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密見(續)(1 / 2)

初唐崢嶸 狂風徐徐 7192 字 7個月前

的確挺難的。

原本隻會有裴世矩盯著,現在李世民、李善要密會不得不提防李淵。李淵不會允許李善被太子籠絡,也不會允許李善投靠秦王,不說其他的,蘇定方現在手握重兵呢。

“清水一盞。”李世民推了推茶盞,“反正你也不喜茶。”

“殿下說的是,清水一盞足矣。”李善與第一次密會一樣開門見山,“殿下繼承大寶已然定鑿,麾下良臣名將濟濟,如今所慮,無非是太子或有異動,此是臣的過錯。”

“此言過了。”李世民溫和的笑容斂起,搖頭道:“前隋房陵王乃前車之鑒,雖然孤不是隋煬帝,但太子又如何會坐以待斃呢?”

李善的自承過錯指的是裴世矩,如果沒有裴世矩這隻老狐狸在後麵,現在的局勢會相對來說明朗的多,太子未必會有魚死網破的決心,但裴世矩為自身計,為後人計,是絕不會坐以待斃的。

而李世民卻覺得裴世矩隻是一個推力,關鍵還是太子李建成本人……這個道理李世民明白,也明白李善不會不明白。

“多謝殿下體諒。”李善嘴裡如此說,心裡卻在想,就算你入主東宮,八成也是要效彷表叔楊廣下手的,楊廣還是等到他老子病逝,說不定你都等不到李淵升天呢,畢竟曆史上玄武門兵變中,李建成滿門男丁全都被斬草除根。

“當年初見,懷仁獻策,助孤良多。”李世民正色道:“此番可有獻策?”

“殿下說笑了。”李善乾笑了幾聲,覺得實在好尷尬啊。

李世民壓低聲音後放聲大笑,“也不能怪懷仁,當真不能怪懷仁。”

當年李善的獻策為二,其一是明誌策,點出了李世民奪嫡的必然性和正確性,說白了就是讓李世民有了更多的底氣……不是我要奪嫡,我也是被逼的,天下蒼生逼我的。

其二,李善是根據原始空的曆史走向獻策,以突厥作為外部壓迫的因素來製衡東宮,甚至往東宮身上潑臟水。

原本好好的,大盆的臟水也的確潑到了東宮頭上,太子李建成都沒辦法辯解,但誰想得到一年多的時間內,李善在代州、朔州折騰出了那麼大的動靜。

從苑君章到欲穀設,再到頡利可汗,從代縣令到執掌代州總管府,從挑動突厥內亂到三破突厥,李善將之前自己的謀劃徹底擊碎。

如果在之前,突厥都侵入涇州了,李淵肯定也隻能啟用李世民了,曆史上就有過先例,一刻鐘之前還在嚴加訓責,結果一刻鐘後就撫慰使之上陣擊胡……那是武德八年,頡利可汗、突利可汗聯手破代州,逼近太原府。

再到涇州、原州兩場大捷,可以說李善完全推翻了他之前的謀劃,完美的替東宮解決了邊患帶來的巨大壓力。

現在與李世民相對而坐,李善如何能不尷尬呢……沿著曆史軌跡說得信誓旦旦,然後親手將曆史軌跡給攪的稀碎。

李世民倒是不在意,笑著搖頭道:“非懷仁之過,為國捍邊,塞外揚威,此男兒之誌。”

“更彆說去歲仁壽宮,若非懷仁及時趕到,孤之性命不打緊,但父親……”

“他日與突厥尚有國戰,天下尚需治理,還有懷仁一展身手之際。”李世民笑容朗爽,“當年,孤曾言,任爾擇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這架勢,就等於是一位太子拉著心腹謀士信誓旦旦的許諾,他日登基,與爾共天下……這種話能信嗎?

但人家都擺出這樣的態度了,李善也隻能捏著鼻子演下去,“所謂時也運也,殿下縱橫沙場不敗,此為時也,臣僥幸屢屢得勝,此為運也。”

“懷仁此言差矣,敗突厥實有軍略之才,治理代州乃現治民之能,孤有意以懷仁領吏部。”

我又不是小孩子,你說這等話湖弄誰呢……我做吏部尚書,那房玄齡怎麼辦?

李善暗自翻了個白眼,笑道:“殿下好氣魄,臣倒是有兩人舉薦。”

“誰?”

“馬周馬賓王。”李善輕聲道:“雖非世家門閥出身,又性情孤傲,但性敏達,善機辯,能敷奏,深識事端,乃宰輔之才。”

李世民微微頷首,“他日倒要見識。”

“另一人乃趙國公蘇定方,驍悍多力,術略之奇,搏戰有勇,謀慮之決,他日若滅突厥,必有其功。”

李世民再次點頭,“蘇定方實有將才,擅騎兵急襲,有勇有謀。”

“另清河縣公崔舍人二子,雖才能平庸,但請殿下看在臣的麵子上,許其出仕。”

“不過小事,他日懷仁舉薦就是。”李世民臉上笑容依舊。

李善歎道:“殿下他日登基,禦宇天下,麾下良將如雲,謀士如雨,臣當悠遊泉下,安然度日。”

李世民似乎並不意外李善這段話,舉薦的都是李善的近人甚至姻親,這實際上是李善在向李世民的承諾……以後你登基稱帝,我一定老老實實的,不染指兵權,不入中樞。

畢竟從資曆來說,李善差不多是秦王一脈中最淺的了,和淩敬一樣……但不同的是,李善在軍中是有極強威望的,雖然李世民本身就是無敵統帥,但也不得不考慮到自己入主東宮或者登基後,很難找到一個能在戰功、威望上壓倒李善的大將。

與李善預測的不同,李世民並沒有擺出禮賢下士的模樣推心置腹,而是思慮良久才緩緩道:“天策府內,尉遲恭、張士貴、程咬金、尉遲恭均有軍略之才,尚有代國公李藥師、趙國公蘇定方,均為當世名將,更有淮陽王、任城王。”

“多年征戰,諸將均有建功立業之望,若無舉國大戰,懷仁可安居度日。”

“臣遵命。”李善行了一禮,心裡鬆了口氣,這種承諾總比李世民許諾自己還能領靈州軍、代州軍來的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