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1 / 2)

第46章

初春時節,空氣中猶帶絲絲涼意。

山地潮濕,濕濕潤潤的水霧伴隨著晨露彌漫在山林間。

梧桐郡的氣候與京城的平原氣候不同,與他上輩子的家鄉頗像。他的家鄉是知名的產茶盛地,有著茶鄉之稱,當地有種說法,叫做家有茶山如有金山。他家每年的收入來源之一,就有茶。

他從小耳濡目染,對於如何采茶、製茶、賣茶,比帶兵打仗還熟。

方稷走在茶田間,瞧著才抽出的嫩芽,對賴瑾說:“剛開春,茶樹才抽芽,葉子都沒長開,此時采摘尚早。”

賴瑾掐下兩朵枝頭的嫩芽,打量兩眼,道:“此時正是采茶製茶的最好時節,過了穀雨之後的茶要差上一大截。”他當即把采茶的手法教給眾人,以避免采摘時弄傷茶,破壞品相,之後便讓眾人散開采茶。

他把右手的袖子卷起來,左手的袖子拽起來當布兜用,便開始在茶樹間飛快地采摘茶葉。

方稷瞧見他那靈巧的動作,非常困惑。他可是知道,賴瑾在十二歲前連踏出府門的次數都屈指可數。莫說采茶,連茶樹都沒見過才是。他這摘茶是手法是從何學的,又是什麼時候練的?

蕭灼華的心中也有同樣困惑。她摘了幾株,便由旁邊的侍女去采摘,再往裡走,衣袍鞋子該臟了。

賴瑾摘了一小會兒,回到田梗邊,把茶倒進旁邊的筐裡,便去看其他人采摘,糾正他們的錯誤。去年的老葉子就不要摘進來了,長再大片都不行,今年的新葉子,長老了的也不要,挑出來另外放,隻要最嫩的一芽一葉的,或一芽兩葉的。

人多,采起來快,且他隻是小批量製作茶樣,要不了多少,采了一個時辰,裝了半簍帶回去。

茶山陡峭,不方便騎馬,馬都在山下。

賴瑾在往山下走時,告訴方稷和蕭灼華:“茶分成精品茶和普通茶,最好的茶是明前茶。清明前產的茶叫做一春茶,隻能摘一茬,產量極少,格外貴,向來不賣……”大盛朝還沒這茶呢。

方稷道:“有一春茶,想必也有二春茶了。”

賴瑾說:“穀雨前的茶,叫雨前茶,為二春茶。穀雨後的茶,就一般般啦。”

方稷好奇地問道:“你是從何學來這本事的?”

賴瑾指向天空:“上蒼所授。”

方稷不問了。他回家問夫人去。

蕭灼華都不信賴瑾所說,但他不願說,她自是不問。

一行人下山後,翻身上馬,一路策馬疾奔回去。蕭灼華的騎馬本事是最近新學的,頭一次跑這麼快,又緊張又刺激,更有幾分策馬狂奔的暢快感。

她騎在馬上,身旁是賴瑾和方稷,身後是騎兵,迎著風,聽著轟轟隆隆的馬蹄聲,道旁的樹木飛快後退,仿如飛鳥在天地間飛馳。

她再回想起京中的日子,隻覺曾經的自己好似被關地樊籠中,哪似這般自在踏實。

騎馬的速度快,大半個時辰,他們便回到府中。

方稷問賴瑾:“小七可是要製茶?”

賴瑾等了一個冬天,好不容易能動手做茶葉了,當然要趕著做啦。他說道:“自然。”

方稷看了眼鞋上的泥,都懶得回去換了,扭頭

吩咐隨從:“與去夫人說一聲,我去看小七製茶,晚些回去。”跟著賴瑾走了。

賴瑤聽聞後,也很好奇,挺著大肚子溜達著來到賴瑾居住的院子裡。

她剛邁進院子,就見到他們把桌子搬到院子中間,一大堆嫩葉堆在桌子上,旁邊還有框,賴瑾帶著蕭灼華和方稷在那對著一堆嫩葉挑挑選選。

賴瑤走過去,好奇地問:“這是在做什麼?”

賴瑾說:“選茶,把裡麵葉子破了的,有蟲眼的、混進去的茶梗、粗葉子都挑出來不要,隻留這樣的。”他輕輕地抓了把挑好的給賴瑤看。

賴瑤好奇地看了眼賴瑾,感慨道:“竟然還自己上手。”以前都是叫廚子做,這次竟然還親自動手,可見這茶確實貴重。

方稷見到自家夫人頂著即將臨盆的大肚子過來,嚇得趕緊扶住賴瑤,吩咐仆人進屋搬來椅子扶她坐下,道:“身子笨重,當心。”

賴瑤指指桌子,說:“去幫忙。”

方稷不放心地看了兩眼,這才去幫著賴瑾選茶。

不一會兒,他們便選好了茶,賴瑾當即搬了茶去廚房,把自己的大炒鍋架上,升起小火,開炒。他說道:“炒茶是製茶的精髓,我們現在做的是綠茶。另外還有紅茶、黑茶、花茶,製作方式各有不同。”

方稷瞧見賴瑾架起的大炒鍋,不由得看了眼賴瑤。大鐵鍋是成國公府獨有的,旁的府邸都沒有。鐵器昂貴,多用在軍中。鑄這麼大口鍋,可是不易。他夫人的陪嫁,就有大鐵鍋,專程用來炒菜。炒菜,也是成國公府獨有的,且隻在自家人吃食時才備,設宴待客時,從來不擺,也從不曾對外人說起。

蕭灼華站在灶旁,見到賴瑾直接用手炒茶,心驚膽戰,問:“不會燙手嗎?”

她的話音剛落,賴瑾“嗷”地一聲,縮手,甩甩燙痛的手,又繼續炒。

賴瑾說:“彆說話,我這是第一次上手炒茶,手生。”他隻看過炒茶,沒自己上過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