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更多世家中的飽學之士而言,讓蕭遙登基為帝,不啻於顛倒陰陽,翻天覆地,所以他們寧願死,也要殺掉蕭遙,不讓她有登基的機會,因此都出門奔走,號召普羅大眾聯合起來反抗蕭遙。
有的世家子結合時下各宗教的特色,開始在民間散布一旦蕭遙以女子之身登基,上天將發怒並降下災禍,屆時血流成河,白骨累累。
危言聳聽十分有效,唬住了許多老百姓,倒也招到了一批支持者。
然而追隨者並不算多,因為幾大世家於黃河疏通河道時挖出石碑,石碑預言女皇登基更有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蕭遙率領大軍北上,開始攻打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的郎主已經帶領家小奴仆攜著巨資隱居,其族中激進子弟不願為家族招致禍患,也沒敢住在王氏舊宅,因此偌大個太原王氏的大宅中,竟無一人。
林楠此時已經打完琅琊王氏並收了許多財帛米糧,趕過來和蕭遙聯合了,見太原王氏竟提前搬走了,不免有些泄氣:“得,軍費又少了一批。”
鄭繡點頭道:“真想不到,堂堂太原王氏,居然也會帶了財產潛逃。”
蕭遙倒沒多在乎,她派人進去搜之後,才對兩人說道:“他們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除非一輩子不出仕。”
林楠笑道:“也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他們總不能離開這片大陸罷。”隻要還在這片大陸,就將是蕭遙的臣民,躲去哪裡都沒用。
未幾蕭遙派進去搜太原王氏大宅的人出來了,果然什麼都沒撈著,但從舊宅的日常起居可以推斷出,太原王氏離開沒多久,最多就三四日。
鄭繡聽得目光一亮:“既如此,不如我們馬上追?”
林楠看向蕭遙:“將軍,找不找他們?”
鄭繡聽了,目光大亮,馬上看向蕭遙。
她想起來了,蕭遙手上是有情報部門的。
蕭遙搖了搖頭:“不找了。他們要麼一輩子不出仕,不然總有一天得主動出來。”
世家大族從促進文化發展來說是有功勞的,她並不打算趕儘殺絕,既然跑了,便跑了罷,隻要不留下來阻礙她一統天下,她不會掘地三尺找人。
林楠和鄭繡都有些失望,但在蕭遙號令繼續北上時馬上興致高昂地領兵跟上了。
十大世家中,有四個世家投誠,剩下六個世家跟蕭遙對著乾。
這六個世家中,滎陽鄭氏早被攻破了,趙郡李氏也被蘇守之領兵攻破,琅琊王氏被林楠攻破,太原王氏跑了,隻剩下範陽盧氏和隴西李氏兩個大族。
蕭遙此去,準備攻打範陽盧氏,再繞回來攻打隴西李氏。
鄭繡和林楠得知,都來勸蕭遙:“不如先打隴西李氏?便是不打,也可以趕在隴西李氏跑之前收一批他們的米糧財帛。若先打範陽盧氏,隻怕範陽盧氏和隴西李氏的家私財帛都沒了。”
範陽便是北平,離得有些遠,蕭遙率領大軍一路跋涉前去,隻怕去到時,範陽盧氏便攜帶著大量財產跑了,再繞回隴西李氏,時間更長,隴西李氏隻怕跑得更遠更從容,到時蕭遙率領大軍打過去,便什麼都撈不著。
蕭遙搖了搖頭:“我們如今不差錢,他們能跑便跑罷。”兩家若跑了,倒免去了手下大軍打仗的傷亡。
林楠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可是革命不徹底,將來後患無窮啊。”
蕭遙笑了起來:“他們都不敢露麵,能有什麼後患?”說到這裡收起笑容,繼續道,“我們如今說是打各大世家,但實際上,應該去打範一郎率領的聯軍以及各大世家中那些堅決反對我的反叛人士。”
躲起來的世家分明是不想再戰,她自然不會去趕儘殺絕。
但聯軍以及反對她的人,若不滅掉,將來極有可能會成為她和她的王朝的癬疥之疾。
林楠和鄭繡恍然大悟,馬上點頭:“的確該打他們。”
隨後大軍一路北上,速度放得相當慢,一旦得到聯軍或是叛出世家之人的消息,蕭遙當即命人領兵去攻打,不帶絲毫猶豫的。
博陵崔氏,族中嫡係坐在一處,久久無言。
他們以為蕭遙此番一統天下會異常艱難,但是過去沒多久,她居然就打下那麼多世家了,甚至將最有可能跟她作對的蘇守之收歸麾下,更是直接覆滅了跟她作對的李許之大軍。
放眼天下,如今隻剩下兩個世家大族未曾被攻破,但從蕭遙的攻勢來看,攻破那兩個世家也隻是時間問題。
那時,天下將再無人製衡蕭遙,蕭遙順利登機為帝,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女皇!
博陵崔氏覺得,這一切都那麼難以接受。
過了許久,崔一老爺看向崔郎主:“大兄,蕭將軍先前要求交出之人,你可有頭緒了?”
他知道,此事應該問崔大夫人,但他作為小叔子,實在沒有跟大嫂嗆聲的道理,所以隻能問崔郎主。
崔郎主的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有些煩躁地道:“這我如何得知?”
崔一老爺說道:“蕭將軍性格如何,相信大兄已經清楚。屆時她領軍南下來要人,大兄便這麼回答她麼?大兄就不怕她一怒之下,滅掉我們博陵崔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