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種桑得桑(1 / 2)

蜀漢之莊稼漢 甲青 12272 字 3個月前

</p>

“遭忌?”

年輕郎君聞言,神情古怪地看了一眼中年漢子,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一般,突然失禮大笑起來。

笑了好一會,這才指了指南邊,說道,“夏侯將軍,南**有七郡,六郡夷人皆呼丞相為諸葛阿公,而喚兄長為鬼王。”

然後他又指了指東北方,“自先帝駕崩後,丞相輔佐天子已近十年,世人皆曰丞相治國有方,就連天子亦稱丞相為相父。”

“丞相所受殊榮,在兄長之上不知幾何?然丞相猶得天子敬重,兄長如何會遭忌耶?”

說到這裡,他似是想起了什麼,又是麵露微笑道:“丞相當年上《出師表》,其表首句,便是兄長之名。”

“《出師表》中,所提侍衛之臣,皆是留守錦城輔佐天子之人。表中所提的在外忠誌之誌者,唯有兄長一人有名耳。”

“夏侯將軍,你覺得,天子會猜忌兄長否?”說著,他又是提高了語氣,“況自大漢開國以來,從未有君臣相忌一說。”

“不信且看當年先帝,為關老君侯報仇,雖是怒而興師,但亦可見君臣情義之重。”

“夷陵之戰時,黃權率軍投敵,先帝卻自認是負了黃權,待其妻兒如初。”

年輕郎君的神色越發地意味深長起來:“夏侯將軍遭忌之言,莫不是以己度人?”

“也是,以魏賊三代人主看來,不是多疑,就是狷狹,要麼就是遷怒。猜忌臣下,本就是常事。”

夏侯霸聽到這裡,已是滿臉怒色,粗暴地打斷了對方的話:“王太守,彆辱人太過!”

王太守自然就是越巂郡太守,王平之子,王訓。

隻見他微含嘲諷地說道:

“夏侯將軍說我家兄長遭忌的時候,可有想過辱人太過?”

“如今我不過是說出一個事實,沒想到在夏侯將軍眼裡,反成了是辱人太過,嗬嗬……”

曹操多疑自不必說了。

光是一個荀彧就已經讓後來人扼腕歎惜不已。

曹丕則是心胸狷狹。

黃權投敵,受到魏國厚待,劉備自責有負於彼,可能還會有人說是作秀。

但凡事怕就怕對比。

於禁在荊州之戰中降敵,後被送還魏國後竟被曹丕羞辱至死。

兩者對比,高下立判。

至於曹睿……

夏侯霸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兵敗被俘至漢中,順便拜祭了一下先人而已。

留在魏國的夏侯三族(即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三脈),如今儘被召至洛陽,名為優待,實是軟監。

當然,這是漢人轉達給他的消息。

也有從魏國投奔蜀地帶過來的人帶過來的消息。

更有前往魏國的商隊傳回來的消息。

真假如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夏侯霸嘴上自是要極力否認。

但他心裡卻是明白: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夏侯楙(夏侯惇之子)前麵因為賣糧,差點被陛下殺頭。

夏侯玄(夏侯尚之子)又一直被陛下所厭,後麵還卷進了浮華案。

至於自己(夏侯淵之子),在陛下眼裡,已是投敵之人。

仍在魏國的諸位兄弟,能逃過一劫,已是幸運,更彆論還能像以前那樣受儘恩寵。

所以由此想來,此時夏侯三族在魏國的境地,怕是真的不太妙。

然越是如此,王訓所說的話語,就越是紮得夏侯霸的心窩疼,讓他又是羞又是憤,偏偏又無從反駁。

隻見他咬著牙,怒道:“都怪馮文和!”

若是當初兵敗時,能儘而亡,何來今日之禍?

此時的夏侯霸,無比後悔自己太過純良,一開始就信了馮文和的鬼話。

什麼來漢中見族妹,祭父弟……

假的,全都是假的!

