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夫人瞬間定好了人選:“不如就選娘子罷。娘子那親事不大好, 十二弟妹也一直想著取消這門親事。娘子性格好,也適合進宮。若在宮中出息了,還能幫扶幼弟。”
崔十二落在蕭遙手中, 怕是不得善終的, 娘子沒了人撐腰, 將來嫁給其他世家,難免受氣,還不如進宮博一條出路,做幼弟的依靠呢。
崔大夫人滿以為,事關娘子的幼弟, 便是十二弟妹也支持她的說法的,不想她才說完,崔十二之妻便跪下,剛烈地道:“太爺, 我家娘不進宮,她若進宮,我不如刺死她,再殺了阿九自儘,橫豎郎君也去了。”說完拔出金釵,對準了脖子。
崔家娘子目光一亮,旋即含淚走到其母身旁, 跟著跪了下來。
崔老太爺不知崔十二生死,怕崔十二之妻當真尋死,絕了這一支, 傳出去丟了博陵崔氏的顏麵,畢竟斷沒有為了個非蕭氏的族人而傷害族人的,因此點點頭:“你們且起來, 你們若不願,我們自然不勉強。”說完看向崔大夫人。
崔大夫人忙又說諸多理由,言及娘子嫁過去的好處,希望說服族人。
崔十二的妻子氣極,馬上劍指崔妙,說崔妙乃崔家長女,便是要嫁人也該崔妙先嫁,再者,崔妙受崔家大恩,在崔家需要幫忙時,該主動報恩。
崔大夫人自然舍不得讓崔妙進宮被蕭遙磋磨,她見崔十二之妻不好欺負,當下又指了另一個女郎。
那幾個女郎的父母深知蕭遙記恨崔家,定不會讓崔家女郎好過的,到時蕭遙以皇後之尊找她們家女郎麻煩,他們家女郎隻能生受著,又有崔十二之妻這個成功的例子,當下都出言反對,有聰明者氣極,決定動蕭大夫人的心肝崔妙,因此對崔妙說道:
“阿妙,你雖不是我們崔家的血脈,但這些年來,我們都認定你是蕭家人,愛你護你,比你的親生父母更甚。如今,我們崔家遇事需要你,你可還記得我們崔家待你的恩義?”
崔大夫人臉色大變,馬上便開口說話,但是才剛開口,便被攔下了,人家主動讓崔妙這個當事人說話。
崔妙眼圈泛紅,不忍見崔大夫人為難,隻得出列:“崔家待我有大恩,我一直銘感五內。今崔家有難,自當萬死不辭。服侍蘇將軍一事,若族中女郎不合適,便由我去罷。”
崔大夫人聽得大哭,馬上就要勸崔妙。
不料老太爺率先開口,他用讚許的眼神讚許的語氣對崔妙道:“好!好!你這孩子重恩義,沒有辜負我們崔家對你的教養和疼愛。”隨後宣布此事已定,由崔妙去服侍蘇守之。
崔郎主和崔大夫人雖然心疼崔妙,但並不敢違抗族令,因此回去之後便安撫淚漣漣的崔妙,崔郎主先開口:
“雖是如夫人,但將來蘇守之登大寶,你便是妃,身份地位並不比皇後低。若肚子爭氣,率先生下孩兒,這一輩子,便不需要仰人鼻息了。”
崔大夫人溫柔地撫摸著崔妙的秀發,點頭柔聲說話:
“蕭遙出身不如你,屆時要對上多個世家女,於禮儀上定會叫人小瞧,沒法子給你找麻煩的。再者,她是將軍,雖然會受看重,可也有不好,頭一個便是常年征戰,身體不知多少暗傷,能不能生下孩兒還不定。你若生的是小郎君,好處在後頭呢。”
許多世家幾乎都是這麼安慰被選中去服侍蘇守之的貴女的——蕭遙雖然是赫赫有名的蕭將軍,可她嫁給蘇守之為正宮皇後之後,沒法管前朝,隻能生孩子,跟貴女們差不多一個起點,根本不用怵她。
此外,蕭遙征戰多年,身體受傷,有孩子的可能性很低,這麼一來,出身十大世家的貴女和一個沒法生孩子的皇後誰折騰誰還不一定呢,再有世家以及世家的門客在前朝幫忙,反過來壓蕭遙都是可以的。
被各大世家認定天下已定之後毫無威脅的蕭遙此刻正率領大軍北上,第一站便是滎陽。
一路上,遇上小家族,蕭遙不曾客氣,該拿錢的拿錢,該要財物糧食的拿糧食財物,沒有放過任何小家族。
蕭遙此舉讓許多中層上層的世家大為擔心和惱火,紛紛發文抨擊蕭遙以及這種行為,又述說世家對天下和朝廷的積極意義,再將智退蕭賊的奇女子鄭二娘子推出來,讓鄭二娘子發文斥責蕭遙。
做完這些,世家大族們暗地裡還讓人聯係太原王氏的王郎主和清河崔氏的崔郎主,問他們何時送各家貴女給蘇守之,又囑托他們勸蘇守之約束一下蕭遙。
世家們相信,這般多管齊下,應該能叫停蕭遙對世家出手的。
崔郎主和王郎主頭大如鬥,忙去勸說蘇守之,卻得到蘇守之表示無能為力的答複。
兩人當然不信,苦勸許久未果,隻得怏怏而歸。
但一回到下榻的客棧,兩人同時站定,相視一眼,王郎主率先開口:“蘇守之說他無法約束蕭遙,顯然是假話。可他既然能約束蕭遙,為何卻不肯約束還跟我們撒謊呢?”
