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義賣越來越火爆了,一到黃昏就客似雲來。
除了第一天需要祝玉燕親自下場喊話之外,第二天起,大家都自動自發的學會喊話了,還添了許多細節。
於是江南紡織廠廠長帶著小姨子跑路的故事就流傳了出去,甚至被人當成真的了。
送來的日本產品也從一開始的隻有碎布片到什麼產品都有了。
攤子越鋪越大,占的路麵越占越多,漸成一景。
祝玉燕見此情景,又說服平田佳子為代表的日本商會,在馬路邊上搭了一排棚子,再從路燈那裡接了電線,掛上了電燈。
慈善馬路義賣會正式升級為夜市。
商人都知道一件事,就是氣氛遠比商品更重要。也就是俗話說的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人氣就等於賣氣。
人聚集的越多,潛在客人就越多。
人都是有聚眾性和趨從性的。
當一個地方聚集了許多人,無形中就令人相信這裡是安全的。
其實日本商會最想要的就是一個穩定的市場。
他們千方百計想要在城市中打開市場,但一直都沒有門路。
一開始日本商會借助良民證賣米賣糧食,但成效不大,因為在中國百姓眼中,日本人就等於日本兵,日本商人哪怕沒有拿槍拿刺刀,在中國百姓眼中他們也拿著槍和刀。
要不是餓得沒有辦法,根本不會有百姓去日本商會的門口買糧食。
而且為了防備可能存在的反動人士,日本人就把良民證和商會賣糧結合到了一起。
其實,這裡麵不是沒有文章可做的。撬幾個日本商人為中國辦事……隻要有錢賺,美國商人能賣國,日本商人為什麼不行?
祝玉燕一直都覺得商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國家沒有信仰的種族。因為金錢才是他們的信仰。
日本商人的反應速度相當快。
馬路義賣會開到第三天,日本商人就在平田佳子的引見下來祝家樓送禮了。
一半送給蘇先生,一半送給祝大慈善家。
祝玉燕的慈善基金會得到了大筆的捐贈!
而那些日本商人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說“也有一些殘次品想送到義賣會去”。
祝大慈善家統統都笑納了。
不過,這些日本商人並不僅僅是為了送殘次品,他們的目的還是要賣真正的商品。
祝大慈善家說這當然可以,但由於義賣會是以慈善為目的的,所以送到慈善攤子上的商品呢,按舊例所得儘歸我大慈善基金會!
不過,我也明白你們是需要一點工作成績的,所以我願意在慈善義賣會的攤子旁邊讓你們擺一個賣正常商品的攤子,這個攤子的錢,我就不全要了,隻收一成,做個攤位費什麼的,你們看……
日本商人雖然覺得一成的攤位費有些貴,但都點頭答應了下來。
祝玉燕與他們訂立了合同後,就允許他們的商品進入慈善義賣會了。
如今夜市上的東西可齊全了。
日本人賣的也都是普通的東西,以家具日用為多。
祝玉燕晚上也會在那裡幫著看攤推銷。
蘇純鈞晚上回家見不到未婚妻,不得不到夜市來抓人。
他的汽車開過來的時候,還沒到夜市就被憲兵給攔了。
因為要辦夜市嘛,祝二小姐就借著蘇先生的威風,把這一條路給禁行了,一到夜市的時間,汽車不許通行。
當然,像蘇先生這樣汽車上帶著通行證的自然可以隨便過。
隻有普通富戶的汽車過不來。
蘇先生的汽車開進去,遠遠的就看到那一片連綿不絕足有半條街的長度,因為拉了電燈,所以顯得燈火通明。
十幾個人聲嘶力竭的在喊:
“特大喜訊!江南紡織廠的廠長帶著漂亮小姨子跑了!”
開車的陳司機搖搖頭:“唉,也不知道這小姨子有多漂亮,這老王八蛋還挺有豔福!”
蘇純鈞:“……”
因為江南那邊確實曾有大片的紡織廠,也確實現在都倒了,所以這個傳言現在竟然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蘇純鈞猜測那些跑掉的地主或廠主中有沒有帶著小姨子跑的,假如有納小姨子為妾的,說不定真有帶著小姨子跑掉的。
四舍五入,燕燕說的也是真的了。
他下了汽車慢慢走過去。
攤子前都圍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
他找到燕燕,見她正在給一位看起來也曾是有錢太太的女人推銷玻璃燈罩。
現有一種煤油燈,比蠟燭好用,比電燈省事,亮起來也沒有煙火氣。
它是上下兩個部件組成的。上麵是一個鐘形的玻璃燈罩,下麵是一個鐵疙瘩盒子,有一個旋鈕,盒子裡裝煤油,上方有一個出氣的嘴,裡麵一打氣,把煤油吹出去,嘴子上點火,這燈就亮了,再罩上玻璃罩,就能亮許久。
這東西好是很好用,唯獨這玻璃罩子要擦,不然會粘上一層的黑煤油膩子,煙火一燒,粘粘乎乎的,必須要擦乾淨才能接著用,不然燈就不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