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廖先生得到消息時,倒也能趕上鄉試。但事實上,他這些年來哪怕始終不曾放下書本,可主要還是將心力用在培養學生方麵。而他的學生……
看當年的窩頭就知道了,會來廖先生私塾念書的,多半都是奔著考秀才來的。當然,也有縣城本地人,就算考上了秀才之後,仍然會待在學堂裡,可這種還是屬於少數的,但凡有些目標追求的,再不濟也會跑去縣學裡自薦的。若是家裡條件不錯,本人又格外上進的,府學就是個很好的選擇,哪怕考不上府學,這不還有其他書院嗎?
說白了,像廖先生開的這種私塾,統共也就他一個人當先生的,招收的學生普遍年歲小外加家境一般。
就因為長年累月的接觸有關童生試的內容,直接導致廖先生在這一年的鄉試裡……
落榜了。
毫不意外,他本人出了考場就知道自己沒戲了。然而,他還是非常高興,從得到縣衙門開出來的殘疾證,到順順利利的進入了鄉試考場,他的心情一直都處於飄然的狀態。
太開心了,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還能進入鄉試考場,一圓年輕時候的夢想。
要知道,他是在考上了秀才後,沒多久就被人害了的。當然,害他的人也遭到了懲罰,旁的不說,哪怕本朝對科舉已經很寬容的,但本人遭受過牢獄之災的,卻是鐵定沒資格再參加科舉的。
等於說,廖先生和害他的那個人,此生都無緣科舉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廖先生做夢都想去鄉試考場裡看一看。能不能考中是另外一回事兒,但失去了考試的資格,卻是他這大半輩子以來最深的執念。
**
等窩頭時隔多年後,再一次看到廖先生時,已經是康元四年了。
不算保康三十年的那次額外加的恩科,康元元年的鄉試裡,廖先生是參加了卻沒考上。再之後,他關閉了私塾,認真的苦讀了三年,終於在康元四年的鄉試裡,以濟康郡第九名的好成績,成功的考上了舉人。
其實,他這個做法挺冒險的,甚至一度遭到了家裡人的反對。
這主要也是因為廖先生不年輕了,他跟魏大牛是同輩人,隻是因為年輕時候遭遇意外,這才成親晚生孩子晚。但事實上,在他決定關閉私塾潛心做學問時,就已經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又因為他學問紮實,本人又自覺科舉無望,就將所有的精力放在私塾裡,那會兒他的私塾已經辦得像模像樣了,貿然關閉不光是家中斷了收入,更是幾乎絕了自己的後路。
這大概就是破釜沉舟吧。
但因為他本人堅持如此,加上這些年來他也攢下了一些家當,最終家裡人隻得同意。
三年過去了,終於在康元四年的鄉試裡,他取得了驚人的好成績,並在這之後,略收拾一番便往南邊來了。
而彼時,廖先生已經是五十高齡了。
時隔十幾年,連窩頭這會兒都三十二歲了,人說三十而立,他倒是真的一個都沒落下。事業家庭兒女皆完美,但對他而言,長輩們各個身體康健才是他最大的欣慰。
廖先生來訪,窩頭自是高興的邀他留在自家客院裡。
其實這會兒已經是年末了,廖先生自然不可能是一個人過來的,他是跟其他應考的考生過來的。托窩頭和閔同窗的福,廖先生跟省學那頭聯係上了,如今正跟省學的那些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裡。
省學……
窩頭麵露尷尬之情。
省學太絕了,明明一個兩個的學問都不錯,卻真的跟犯了太歲一般,愣是每一屆都沒人出頭。上次算上開恩科,連著兩次科舉,他們依舊是空手而回。倒是有人不甘心,盤算著身上帶的錢也夠用,索性不回濟康郡了,留在南陵郡繼續做學問。
據說,那次之後,省學遭到了一些清洗。學生們倒是還好,先生卻是倒了大黴,有些被調到了下頭的官學裡,也有則索性被勸退了,倒是府學那頭的不少先生調了上來。
這也算是變相的保全省學的能耐吧,學生不好就換學生,先生不好就換先生。隻是,前頭那些年雖然不曾做過這樣的大清洗,小範圍內的換人還是經常做的。然而,事實擺在眼前,該倒黴的依舊倒黴著。
窩頭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說服了廖先生,讓他留在了老魏家的客院裡。
見窩頭執意如此,廖先生說了實話,說是擔心二人走得太近,平白遭了外頭的閒話。
“先生大可放心,我如今壓根就不在翰林院了,甭管我結交什麼人,都不會被人非議的。”窩頭笑著道。
這話卻是大大的出乎了廖先生的意料。
其實,這十多年來,包括廖先生在內,還有閔同窗等人,都不曾跟窩頭斷了聯係。當然,所謂的聯係也僅僅是靠書信維持著,再多卻也是妄想了。
閔同窗最初是在七品官的位置上蹉跎了,待了兩屆後又輾轉了多地,幾乎將這輩子的苦都吃了,終於在兩年前升了官,如今已經是堂堂知州大人了。
在本朝,知州屬於從五品官,閔同窗也算是熬出頭了。而且他年歲不大,比廖先生還小了兩歲,仍還有上升的空間。最重要的,從五品官已經擁有了回京述職的權利,用不了多久,最晚明年就能跟窩頭等人碰麵了。
還有跟窩頭同一屆的那幾人,或是已經徹底放棄了科舉,但更多的人一直都在努力著。顯然,努力還是有回報的,窩頭認識的那些人裡,絕大多數都有了成績,是沒法跟他比,但裡頭最差的也是個七品縣令了。
都不差……
“你離開了翰林院?”廖先生滿臉的驚訝,要不是窩頭看起來情緒很好,他都不敢追問。
在很多讀書人看來,翰林院幾乎是他們畢生的追求了。如果說,高中舉人、進士就是祖墳冒青煙了,那麼能進入翰林院……祖墳都該上天了吧?
