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著扶起李善,兩人心裡都有數,半年前李善出征之前那個夜晚,李善曾經說,秦王登基,當不類其他君主,忌憚有功大將,因為秦王本身就是無敵統帥。
但現在已經不同了,經過涇州、原州兩場大捷,李善如臂所使的指揮數萬大軍,淋漓儘致的展現軍略之才,從戰功角度來說,加上前年三破突厥,李善的戰功已經不弱於秦王了。
李世民的軍功保證了李唐的存活、壯大,打下了並吞天下的基礎,而李善的軍功使大唐不再俯首於突厥彎刀馬蹄之下,不能說誰高誰低。
在此次會麵之前,李善會不由自主的考慮,李世民會不會忌憚一個軍功不弱自己的宗室大將。
而李世民也會不由自主的考慮,以李懷仁如今的分量,還會向以前那樣堅定不移的支持自己嗎?
李懷仁會不會倨傲到向自己索要更多東西?
畢竟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雖然去年仁壽宮李淵中箭負傷,但並無大礙,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升天的。
李世民欣喜的看到李善依舊保持著以前的態度,並且給出了承諾,蘇定方有大將之才,馬賓王有宰輔之才,那等於是李善既不會領軍為帥,也不會入三省為相。
太懂事了,實在是太懂事了,李世民想了想,笑道:“但若有大戰,懷仁不可吝之。”
“但憑殿下指派。”李善敷衍了句,然後心裡一個咯噔,記得貞觀年間,諸多名將幾乎是戰必勝,攻必克,也就李世民自己攻打高句麗,雖然不像楊廣那麼丟人,但也受了挫折。
李世民端起茶盞抿了口,輕聲道:“懷仁回京已有月餘,想必已然知曉長安局勢。”
“是。”李善端起茶盞並沒有入口,停留在空中,緩緩道:“先詢崔公,後詢淩公,再到前些時日在平康坊見了馬賓王一麵。”
李世民忍不住笑了,“據說被崔公鞭撻?”
“哎,說起這事……”李善憋著氣,憋的臉都漲紅了,“如今崔公儘知內情,自然發現了馬賓王,明明在書房裡都解釋清楚了,結果去了後院,當著母親的麵,還有長孫伯母也在場,居然拿起鞭子邊抽邊罵……鞭子都放在袖子裡準備好了……”
“活該!”李世民笑罵道:“都快迎親了還去平康坊作甚,不知道換個地方,既然去了,也不應該留下詩文。”
李善很不恭敬的送了一對白眼過去,“殿下說得輕巧,馬賓王那廝就是刻意為之的!”
李世民收起笑容,“馬賓王無虞?”
“無虞,其母如今就在李宅後院。”李善小心翼翼的解釋道:“這可是馬賓王親自安置的,可不是臣的主意。”
“嗯,懷仁從無此陰私手段。”李世民一筆帶過,隻要能信任就好,“如今局勢難明,馬賓王可有端倪?”
李善一五一十的將當日與馬周的商議有條理的一一闡明,“殿下出宮以避,禁苑三千長林軍,此二事或為關卡。”
李世民眯著眼想了好一會兒,“倒是出乎孤的預料,東宮居然從天節軍抽調精銳。”
“兵力並無增減,長林軍的軍頭調換並不需要兵部核準。”李善低聲道:“王珪、魏征、韋挺等都不擅兵事,當為裴世矩之謀。”
李世民點頭讚同,“懷仁回京,東宮就停了手,所以馬賓王判定東宮暫時無異動?”
“不錯,情理之中。”李善解釋道:“三千天節軍,短期內難以脫胎換骨,如今所慮,殿下居於承乾殿,太過冒險。”
“但東宮若要動手,必須保證孤在承乾殿。”李世民點點頭,“否則即使長林軍由玄武門入太極宮,孤也能脫身。”
李善沒吭聲,這是肯定的,東宮想要動手,第一件事就是乾掉李世民,不然就算控製了李淵也沒用,就算李淵迫不得已下令召見,李世民難道會乖乖的把頭送到屠刀之下?
所以,要乾掉李世民,必須保證李世民在東宮的攻擊範圍之內,不然就算控製了李淵,拿捏住了秦王妃以及李世民的幾個兒子也沒太大的效果。
李善小心翼翼的提醒,“或為夜間。”
“隻能是夜間。”李世民加重語氣重複了一遍,這是顯而易見的,他白日是要上衙的,要麼在尚書省,要麼在天策府,東宮不管是遣派死士偷襲還是長林軍入太極宮,李世民抬抬腿就能從朱雀門出皇城,封鎖朱雀門那是東宮做不到的,除非羅藝能取代柴紹節製北衙禁軍。
所以,隻能是夜間動手,一邊派遣人手攻擊承乾殿,寄希望斬殺李世民,一邊讓長林軍從玄武門入太極宮,迅速控製宮城。
李善瞄了眼李世民,繼續分析道:“自去年仁壽宮後,陛下厭棄太子已然不可逆轉,但廢太子乃國之大事,不可輕易行之,故至今尚未裁撤長林軍。”
“所以,若陛下有意裁撤長林軍,或孤有意遷居宮外,當是東宮妄動之時。”李世民深深看了眼李善,心想不知道這是李善的推測還是馬周的推測,若是後者,此人果有宰輔之才,不類張良、蕭何,倒有陳平之風。
李世民長長吐出一口氣,眼前的迷霧雖然依舊存在,但突然伸來的一雙手將遠處的迷霧撥開,讓自己能依稀看見。
出宮遷居,以及長林軍裁撤,這兩件事可以成為自己把握主動權的關鍵……前者脫離了東宮的攻擊範圍,後者意味著陛下下定了決心廢太子。
“懷仁之才,難以揣測。”李世民臉上重新浮現笑容,“孤如今心定矣。”
難以揣測……這個評價好像不太好啊,李善心裡滴咕了幾句,嘴上卻在說:“殿下過譽了,承乾殿距離東宮不遠,還請殿下時時留意,身邊不可缺少護衛。”
李世民點點頭,卻有點犯難,他原本是有意遷居宮外,考慮的就是萬一東宮兵變,承乾殿可是沒什麼防禦能力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但今天李善的分析很有道理,如果自己起意遷居宮外,隻怕東宮那邊立有妄動,畢竟承乾殿位於太極宮後宮,平日倒是也有臣子來往,但夜間是肯定沒有的,隻有北衙禁軍在外圍定時巡夜,而東宮與太極宮是分開的,太子藏個上百甲士都不算難。
李世民曲起手指敲著桌桉,“北衙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