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第 969 章(2 / 2)

此刻太子應酬過後,正跟承恩公夫婦密談。

蕭遙將密信交給姬長夜後,也前去招待承恩公夫婦。

承恩公夫婦正與太子討論夏狩該怎麼辦。

承恩公道:“雖然說,老夫當年掌管北軍,然已經易將多年,老夫手上又沒有兵權,所以基本上使不動北軍了。”

太子臉上露出濃濃的失望之色:“那孤便隻能坐以待斃麼?”

剛得知自己喜獲麟兒,他是很高興的,可是得知仍然無法應對夏狩,他那點子高興便不翼而飛了。

有後自然高興,可若自己沒了命,又著實高興不起來。

蕭遙也看向承恩公。

她相信,承恩公不會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皇帝的軟弱和愛麵子上,他應該也有些準備的。

隻是原先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表露出來而已。

果然,承恩公緩緩道:“倒也不是全無法子,當年北軍有一批將士舍不得老夫,又不喜信任北軍首領,便跟了老夫出來,這些年,他們一直住在北地,又收留了不少無家可歸之人,倒也有幾千人馬。”

太子仍然很不滿:“幾千人馬能頂什麼事?隻怕敵不過人家一個回合。”

蕭遙柔聲道:“殿下不必焦急。承恩公既然說出來,自有盤算的。再者,這幾千兵馬,本就不宜正麵迎敵,畢竟一旦正麵迎敵,殿下極有可能被按上逼宮之名,還不如分開呢。”

承恩公看向蕭遙,目露精光:“太子妃說得極是。”隨後低聲說出自己的計劃。

蕭遙雖然自己也有計劃,但是想知道承恩公府的實力,所以和太子一般,認真聽著。

太子聽完承恩公的計劃,本來提著的心瞬間落回了原處,感動地道:“多虧了外祖父……”

承恩公握住太子的手:“殿下好,便什麼都好。”心中卻不免歎息,太子殿下委實草包了些,很多事太子妃輕易想到,他卻想不到,隻會煩惱,不會想法子解決問題。

再思及先皇後年輕時也算有勇有謀也有擔當,太子卻這般,定是皇帝故意養廢了太子,心裡頭對皇帝,又多了幾分恨意。

若不是承恩公府,不是建安侯府,憑借皇上的資質,根本就當不上皇帝。

沒想到,他們幾家合力捧他坐上了皇位,他卻反過來提刀刺向他們。

蕭遙等大家商量好此事後,便提起皇帝因為“歡喜和激動”而暈厥一事,低聲道:“隻怕豬兒會背上克皇上的名頭。”

豬兒是宋良媛今日生下的小皇孫的名字,都說賤名好養活,承恩公夫人便做主,給起了這個小名。

聽了蕭遙的話,太子、承恩公夫婦俱是臉色大變。

太子一下子站了起來,咬牙道:“絕不能讓豬兒背上這樣的惡名。”一旦豬兒背上這樣的惡名,他作為豬兒的父親,便絕對沒有登基的可能!

承恩公夫婦同時點頭附和:“沒錯,絕不能讓豬兒擔上這惡名。”

蕭遙輕聲道:“我想了個法子,殿下和承恩公、承恩公夫人聽一聽,若可行,我們便這麼辦,若不可行,我們再另行想法子,務必保住豬兒的名聲。”

“太子妃有什麼法子隻管說。”承恩公忙道。

蕭遙道:“鬼神對鬼神,這是最容易取信於人的手段,也是為豬兒乃至東宮挽回聲譽的手段。我初步打算,在城外弄些神跡,取信於老百姓,再從百姓之口,傳到京中貴人耳中。”

“這個法子好!”承恩公夫人馬上點頭,目光灼灼地看向蕭遙,“太子妃需要我們承恩公府做什麼,隻管說來。”

蕭遙笑道:“正等承恩公夫人開口呢,單憑我,是斷斷不能成事的。”又低聲道,“希望夫人派可信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到京郊東南布置神跡,再讓一批人不著痕跡地將神跡傳回京中。這兩件事,都一定要快!”

承恩公夫人點頭:“行。”說完看向承恩公,“事不宜遲,馬上便派軒兒去辦罷。”

蕭遙低聲道:“因事情緊急,方才甫一收到消息,我便讓侯府也遣人悄悄地去辦了,夫人派府中二老爺前去,興許能碰到侯府的人。”說到這裡站起身,施禮道,

“此事不曾先告知殿下與承恩公、承恩公夫人卻先辦事,是我的不是,還望殿下、承恩公和承恩公夫人莫怪。”

太子連忙道:“這如何能怪你?相反,孤該讚賞你才是。”

承恩公夫人也握住蕭遙的手,親切溫和地道:“你這孩子,還跟我們客氣起來了。你這般機靈,又一心為殿下,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裡會怪你?”

承恩公也道:“太子妃不必多想,你做得很好,太子身邊有太子妃,我們很放心。”說完急匆匆地出去了。

當日,東宮新生的小皇孫克皇帝的流言還在宮中悄悄傳播,還來不及傳到大臣以及老百姓耳中,京城東南郊便傳來一個神跡,這神跡經由當地百姓之口向外傳,很快傳進京城裡。

京城許多老百姓便都知道,京城東南郊村民在挖水渠時挖出一隻大烏龜,烏龜背上刻著“安康和樂”四個字。

老百姓們對這個神跡議論紛紛:“這突然冒出來的神跡,預示著好兆頭啊!”

“說不得,這是大興朝越發強盛,天下百姓皆安康和樂之意!”

“神跡想必是真的,隻是不知為何天降神跡,難不成,宮中哪位娘娘誕下龍子?”

“倒沒有娘娘誕下龍子,不過,東宮一位良媛娘娘,倒是在生下一名小皇孫!”

“聽聞小皇孫乃辰時出生,按先天八卦宮位,兌居東南,正合了辰時!說不得,這神跡,與小皇孫有關!”

當天傍晚,東南郊的村民將背部刻了字的大烏龜送到京城時,許多老百姓們瞧見了。

於是,老百姓們對神跡與東宮小皇孫有關更是深信不疑。

皇帝隱隱聽到宮中流言,很是高興,想著或許明日,這流言就能傳到宮外,更是心情愉快。

等聽到京城東南郊出現神跡,更是喜出望外,覺得自己不愧是天子,深受老天爺庇佑。

然而,當知道伴隨著這神跡而來的傳言時,皇帝氣急攻心,再無上午的好運氣,在噴出一口血之後,活生生厥過去了!

賈禮在知道消息時,便猜到會有這種情況了,所以特地叫了張士奇過來守著,對外就說,生怕皇上接連聽聞喜訊,再次忍不住激動得暈過去。

張士奇看到皇帝吐出一口血之後暈厥,且麵白如紙,隱隱露出衰敗之像,嚇得連忙拿出參片給皇帝含著,又趕緊給皇帝紮針。

賈禮惴惴不安:“張太醫,皇上這情況怎麼樣?”

張士奇臉色凝重地紮針,嘴上低聲道:“不瞞公公,皇上原先便有暗疾,再加上今日這般接連兩次心情起伏動蕩,情況很是不好啊,需要將養十數年才能好轉。但若再受兩回這樣的刺激,便是大羅金仙來了,也沒有法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