廖先生怎麼也沒想到,窩頭竟然已經離開了翰林院,他還認真回想了一遍上一次的通信,確定那會兒窩頭並未提及過此事。
沒提及當然是因為事發突然啊!
窩頭本來也沒打算隱瞞,當下便答道:“我如今任京兆尹一職。”
廖先生:……………………
他懵了。
在此之前,窩頭在翰林院已經是四品官了,且上頭有意培養他,待翰林院掌院學士幾年後退下來了,繼任者不出所料就是窩頭。
也正因為如此,廖先生先前才會這般震驚,因為在他得到的消息裡,窩頭應該是在翰林院至少要再待個十幾年的,畢竟他年歲輕,哪怕成了掌院學士後,也不會立刻離開,怎麼著也該是在五十歲左右的年紀裡,升到內閣去。
非翰林不入內閣……
本朝倒不像前朝那般苛刻,但窩頭走的路,卻是很多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當然,這裡頭不包括那些酷愛權勢金錢的人,要知道,走這條路既沒權利更沒錢財,倒是像閔同窗那般,已經做到了知州,幾乎是一方的土皇帝,要權有權要錢有錢。
但廖先生不是那種熱愛權勢的人,他更羨慕窩頭那樣的生活。
結果……
京兆尹???
認真的品了品,饒是廖先生這種不太關心時事的人,都品出了當今對窩頭的看重。
若非帝皇心腹,如何能坐上這個位置?
“原先的那位京兆尹突發疾病,如今已經致仕回鄉了。聖上一時間尋摸不到合適的人選,便讓我先行頂上。倘若來年回京述職時,能擇出人選來,我仍會回到翰林院。”窩頭耐心的解釋著,但話雖如此,實則要選出合適的人來,太難太難了。
廖先生也聽懂了,就算聽懂了,他還是一臉懵圈。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確實可以留在老魏家客院裡暫住,整個老魏家除了窩頭之外,沒有其他人出仕。而窩頭如今那個位置,最忌諱的是結黨營私,反而像廖先生這般貧寒出身的書生……
再多幾個,當今都不會放在眼裡的。
驚呆了的還不止廖先生一人。
他原本是真沒打算留在老魏家,如今是被窩頭說服了,那也不能直接就留下啊!他還得回去跟同伴打個招呼,該收拾的收拾,完事了才能搬過來。
窩頭還有事兒要忙,廖先生是趁休沐日過來的,次日他就忙去了。不過,如今府裡的下人可不少,窩頭還特地跟他娘打了招呼,方氏一聽說是當初那個對窩頭極好的先生,二話不說拍著胸口就保證了。
還真彆說,外人都覺得窩頭拖著一家子努力奮鬥極為不易,但事實上老魏家還挺和諧的。
最上頭的楊冬燕自是不說了,哪怕不提她對這個家做出的貢獻,單是永平王府的主子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她,就已經很嚇人了。當然,其實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但最起碼永平郡王、王妃並世子和世子妃都對她格外尊重,二房那頭的夫妻二人並劉仁、劉侾哥倆也是被訓得服服帖帖的。至於極個彆的庶出子嗣,因為並不知道內情的緣故,很多時候隻是表麵尊重。但這也足夠了,反正這些人輕易也見不到楊冬燕。
楊冬燕往下的大牛倆口子、二牛倆口子,如今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先說大牛、二牛這哥倆,他們如今將食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倒是沒摻合到東西坊市那邊去,卻在南陵郡的各個坊市裡都有自個兒的鋪麵。都不是什麼臨街的好鋪麵,卻勝在足夠大,尋常百姓倒是不會往他們那邊去,會光顧的都是些小食肆小酒館的老板。
這不是當今自打繼位之後,就大力發展商業,其中又以南陵郡為最。
擱在先帝那會兒,整個南陵郡最值得逛的地方唯有東西坊市。到了如今,多半地方都有了自個兒的商業街,而東西坊市當然也沒落下,那頭更像是奢侈品中心,來光顧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貴的。
大牛、二牛完全沒把那些富貴人家當成客人,他們的目標一直都是尋常百姓。
正好,豬崽嫁的盧家走的是最頂尖的酒樓飯館生意,而魏家則幾乎包圓了底層小食肆小酒館的買賣。
又因為老魏家的情況跟盧家不同,盧家那是徹徹底底的商戶人家,上了戶籍的那種。但魏家不是,他們或買或租了南陵郡郊外的莊子、土地,然後再將這些出產賣給城裡的商家。
同樣是做買賣,盧家那是商戶,老魏家卻不算,隻因他們做的並非倒買倒賣的生意。
賣的是自家地頭上的出產,以及自家養的家禽家畜,如何能算商戶人家呢?
