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又仔細瞧正在往這裡趕但走走停停的大軍, 忽有所悟,說道:“應該是李許之和房都尉意見不合,以至於大軍亂糟糟的, 不知該往哪裡走。”
鄭繡聽了, 挑眉道:“就這,他們怎麼敢跟將軍對抗的?”誰給他們勇氣?
蕭遙沒有理會這種問題, 馬上命大軍出擊,儘快拿下李許之和房都尉等。
大軍見勝局已定, 士氣大漲,一個個如同猛虎下山, 衝向李許之和房都尉的大軍。
轟轟轟——
大軍衝鋒,引得大地因此震動起來,地動山搖。
隨後是一麵倒的戰局, 李許之和房都尉手下的大軍中, 那些被強征而來的聽見蕭遙的手下勸降, 如同病入膏肓的人遇見了名醫, 一話不說便降了, 至於其他兵,則被殺得膽寒,見有人降了, 也跟著投降。
房都尉等見敗局已定,自己麾下的人大多數都投降了, 縱使自己不降, 也沒有小兵可以指揮了, 灰心之餘不免有幾分憤懣,遂看向不遠處的蕭遙:“若兩軍兵力相當,我絕不會輸。”
他將這次失敗歸結於兵力不足。
林都尉沒有說話, 遙望著蕭遙,隻有滿心的後悔。
他早見識過蕭遙用兵的本事,不應該站在蕭遙的對立麵的,可惜悔之晚矣。
蕭遙看向房都尉:“能讓人跟隨,本身也是為將者的該有的才能。”她原不想多話,但思及那些遠走他鄉投奔自己的老百姓,便又說道,“你肆意抓壯丁,無視百姓之苦,即使給你一百年,你也變不成一個合格的將領,你永遠無法打敗我。”
房都尉的雙目頓時赤紅:“不可能!”
蕭遙卻不想跟他廢話,環視左右:“你們誰去,拿下房都尉的項上人頭。”
她從前對房都尉沒什麼惡感,之前跟蘇守之合作時,雖然不喜歡房都尉的因陳守舊,但也頗為欣賞其忠心及其富貴不易妻的情義,可是自從得知房都尉強行抓壯丁,弄得民怨沸騰,讓許多人不得不因此背井離鄉,心裡便不打算放過他了。
此時戰場上相見,自然不會再留後手了。
房都尉聽了,臉上越發悲憤,他驀地將長劍橫在自己的脖子上,厲聲道:“不牢你費心,成王敗寇,今日我乃敗軍,願自絕於此。”
林都尉跟房都尉相交多年,見狀忙拉住他的手,隨後看向蕭遙:“蕭將軍,我們願聽憑差遣,請你看在當初並肩作戰的份上饒過房都尉一命。”
蕭遙看向他:“自你們不顧百姓死活,四處抓壯丁,我便容不下爾等了。”說到這裡,看向房都尉,“你可知,你的手下為何那麼快投降麼?皆因他們是你強征而來的,並未真心歸附。”
房都尉聽了這話,目光看向四周,最後落在穿著雜亂衣服的一些士兵身上。
當看到那些士兵仇恨地看著他,他忽然像被火燙到,一下子收回了目光,左手用力,撞開林都尉,嘴上叫道:“這條命還你們。”說完握劍的右手一橫。
林都尉沒料到房都尉當真心存死誌,他親眼看著血噴濺到自己身上,忘了反應。
蕭遙隻是感慨一番,便號令手下去殺李許之以及鄭一老爺等一眾世家子。
李許之知道今日不可能活下去,因此很是乾脆,也揮劍自刎,結束了這一生。
鄭一老爺和王三郎等見蕭遙雷霆手段,知道不能心存僥幸,再思及自己到底出自世家,總不好被一無名小卒殺死,還不如自殺保存名聲,因此都乾脆利落地自儘了。
隻是即將失去意識時,他們想起自己的家族,都不免擔憂起來。
和蕭遙作對,家族真的能繼續傳承下去嗎?
各大世家的部曲此時已經集結起來,再加上這段時間用米糧征回來的士兵,倒也有幾萬兵力了。
被推舉出來掌兵的,是出身範陽盧氏的範一郎。
範一郎在建安皇朝未倒之前,並不曾擔任過相關職務,但其對諸部兵法研究頗深,在競爭聯軍統領時旁征博引,以十分亮眼的理論知識擊敗其他候選者,成為了統領聯軍的將領。
他上任之後,知道各大世家和手下的兵將們畏懼蕭遙的五十萬大軍,對前途有些悲觀,便積極動員,分析蕭遙兵力雖多,然主帥乃女郎,以陰號令陽注定失敗,會招致手下的須眉男子背叛,大軍潰散在即。
範一郎飽讀詩書,雖然沒做成大儒,成為人人敬仰的風流名士,但一張嘴皮子著實了得,生生將手下的悲觀情緒給扭轉過來,還讓他們相信蕭遙的大軍眾將潰敗。
由於範一郎的動員,眾將都覺得勝券在握,再思及李許之和房都尉的大軍到來,屆時兩軍合一,便能橫掃天下,更是情緒高漲,恨不得馬上出兵去碾壓蕭遙的大軍。
大軍這樣的思想鼓勵了有些悲觀的世家大族們。
原本有些不安的世家大族們,終於放心了,繼續縱情山水,互相競豪奢。
所以,當李許之大敗自刎的消息傳來,所有世家大族的心態直接爆|炸了!
他們酒不喝了,也失去了縱情山水大談玄學和作詩的興趣,第一時間便派人去找範一郎,問及勝算。
範一郎對李許之和房都尉破口大罵,罵他們無用,手握十萬大軍居然不敵蕭賊一合之力,罵完安慰來人,他麾下的兵力雖然不多,但隻是防守,是絕對沒問題的,讓大家不必擔心。
安慰完了,再來一句天下人都不會讓蕭遙一介女郎登基的,蕭遙失去了民心,注定敗北。
範一郎忽悠得相當漂亮,但是世家大族中一些老狐狸並不肯信,當即決定收縮勢力,並將財產藏起來以待將來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