那等心狠手辣之人,如何會有那般好心?

不過是巧言令色,誘己入彀而已!

如今的自己,不是投敵,那也成了投敵之人,就算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了。

劉禪的皇後以夏侯家外甥女的身份,陪同自己祭拜父弟的消息,這麼快就傳至洛陽。

要說這其中沒有漢人故意大肆散播的緣故,夏侯霸寧願相信自己的父弟還活在這個世上。

說不定還是馮文和一手策劃的。

懷著這樣的想法,夏侯霸又是咬牙切齒地再重複了一遍:“都怪馮文和!”

說完,理也不理王訓,伸手接過隨從牽著的馬匹,翻身上馬,徑自向前策馬而去。

王訓也不以為意。

這些日子以來,夏侯霸一提起兄長,都是怒罵不已。

隻是此人身份大不一般,更兼張小娘子的關係與他的關係更是複雜。

聽說兄長對他亦是要喊一聲伯父。

所以王訓倒也不好對他如何,最多也就是與他爭辯兩句。

剩下的,隻要他做得不過分,也就由他去了。

眼看著夏侯霸的人影越來越小,他連忙帶人跟了上去。

夏侯霸策馬跑了一陣,這才覺得胸口的稍稍解了一些。

他抬頭看看四周,這才發現自己來到了一處桑林。

桑樹下,有百姓正在挖坑,還有百姓正從彆處擔來黑乎乎的東西堆到樹下。

桑林邊上,還有一個大大的蓄水池。

看到那些百姓所做的活,與北方大是不同。

夏侯霸不禁又停下了腳步。

自從知道自己在名義上“被叛投”了蜀人之後,夏侯霸沒少跳腳咒罵某位馮姓之人。

為了避免尷尬,張夏侯氏借著回去看皇太後的名義,回到了錦城,同時也把夏侯霸從漢中帶走了。

雖說張夏侯氏曾對馮某人頗有微詞,但其實對馮某人的本事,還是很認同的。

特彆是經過漢中一行,張夏侯氏算是默認了自家小女兒的某種身份。

所以她在夏侯霸麵前,還是說了馮某人的一些好話。

畢竟都成一家人了,以後終歸還是要再見麵的,到時候關係太過僵硬總是不好。

隻是自家族妹說那馮文和領兵了得也就算了,因為在這方麵夏侯霸沒資格說話。

但要說此人連治理地方的手段,亦是少有人能出其右,那就真是讓人不服氣了。

允文允武,寫得一手好文章,領軍能鎮守一方,若是治民之能亦是僅亞諸葛亮,這等人才,隻怕百年才出一人。

如今蜀人前有諸葛亮,後有馮永,難不成這蜀國,當真受上天所眷耶?

夏侯霸自然不相信。

所以他要親自去看看。

蜀人軍民士氣高昂他是知道的,沒想到到了越巂,他發現這裡,居然頗有書所載的前漢遺風。

前漢征伐匈奴,胡人聞漢兵莫不畏者,稱之為漢子,人又曰好漢。

而越巂這裡,聞魏賊則莫不切齒,以滅魏為任,實是讓夏侯霸心存驚悸。

不說民心,就連百姓事農桑,都遠異北方。

他走上前,開口問道:

“敢問這位老丈,為何要在桑樹下挖坑?”

正在揮著鋤頭的老農停下手,上下打量了一下夏侯霸,反問道:

“這位貴人可是從彆處而來?才至越巂不久?”

夏侯霸頓時大吃一驚:“老丈如何得知?”

老農嗬嗬一笑,指了指桑樹:

“如今越巂養蠶之桑,皆為馮桑,乃是馮君侯費儘辛苦才尋來的上好桑種,可養出好蠶。”

“君侯在越巂勸課農桑時,教我等事桑樹亦要如事糧食,開春時要剪桑樹枯枝。”

然後老農又指了指桑林邊上的大水池,說道,“同時要開始放養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