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便開始七嘴八舌地商議推舉,一直從辰時議到午時,人選卻遲遲定不下來,推舉出的人不是年資、分量不夠,便是對邊事了解不足。
最後還是兵部老尚書權亞之自告奮勇道:“臣願效全馬之勞。”方才一錘定音,由他出任專使,過了上元便啟程前往涼州與吐蕃談判。
老尚書什麼都合適,就是年紀大了些,這兩年身子骨又不甚旺健,本已鮮少過問朝事,隻在家中含飴弄孫,今日太子召他前來,其意不必明言,但他不開口,沒人好意思提。
尉遲越雖解了燃眉之急,心中卻有些愧疚,老尚書以如此高齡千裡迢迢趕赴邊關,實在是無可奈何。
當年梁王謀逆案鬨得腥風血雨,幾乎半個朝堂都牽扯進去,梁王一黨被誅殺殆儘,無數能臣俊傑就此命喪黃泉,其中有多少冤假錯案自不必說,如寧家這樣掃到邊的更是不計其數,以至於如今朝中多庸碌之輩——他能讓寧家孫輩入翰林,但若要複用寧老尚書,卻是犯了今上的大忌。
最要緊的一樁事定下,尉遲越心中略鬆,著翰林學士草擬國書,又與群臣商議了一會兒,便即宣布退朝。
走出延英殿,外頭雪已霽,太陽破雲而出,映照得殿庭宛如冰壺。來遇喜捧著狐裘跟上來:“殿下,可要傳午膳?”
尉遲越心中雖已明白,仍不免問道:“承恩殿沒遣人來?”
來遇喜暗暗歎息,小心答道:“啟稟殿下,老奴未曾見到有人來。”
他頓了頓道:“殿下政務繁忙,娘子向來賢惠識大體,又體貼殿下,定是怕打攪殿下。”
尉遲越不置一詞,向千秋殿的方向走去——他往日若因政務繁忙宿在太極宮,便下榻千秋殿,來遇喜忙跟了上去。
尉遲越走進書房坐下,命內侍烹茶,來遇喜往香爐裡填了香丸,又從小黃門手中接過茶爐,燃炭生火,添水煮茶,忙得胖臉上出了一層汗——他是太子最信重的大黃門,這些瑣事原不必他親曆親為,皆因他看出太子殿下心緒不佳,這才越發殷勤小心。
尉遲越叫小黃門取來未及閱覽的奏疏,批了兩封,放下朱筆,問來遇喜:“太子妃今日在忙什麼?”
他知道來遇喜行事縝密,早晨他提了承恩殿,他一定會遣人去打探,以便他隨時問詢。
來遇喜果然道:“啟稟殿下,娘子今日邀了兩位良娣在後苑中喝茶賞雪。”
尉遲越垂下眼簾,“嗯”了一聲,便又默不作聲了。
來遇喜賠著小心道:“娘子未必知道殿下今日有暇,殿下若是有興致……”
尉遲越心中微動,抬起眼
,隨即蹙了蹙眉道:“不必了,用罷午膳孤還要召見學士。”沈宜秋與兩位良娣在一起遠比對著他更開懷暢意,他此時趕過去,大約隻會壞了她的興致。
他揉了揉額角,對來遇喜道:“叫人去和娘子說一聲,孤今日朝務繁冗,晚膳便在太極宮用了,她若是無聊,便叫兩位良娣陪她吧。”
他頓了頓又道:“前日五郎叫人送了幾壇波斯三勒漿來,你送一壇過去。”
來遇喜領了命便要去辦。
退到門邊,太子又將他叫住:“太子妃有胃疾,讓兩位良娣看著些,彆叫她多喝。”
想了想又道:“再叫人去蓬萊宮傳陶奉禦,替娘子請個平安脈。”
來遇喜走後,尉遲越屏退了左右,自己執起茶壺,往越瓷杯中注了杯釅茶,又站起身走到門前,半卷起湘簾。
他坐在案前,一杯接一杯地飲著苦澀的茶湯,看著庭中的青鬆、紅梅與白雪。
今歲的初雪,他隻能獨賞了。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