崔郎主仿佛已經想明白原因了,沉聲道:“蘇守之不願意得罪世家,不願意背負滅殺世家的流言蜚語和對應的抨擊。”他的聲音急促了起來,“由此也可以推斷,蕭遙在蘇守之心目中地位隻是尋常,並不重要。”
蕭遙雖然有傾城貌,可她卻著戰袍上戰場,如同男子一般,沒有半點女郎的柔美,蘇守之那樣的英雄如何會喜歡?
左不過是礙於蕭遙有五十萬大軍,蘇守之才對她好。
兩人越想越覺得這猜測沒問題,馬上去信將自己的猜想和推斷告知各大世家,讓他們將嫁妝準備好,隨時送貴女過來。
各大世家收到信有多高興自不必說,且說蕭遙,薅光了小世家之後,繼續逼近滎陽。
在距離滎陽一百五十裡時,與林楠率領的大軍遇上了。
兩軍一直互通消息,早就知道能在此遇上,因此見了麵,倒沒因遇上而激動。
但在彆的方麵,林楠還是很激動的。
她激動地拉著蕭遙的手,努力壓低聲音,說道:“將軍,你給的那個配方可太厲害了,我帶人試過,不僅能炸,還比鄭二娘子的穩定一些!將軍,你是怎麼想到的?”
蕭遙這麼利害,她忍不住又懷疑她是自己的老鄉了。
蕭遙側著頭想了想說道:“看到你給的配方,我覺得有些熟悉,腦海裡閃過一些記憶,於是便寫下來了。”頓了頓又道,“穩定性更好,是因為那容器罷?”
林楠不住地點頭:“沒錯,是因為容器。裝火藥的容器可是在太好了!”又滔滔不絕地讚了許久,接著話鋒一轉,轉到鄭二娘子那裡,她便柳眉倒豎,說道,
“那鄭二,可氣死我了,居然發文斥責於你,她有什麼資格啊?明明什麼都懂,人也聰明,更肯吃苦,可就是腦子不清楚,隻一味幫世家說話,說世家的金錢地位乃祖上拚搏而來,我們沒資格動,更沒資格拿世家的財帛。這也就罷了,她還要怪窮人窮是因為腦子不夠聰明,人也不夠上進。最不要臉的是,居然罵你。你說,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雖然鄭二娘子給她的是假配方,但她是有心理準備的,所以並不是十分憤怒,可對鄭二娘子那些話,她是真的很生氣,再加上一路北上,聽到天下士人捧鄭二踩蕭遙,就連鄭二也發文斥責蕭遙,她心裡頭還未消的怒火一下子便燃燒起來了。
蕭遙皺起眉頭:“她居然說世家的財物不可侵犯,還罵窮人不絞儘腦汁上進?她難道不知道,不管是什麼家族,一旦越過公道價格購買老百姓的勞動力和時間,便是剝削麼?而剝削的財產,天下人人可取之!”
“哎呀,我當時怎麼沒想到這樣反駁她!”林楠臉上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很快又繼續罵鄭二娘子:
“那樣一個聰明剔透的人,卻是這樣的思想,太叫人生氣了,我做夢都想不到她會這樣。我們兩個雖然不說多偉大,可我們的奮鬥是有目標的啊,我們希望讓天下的人都吃上飯。我一想鄭二便矛盾,既氣得想殺了她,但又舍不得要她的性命。”
蕭遙見她一直說個不停,都是提鄭二娘子的,道:“你這是舍不得殺她,可是對她又氣不過。”
林楠點頭:“沒錯。我還想將她收為己用,但是太難啦。一個人的思想和觀,是最難改變的。”說到最後,歎息一聲。
蕭遙略一思忖,很快笑了起來:“這倒不是什麼難題。即將到滎陽了,在滎陽城外,大軍暫且不攻城,我要求世家將鄭二娘子送過來。”
林楠吃驚:“世家願意麼?”
蕭遙微微一笑:“世家的人都是七巧玲瓏心,他們肯定早已知道□□。若送出鄭二娘子便能止戈和保存家族,你說他們送不送?”
林楠一怔,隨後笑了起來:“肯定送!有了□□,鄭二娘子便不算十分重要了。以她一個女郎阻止戰爭,對世家而言,絕對是十分劃算的買賣。”
至於這麼做會丟了世家大族的臉麵,那根本不是事,隨便找個借口將鄭二娘子送過來便是。
再不濟,表麵怒氣衝衝罵蕭遙,暗地裡將鄭二娘子送過來,便無損麵子了。
蕭遙點了點頭,命人將各都尉都叫來,繼續演練攻打滎陽的計劃以及應對蘇守之發難的手段和策略。
遠在安陽一帶的蕭家人,自從知道蕭將軍有可能君臨天下,認定蕭遙會受寵,身份地位不同往日,因此便日複一日去大營處找蕭遙。
雖然每次都沒能進去,還被嘲諷一頓,他們還是始終堅持找蕭遙。
可很不巧,這日蕭家人在城中的小客棧用飯,遇見先前給他們寫賦的書生,叫那書生知道了他們來安陽的目的,瞬間便身敗名裂了——那書生著實不是個東西,將他們當初的所作所為和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
叫蕭家人羞憤欲死的是,他們被無數人行注目禮,便是離開客棧,也不時能聽到說書先生說的譏諷和矮化他們的話。
鎮子上知道蕭家人作為的,有一個算一個,對蕭家人唾罵不止。
蕭大老爺夫婦等雖然被罵得一肚子怒火,但始終忍著,可是辱罵譏諷如影隨形,著實挑戰人的忍功,在蕭家人忍無可忍幾乎要跟鎮子上的人對罵和不再接觸蕭遙時,他們知道一個十分震撼的消息。
滅掉建安皇朝,手握五十萬大軍、最有可能君臨天下的蕭將軍,其實是女郎,她的真實身份是博陵崔氏的嫡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