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想要徹底擊潰德國,我們需要希特勒(2 / 2)

斯大林給出的原因也是令人信服:“想要徹底擊潰德國,我們需要希特勒。隻要他活著,德國就不會同西方單獨媾和。萬一希特勒消失,西方就可能同他的繼承人戈林等談妥條件。這對我們不利。”

而據俄羅斯學者研究,當時第三帝國的不少女明星均被蘇聯招募,除奧爾加·契訶夫娃和瑪麗卡·羅克外,還包括代號為“羅斯瑪麗(Rosemary,‘迷迭香’)”的劄瑞·朗德爾。但她的檔案尚未解密。

三位大明星所屬的情報網負責人是蘇聯傳奇特工揚·切爾尼亞克,此人因來無影去無蹤的天賦而被稱為“無影者”。

傳奇蘇聯特工揚·切爾尼亞克直到1995年2月去世前一直默默無聞。誰都不知道揚·切爾尼亞克的真實身份,也不知道他為蘇聯戰勝德國侵略者做出過多大貢獻。他的身世秘密隻是在他被授予金質“俄羅斯英雄”勳章後才開始逐漸被公開,但遠非全部。切爾尼亞克建立的情報網有可能直到今天還在運轉。

他1909年出生在當時還屬於奧匈帝國的北布科維納,父親是一名貧窮的猶太商人,母親是一名匈牙利主婦,兩人均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切爾尼亞克天賦過人,16歲時就能自由使用六國語言,包括母語德語、意大利語、匈牙利語、羅馬尼亞語、捷克語和斯洛伐克語。他以優異成績中學畢業,考入布拉戈高等技術學校,並於1931年畢業。他還在布拉戈學會了法語和英語,並成為一名電氣工程師。大學時他被蘇聯軍事情報機關招募,之後前往羅馬尼亞軍隊服役,並在那裡開始向莫斯科傳遞絕密情報。後來他再次回到德國,建立了名為“克羅納”的情報網。在這個共有35位情報人員的情報網中,切爾尼亞克的線人據說包括大銀行家、部長秘書、航空設計局研究部負責人、坦克設計局負責人的女兒以及高級軍方領導人。現已解密的情報人員中有希特勒喜歡的女演員瑪麗卡·羅克和奧爾加·契訶夫娃。

隨《大戰役》“類二戰劇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劇情融合時空”的主線不斷衍生,“同角色覆蓋”和“劇情節點重疊”後與奧爾加·契訶夫娃單線聯係的第七局駐柏林秘密特工,代號“阿爾塔”的女記者麗莎·施特貝嶄新的融合劇情記憶已經確認,被斯大林親自下令取消的“3號行動”中,“兩個偽裝身份的殺手”就是:“納粹嘉寶”劄瑞·朗德爾和“夢幻情人”瑪麗卡·羅克。

“我的天哪……”整理好思緒的女記者麗莎·施特貝,幾乎不分先後的與主席台上的“SA3姐妹團”團長提前“劇透”了首映日的“劇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