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回新家(1 / 2)

第八十四章

在那晚看到模糊影子之後,蔡丹一直在關注後續,結果三天過去了,村子裡也是風平浪靜的。

蔡姑父仍在忙活蓋房子,房頂已經開始鋪瓦了。

同時還請來了打井隊,要在磚瓦廠這邊打井。

自然他們兩家也要打的。

村子裡現在有錢的不少,有蔡姑父打樣(做榜樣),要打井的人家很多。

一時之間,好像整個四大隊都在打井。

“娘,咱們啥時候搬回去?”蔡五哥又去看房子了。

瓦鋪好了,磚地也能走人了,牆上還抹了白,可好看了。

他有些等不及想住進去了。

蔡母也高興,房子這麼快就蓋好了,“明個你們放學了就搬。家裡炕席不夠,你爺給編呢,還得些日子能編好,加上被子也不夠,還得一起住些時候。”

蔡母的意思是她和閨女住,兩兒子一起住,和曾經的東西屋一樣。

能搬回新家就成,至於一起住沒問題,反正蔡五哥並不在意,畢竟這麼多年一起住已經習慣了。

蔡丹也還好,因為蔡母已經答應她,讓她挑一個帶鎖頭的箱子。

以後她的東西可以鎖起來了。

蔡四哥更是懂事,不會因為這個鬨吵。

“今年冬天沒法一鋪炕了,柴火肯定費的多,回頭要多撿點。”蔡母念叨著。

可不是,往年冬天為了省柴火,都是全家一起住一鋪炕。

今年新家都是半鋪炕,要住四個人太擠了,隻能分兩個屋睡,就要燒兩個屋火。

能不費柴火呢。

蔡四哥點頭,“放假就進山。”

蔡丹卻覺得不是事,“不一定多費多少柴火,咱們屋子小了,不燒那麼多火也會很暖和的。”

而且她還聽姑父說了,新灶坑弄的特彆好,省柴火。

兩樣一疊加,應該問題不大。

“娘,啥時候輪到咱家打井啊?”蔡五哥問道。

“磚瓦廠這邊要打兩口井呢,這打完了,就輪到了。咱們兩家可以一起打。”蔡母其實沒有那麼急。

她準備搬完家好好和他姑父算算賬,即使手裡沒錢,也得知道欠了多少錢。

好慢慢的還啊。

第二天傍晚,兩家人一起搬家,蔡姑父和蔡四哥一人趕了一輛牛車。

磚瓦廠乾活的人要過來幫忙,都被蔡姑父攆走了。

也沒那麼多東西,自己來就可以。

蔡四哥、蔡五哥先和蔡姑父將爺奶的大箱子給抬了才弄自家的。

還是兩趟。

第二趟仍然是雞和雞籠。

這次搬家對於家裡雞還是有些影響的。

小雞可能是換了新環境沒有安全感,也可能是不喜歡狹小的雞籠,反正下蛋沒有那麼勤快了。

希望回家以後能恢複。

這可是家裡重要的經濟來源。

蔡丹看著倆哥將她挑好的箱子送進了東裡屋。

徹底放心了。

又在自己的屋子轉悠了一圈。

高高的三角屋頂,讓空間顯得更寬敞。

即使屋子小,也沒任何逼仄感。

半鋪炕,因為沒有炕席,還是泥土麵,回頭要撿些乾草鋪上,再鋪上炕席才能睡。

她是想要舊的大炕席的,但是隻能先鋪東屋。

回頭爺爺做好了新炕席,到時候舊的就歸她了。

她一時半會睡不上這半鋪炕了,有些遺憾。

挨著火炕就是個土爐子,以後真要自己住,就要自己燒爐子。

到時候需要的木柴就多了。

還是那句話,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會有辦法的。

蔡丹抬眼,就看到了亮眼的兩個窗戶。

透明的玻璃個頭不大,還是讓陽光都透了進來。

所以房間很是亮堂。

估計這也和牆上的大白有關。

她沒想到這個年代也能刮大白。

不過顯然和後世的大白不一樣。

牆雖然挺白的,但是顆粒粗糙,她能想到也許弄不了幾年,這大白就會往下掉。

後世的大白表麵都是瓷麵的,有的甚至是防水,可以水洗的。

現在的大白肯定不行,她弄手刮刮,手指肚都是白色。

不過這咋地都比糊報紙好啊,要知足。

這肯定是蔡姑父想辦法弄的,靠她們自己肯定買不到。

她發現這個年代不是沒有好東西好技術,隻不過一般情況下她們買不到也享受不到。

地上的磚地也很有時代特色,這種人形磚擺放她在後世並沒有見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