,看中的是沈誠這個人。”
男子知上進,有擔當,能說服父母來撫寧提親,禮數周全,在鄭父看來就已經足夠了。
鄭母歎了口氣,“那我去問問妞妞的意思。”
鄭母去鄭雲舒屋裡,她把其中利害說清楚,“我們還是看你的意思,你若願意,就答應這門親事。”
鄭雲舒臉上染上了一層薄紅,她想到遠嫁,心裡有些害怕,可那人若是沈誠……
自己也是願意的。
鄭雲舒點了點頭,“娘,我願意。”
鄭母摸摸女兒的頭,“訂了親就是大姑娘了,以後彆去海邊幫忙,安心待在家裡繡嫁妝。”
養這麼大的女兒,就要嫁人了,鄭母心裡不是滋味。
親事定下來,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
婚期定在了五月初五。
二月底,陳氏和沈大郎回盛京,和周氏秉明大娃的親事。
周氏沒說什麼,“結親結親,是喜事,要置辦什麼東西就從我這兒支銀子。”
陳氏哎了一聲,遠嫁過來的媳婦,得對她更好一些。
沈大娃去了一趟南方,給顧筱問長茄子種子去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一年沈大娃都順當,茄子苗幾日就給問到了,也不貴,二兩銀子買了不少,夠顧筱種幾畝地的了。
除了茄子苗,沈大娃還買了草莓苗,不少菜籽,反正家裡有莊子,可著勁兒種唄。
三月中旬,這些茄子苗終於運到盛京了。
運了□□日,包根的泥土有些乾,沈老爺子心疼這些種苗,趕著車去莊子,趕緊把苗給種上。
挖坑,挑水灑水,秧苗被太陽一曬有些乾,沈老爺子就在地裡看著,在莊子裡住了好幾天,等茄子苗活過來才回家裡。
莊子總共一百六十三畝地,種了五十畝麥子,六十畝花生,三十畝的紅薯,十畝地的豆子,還有五畝地的茄子,三畝地的白菜,兩畝地草莓,三畝地黃瓜。
沈老爺子還在莊子養了不少小雞,小鴨,毛茸茸一片,嘰嘰喳喳的。
春天到了,又能從河裡撿田螺了,沈家食肆也加了兩道新菜。
第一道就是螺螄粉。
這道菜味道重,煮了螺螄粉就聞不到彆的菜的香味了,但點的人卻不少,一個個還要多放辣雞,多放酸筍。
另一道菜是炸雞。
炸雞柳炸雞架炸雞翅,還有雞米花。剩下的雞脖子雞爪炸了之後鹵過,放在螺螄粉裡,特彆好吃特彆入味。
沈家食肆客人比從前多了不少,也更擠了。
時常能看見人等著,帶一包炸物回去,油紙袋子,新炸出來的雞柳還冒著熱氣,撒上辣椒麵,上麵插兩根竹簽。
還有人在堂廳裡嗦粉吃烤生蠔,有些還是眼熟的官員,一個個吃的滿頭大汗,什麼都不顧了。
安雲坐在角落裡,吃完之後把碗往前推了推,然後低頭嗅了嗅袖子上的味道。
味道好像有點大。
吃過螺螄粉,身上都是螺螄粉的味兒,回去肯定能被聞見。
安雲隔幾日來一次,有時能見到顧筱,她想,以前怎麼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呀。
王府廚子做的也好吃,味道更好更鮮美,但是這個味道有些上頭。
幾日不吃就想。
作者有話要說:四舍五入也是六千了。
我真機智。
晚安啾咪!感謝在2021-04-0321:43:03~2021-04-0422:10:2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鹹魚怎麼更加舒服的鹹、清風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阿狸寶寶呀80瓶;謝俞38瓶;47754964212瓶;49953690、dd、不好吃的小橘子、臨淵羨魚10瓶;望美人兮9瓶;ネイw6瓶;萬種風流葬、溫婉、那一抹湛藍、祈願ray5瓶;步步人2瓶;光陰、齊麟、直女墩墩、熊貓奶蓋烏龍茶、太叔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