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反撲與較量(1 / 2)

蜀漢之莊稼漢 甲青 10547 字 3個月前

延熙二年五月,大漢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漢天子下了一道詔令:

為了避免與官吏考課法混淆,特詔把涼州選才考課法改為科舉法,與察舉、征辟並列為大漢選才之製。

同時還下令,將《千字文》和《正音字典》兩本書,列為學堂必備書本。

雖然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但當天子正式宣布的時候,仍讓那些關心天下局勢的世家大族——特彆是在季漢境內的世家大族——大是震動。

《千字文》自不必說,乃是當今世上,最合適開蒙的文章,沒有之一。

而《正音字典》則是曆經十數載,經過學院集大漢名儒宿士,數次編製,數次改名,如今已經是輔助識字的最大利器。

更彆說還有拚音與印刷術的加成。

這幾樣東西,相輔相成,讓學堂的開蒙效率遠超各大家族內部私學,教學效果更是形成了降維打擊。

世家大族們驚恐地發現,現在已經不是他們能不能繼續壟斷學問的問題。

而是如果他們敢不順應大漢的世道,數百年來的安身立命之本有可能會被衝擊得粉碎的問題。

與蜀地世家的竭力反抗不同,和涼州豪右的半推半就也不一樣。

關中並州河東三地的大族,可比這兩地世家的覺悟高多了。

聽聞漢家天子下了詔令,各家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陛下高瞻遠矚,漢室三興有望。

不但稱讚,而且還以實際行動支持漢家天子。

比如派出話事人,前往長安,尋找門路,拜訪朝中大佬,表示願意出錢出糧,協助朝廷在各地興建學堂。

又比如說把各家的出色子弟都推出來,參加皇家學院的舉薦。

當然,年紀小一些的,送入長安學堂讀書,過兩三年再考學院,也不是不行……

“給,這是今年各地給學院舉薦上來的學子。”

六月的天氣,正值關中最熱的時候。

馮都護躲在人工空調的屋子裡,正若有所思地看著從吳國傳回來的消息。

右夫人風風火火地衝進來,“啪”地一聲,把一疊紙拍到案幾上,然後拿起晾好的涼茶咕咚咕咚地喝了幾口。

喝得有些急了,苦得她直吐舌頭。

“外頭這般熱,都不知道你急什麼?走那麼快,身上全是汗!”

馮都護一邊嘮叨著,一邊起身,打開冰鑒,拿出裡頭切好的寒瓜,放到右夫人麵前。

右夫人坐在椅子上,拿起寒瓜啃了幾口,這才舒服地歎了一口氣。

“甜,又甜又水,解渴!真是個好東西,阿郎要不要吃?”

馮都護搖頭:“我不喜歡吃,你吃吧。”

比起後世的少籽甚至無籽的沙瓤,這個時代的寒瓜,裡頭密密麻麻的全是籽,而且裡瓤有些麵,味道也不太夠。

對於馮都護來說,口感實在是太差了。

“對你來說是個好東西,但對百姓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這個東西,占地不占地無所謂,但需要的肥料太多了,隻能小麵積播種,不宜推廣。”

右夫人瞟了他一眼,吐出幾顆瓜籽:

“推不推廣無所謂,反正我也不會種地,但家裡有田有地,不缺錢不缺糧。”

“彆人家可以沒有這一口,但我們家不行,每年我可是都要吃瓜避暑的。”

堂堂大漢順德君,吃一口瓜怎麼啦?

哼!

馮都護神色有些無奈,目光卻是有些寵溺地看向右夫人:

“我就是隨口這麼一說,放心,少不了你這一口吃的。”

事實上,寒瓜的培養,這幾年一直在持續,而且還是李許氏在主持這個項目。

隻為了更少籽的瓜瓤,更沙甜的口感。

哪一年培養出來了,說不得馮都護就喜歡吃瓜了呢?

說完閒話,馮都護拿起右夫人送過來的紙,問道。

“這是什麼?”

“今年各地舉薦進入學院的學子名單。”

右夫人又吃完一塊瓜,感覺身上的熱氣已經在冰鑒的作用下消失殆儘,於是湊到了馮都護的身邊,解釋道:

“蜀雍涼並諸州的所有名單,都在這裡麵了。”

捏了捏,感覺有些厚,馮都護問道:“多少人?”

右夫人側頭想了一下,回答道:“六百零三人。”

“太多了!”馮都護把名單直接扔回案幾上,仰躺到椅背上,麵有不悅之色:“沒想到他們居然這般貪心!”

按理來說,舉薦人才,應當按各地的人口比例來推舉。

隻是關中之戰後,一下子收複了這麼多的舊地,朝廷郡縣官吏不足的問題開始暴露了出來。

以大漢現在的發展趨勢,朝廷確實也需要儲備人才。

再加上這一次舉薦,確實也比較特殊。

說白了,就是收攏天下士子之心,這也是整合大漢內部資源的舉動。

以便能早日向東進軍。

所以這一次舉薦人才,並沒有規定人數具體數目。

隻是馮都護還是小瞧了世家們的貪婪。

“大漢現在才多少人?更彆說各地學堂保送上來的學生都沒有這麼多。”

“若是再加上各地征辟的人數,說不得就是學院學生的數倍之多,他們這是想要做什麼?”

科舉、察舉、征辟並行,並不是什麼妥協,而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就算是馮都護挖了十數年世家的牆角,但麵對百年以上的底蘊,十數年的底子還是太薄了。

察舉也好,征辟也罷,基本都是世家子弟才能達到要求。

實事求是地說,蒼頭黔首家中出來的孩子,除了上戰場,在九死一生中博取功名。

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進入皇家學院學習,才有可能與世家子弟一較長短——而且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最終也未必能比得過世家子弟。

在這個亂世,若非有超越時代的眼光,和刮骨療毒的勇氣。

誰有耐心一步步種田,不斷投入海量錢糧,耗費著不知多久的時間,辛辛苦苦地重新建立起另一套人才培養體係?

更彆說期間所要冒的巨大風險。

要麼是被人從內部破壞,要麼是外部的敵人不給你機會,內外勾結就更是正常。

有這個精力,有這個錢糧,還不如多養幾支軍伍,早日統一天下。

所以說,拿來就可以直接用的世家子弟不香麼?

馮都護這一次,為了大局著想,難得一次給了這些世家大族不小的麵子。

沒想到對方根本不領情。

隻聽得右夫人“嗤”地一聲笑,說道:

“他們是個什麼打算,難道你真不知道?不就是想要試探一番朝廷的底線。”

“畢竟今年可是正式科舉的第一年呢,若是能讓家中子弟大舉進入學院,那可就占了先機了。”

馮都護臉上露出冷笑:

“朝廷的底線就是,學院的大部分學生,必須要從學堂保送上來,舉薦隻能是輔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