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終結不敗神話的理由, 不外乎是上杉謙信的某場戰爭勝利贏得莫名其妙。
蘆屋道滿一直喜歡壓“高風險”,數百年來的第一場賭局勝利就是上杉謙信帶回來的。
被終結了勝利數。
這才是安倍晴明不怎麼喜歡上杉謙信的緣由。
所以, 在看到言音老師把上杉謙信寫成了個女人時, 安倍晴明反而有些意外的開心。
尤其, 當安倍晴明了解了上杉謙信在無數的現代作品裡都被寫成了個女人後, 賭局輸給蘆屋道滿的些許怨氣也平複了。
這些事情也沒有告訴沈韻的必要。
安倍晴明是這麼考慮的。
而沈韻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了伊麗莎白女王哪兒。
女王陛下的父親, 當年在娶第三個妻子時, 曾經為了妻子的相貌和畫像不符而大發雷霆, 甚至將負責操辦結婚事宜的克倫威爾先生丟進了倫敦塔等待斬頭。
不知道是可惜還是走運,在砍克倫威爾的頭之前,女王陛下的父親就先死了。
死因據說是挺丟人的事情, 宮中檔案的記錄也隻有女王和總管知道,但是宮廷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
彆說在宮廷裡打轉的那些顯赫貴族們了,就連各國的大使也在半天之內就收到了七八條國王死因的不同說法。
這些說法之多, 完全可以讓各國的大使們選一條自己喜歡的理由彙報給自己宣誓效忠的國家。
而女王在上任後的前幾件事情,就是將自己父親丟到倫敦塔裡的那些犯人們的情況再審核一遍。
克倫威爾不隻是犯了“欺君”的過錯。
女王陛下記得自己還是伊麗莎白公主的時候, 曾經在宮廷裡遇到過克倫威爾。
這個鐵匠的兒子, 出身低微到塵埃離去的男人, 是女王父親的掌璽大臣,他擁有著這個國家至高的權利——
“是國王的密友”。
要知道,在五十年前, “出身低微”這件事根本無法逆轉。
除非發生大戰爭, 立下巨大的功勳, 否則不可能從一介平民或者是騎士和騎士隨從一躍成為貴族。
哪怕是個小貴族, 是個鄉下貴族,也屬於階級的變更。
所以能夠提供軍功升貴族這個渠道的皇帝陛下,才會得到軍隊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和擁護力。
曾經可以角逐皇帝寶座的八家選帝侯,也在皇帝陛下各種“無可反駁”的堂皇理由麵前消失了。
他們的血脈不見了蹤影,剩下的隻有大權獨攬的皇帝一人而已。
唯一困擾帝國的俾斯麥首相的事情,就是皇帝陛下沒有合法的婚生子。
私生子麼,一國皇帝總是要有兩三個私生子五六個私生女,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普天之下所有的國王都是這麼做的。
除非是女王。
(哦,海對岸的那個國家就是個女王。)
俾斯麥首相心態平和的想到了這件事。
這位女王不僅釋放了自己父親判下死刑的囚犯,還恢複了對方的名譽和地位。
俾斯麥首相想到了曾經和自己交鋒過的克倫威爾。
那個男人除了選的新王後相貌平平之外,他還做了太多超過的事情。
不能逾越國王的權利。
不能違背皇帝的命令。
這是諾曼帝國的貴族們如今的生存法則。
要知道,諾曼帝國的宮廷一直處在分裂的矛盾和奇妙的統一之中。
他們既有被整個歐洲視為過於“yin亂”的浪漫詩歌故事,也有嚴肅古板的恐怖規矩和傳統,尤其是在皇帝加冕的典禮上所需要的利益和金錢的花費,都有著詳細且細致的要求。
能夠當上皇帝的人選,不是依靠父子的血緣關係。
每一任的皇帝都會從“選帝侯”家族中選擇一人繼承皇位。
擁有“選帝侯”權利的家族一共八家。
現任的諾曼皇帝,卻打破了一如往常的慣例。
皇帝陛下曾經對俾斯麥說過自己的想法。
“諾曼皇帝的頭銜是從兩千年前的諾曼時代延續而來,諾曼時代經曆了數百年的共和時代,最後被奧古斯都取而代之,之後的每一任皇帝,有些隻是擁有軍權的軍人,有些更隻是富商,不是依靠血緣卻加冕成為皇帝的人比比皆是。從最初開始,就沒有選帝侯能當皇帝的說法。”
俾斯麥首相聽著皇帝陛下的發言,隻覺得脊背上的衣服被冷汗浸透。
曆史上不是沒有喜好戰爭的偉大人物,亞曆山大大帝的一生都在不斷地征服再征服,恢複諾曼帝國帝製的奧古斯都也為諾曼帝國奪回了艾爾特姆這個巨大糧倉的統治權。
非常遺憾的是,這個“糧倉”落到淪落於異教徒之手的地步。
相當的可悲可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