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打破第四麵牆(2 / 2)

這堵透明的“牆”對觀眾來說是看不見的,所以觀眾可以看到表演,但對演員來說卻是不透明的,擋住了他們與觀眾的聯係。因此,表演者表現得好像觀眾不在場一樣,從而抵製了直接向觀眾講話或直視鏡頭的誘惑,讓觀眾以一種“偷窺者”的視角來觀察敘事,從而產生更逼真的表演。這堵透明想象中的牆,是觀眾“暫停懷疑(Suspension of Disbelief,由英國詩人、哲學家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e)提出,原意是指在超自然/虛構作品中,作者需要竭儘所能,讓讀者在時暫時放下懷疑,忽略不真實/不合理之處,從而沉浸其中。這個誕生於文學的理論,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影視、動漫、遊戲等媒介中)”的一部分。所以作品的觀眾一致認為,以“偷窺者”的視角,來觀察“戲中戲的眼見為實”,對欣賞和享受作品至關重要。“暫停懷疑”也就是要儘可能創造所謂的“代入感”。

第四麵牆的概念,是適應戲劇表現普通人的生活、真實地表現生活環境的要求產生的。文藝複興時期,有人提出如果在舞台上表現室內環境、房間缺少第四麵牆就顯得不真實的說法。18世紀啟蒙運動代表人物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也涉及了第四麵牆的概念。他在《論戲劇藝術》中提到:假想在舞台的邊緣有一道牆把你和池座的觀眾隔離開。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三麵牆”布景形式的日趨定型,位於台口的這道實際不存在的“牆”變成箱式布景房間第四麵牆的剖麵,因而有了“第四麵牆”之稱,讓觀眾對第三麵牆和第四麵牆有了區分。

最早使用“第四麵牆”這個術語的是法國戲劇家讓·柔璉。1887年他提出,演員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裡那樣,不去理會觀眾的反應,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台前沿應是一道第四麵牆,它對觀眾是透明的,對演員來說是不透明的。

被指因極端追求“攝影般的客觀真實(感)”而糟蹋了文學的法國著名自然主義作家愛彌爾·左拉(émile Zo)認為「藝術是對生活的真實的複製」,這對第四麵牆概念的出現有著直接的關係。但它的發展和傳播則與19世紀下半葉批判現實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演出實踐分不開。在19世紀民主主義美學思想影響下形成的戲劇理論認為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要求戲劇在舞台上逼真地反映生活,並逐漸形成了要在舞台上創造現實生活幻覺的戲劇觀念。第四麵牆正是這種戲劇觀念在演出實踐中的一種具體體現。

易卜生、契訶夫、高爾基、蕭伯納等人的戲劇創作對促成舞台上第四麵牆概念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表演、導演理論中使用的“第四麵牆”所反映的正是這樣的觀劇觀念。在演出實踐中,為了幫助演員造成這樣強烈的生活真實的幻覺,有時在布景中沿台口大幕線布置一些能喚起第四麵牆幻覺的道具,如背向放置桌椅、花瓶架之類,並利用這些道具支點,安排一些演員背朝觀眾的舞台調度等等。

“您的意思是,有國籍的電影人擁有無國界的‘鏡頭語言’。”

“如果目的都是為了‘打破第四麵牆(Breaking the Fourth Wall)’的話。”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微笑著補充。

“那麼,您這部電影做到了嗎?”聲音出自背後。

記者們紛紛回望,正是姍姍來遲的二號人物,第三帝國最高階的製片人和導演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

“並沒有。”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隔著長長的記者席,朗聲答道。

“那麼,您認為要怎樣做,才算是真正‘打破第四麵牆’?”二號人物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一步步走向主席台。

“觀眾能與劇中人進行‘與劇情相關’的有效互動。”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直言不諱的給出答案:“觀眾不再僅僅隻是觀眾,演員不再僅僅隻是演員。”

“所以,您認為‘讓觀眾以一種偷窺者的視角來觀察電影敘事,從而產生更逼真的表演’並沒有真正‘打破第四麵牆’。”二號人物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本質上是一名文學博士:“那麼,如果‘觀眾能與劇中人進行與劇情相關的有效互動’,又如何讓雙方‘暫停懷疑’?”

“將劇中人變成一張卡牌,讓觀眾成為牌桌上的玩家(我的天呐……這就是A級和B級無法逾越的創想力鴻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