這也算是漏洞之一了,不過本朝對這些事情並不是很在意,也就無所謂這些了。
隨著大牛二牛買賣的做大,養家糊口的重任完全交到了他們身上。這也是沒辦法的,窩頭入仕的年歲太小了,之後無論是先帝爺還是當今,都傾向於培養他,而非直接將他用起來。要知道,哪怕不算他在禦學裡待的那六年,之後在翰林院待的那些年裡他的俸祿也沒多少。
本朝的俸祿本就不算多,當然吃喝用度是夠的,卻完全不夠如今老魏家的開支。而在窩頭調任京兆尹之前,他每年拿到手的俸祿連楊冬燕都養不活。
咳咳,這當然是因為楊冬燕養起來太貴了,她如今是完全看不出來當年鄉下婆子的寒酸樣兒了。吃要□□細的,穿衣打扮倒是還成,跟奢華扯不上關係,但最起碼的舒坦肯定是要的。還有伺候她的人,以及時不時的給下麵人打賞一些,再就是孫子輩的、曾孫輩兒的……
老太太手頭上咋能沒有錢呢?就窩頭掙得那些個錢,當真是養不起她。
幸好,楊冬燕不光有上輩子兒子們的孝敬,連帶這輩子的兒子也沒少拿錢給她花銷。
用魏大牛的話來說,老太太也沒旁的愛好,就喜歡拿金子銀子玩,那為啥不滿足她呢?
而方氏和小楊氏這對妯娌,這些年下來也完全適應了富貴人家的日子。
尤其是方氏,作為家中長媳,在窩頭尚未娶妻之前,她才是老魏家執掌中饋的人。楊冬燕倒是可以奪權,但她圖啥呢?上輩子偌大的一個永平王府,她都無心打理,做什麼要插手管這個小小的魏府呢?
於是,方氏從一開始的手生,到後來逐漸上了手。不說特彆優秀吧,但起碼沒出什麼岔子。
哪怕後來窩頭娶了媳婦,作為大家出身的孟氏,也沒有跟婆婆爭奪管家權,而是安安靜靜的待在自個兒的院子,管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以及認真的備孕。
等方氏覺得是時候放權了,孟氏懷孕了。
這下還有啥好說的?方氏繼續管著家,一直到前兩年,才慢慢的將手頭上的事情移交給了孟氏。
至於小楊氏嘛,可彆以為她這人隻會吃,人家還會喝……呃,是會折騰孩子們。
小楊氏啊,她當初是做夢都想生出個兒子來,哪怕自家男人、婆婆都沒有逼迫她,那她也想生個兒子。這倒不是因為重女輕男啥的,而是因為一個不可說的秘密。
直到今個兒,小楊氏依舊記得當年一家人在鄉下地頭過得日子。那時可真是苦啊,吃不飽穿不暖,她最大的夢想就是隔三差五的能吃上一個雞蛋。
誰知,夢想還真有成真的一天,當然不是說現在,而是在她懷上豬崽的時候,通過談判得到了天大的好處,每天都能吃兩碗撈乾飯並一個雞蛋!
我的乖乖,放在如今啥都不算的事兒,擱在那會兒絕對是天大的喜事兒。
小楊氏記得,那時候的方氏可嫉妒她了,嫉妒她每天都有蛋蛋吃。
這些當然談不上什麼秘密,小楊氏心中最大的秘密就是……
她當年罵兒子失敗了!
你想想,楊冬燕為啥隨手一撈就能撈到吃的用的甚至錢呢?唯獨她,怎麼罵都沒有用,上輩子的兒子喲,一點兒都不惦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