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瑾“哦”了聲,心裡明白,她是不想跟他有衝突,把掌控權交出來了。他說道:“不參與進來,聽一聽也好,方便以後參與實施工作。”
蕭灼華也是這麼想的。主要是沐瑾的腦子轉得又快,想得又長遠,他們的見識、想法都不太能跟得上,而以他的行事作風,一定會在做事前交待清楚原由、目的。大家來聽聽,才知道往後做事,該往哪個方向使勁。
用他的話說,方向必須先明確,才知道路怎麼走,哪怕繞了彎路,最終也能到達目的地,要是最開始方向就走偏了,那後麵做什麼都是無用功。
沐瑾又扭頭對方易說:“你安排文書,把我們今天的談論話題,內容一字不漏地記下來,回頭整理成兩份。一份,載入史冊,今天參與討論的所有人,包括殿下來人來旁聽的,都記載下來,好叫以後的人知道,我們這部律令是如何製定的,能起到參考、參照的價值。”
方易應道:“是!”
沐瑾繼續道:“第一份,整理成冊,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內容,就是對於整部律令的解讀,往後學習律令、判案、斷案,都以此為參考。文字的解讀,哪怕是同樣的字,也能有多種不同的理解,有這部解讀,便能儘量避免判決與製定律令目的相反的情況。”
方易抱拳道:“是。”當即點了三個文書,坐在旁邊做記載。
沐瑾又問:“點卯冊在嗎?”
一旁的文書立即呈上,沐瑾翻了翻,見墨漬還沒乾透,都是剛簽的,便又交給文書,說:“讓旁聽的也都簽一簽。”雖說他自己不太在意名聲這東西,但眼下青史留名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夢想,是理想,是追求。人家辛苦做事,他也得讓人有實現夢想追求,相輔相成嘛。
準備工作做完,沐瑾正式進入正題。
首先討論的就是為什麼製定律令。沐瑾之前在堂上發了那麼大的火,後來又再三強調,目的非常明確,方易跟各部的人根據他的意見、目的,寫下為平定天下打造豐衣足食的太平盛世,為國祚千秋萬代長治久安,為了讓世道充滿光明、公平、正義、正直,特意編著此律令……
洋洋灑灑一大堆,沐瑾之前看的時候就已經麻出一身雞皮疙瘩,這會兒讓文書當眾念出來,又有點渾身發麻。
這種東西,最容易變成口號,看過就算,但得寫清楚追求的目的、目標,具體實現過程。
沐瑾又在上麵加了一句話,國之律令是國家的基石、權威,是維持國家富強統一的實施章程,它是莊嚴、神聖、不可侵犯、不可藐視的,所有人都必須遵循律令,若有違者,必受律令製裁。
蕭灼華問道:“統一?”
沐瑾點頭,道:“裂土分疆為戰亂之根源,國家統一凝聚力強,則國之強盛,國若四分五裂則國不成國。君王、臣子、百姓當全力維護國家統一,為捍衛國之領土、國之尊嚴、國之威儀、國之榮耀,國之子民,萬死不辭!所有人當誓死效忠自己的國家,所有人都是國家的一份子,國家也當保護好它的每一個子民,不使其受屈辱,不使其受饑苦,讓每一個子民都能活得堂堂正正有尊嚴。”
堂上一陣沉默。
禮部的一個年輕小官站起來,抱拳問道:“大將軍,每一個子民,包括奴仆嗎?”
無數道目光齊刷刷看向禮部小官,又看向沐瑾,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雖然沐瑾已經說好讓大家儘管提意見,但這事挺微妙的。沐瑾繼承清郡沐氏的前業,手裡有十幾萬奴仆,讓他送去邊郡開荒。那些奴仆開出來的地,歸他們自己種,他們的身份也從奴仆,變成了農戶。其心思,多少還是能窺見一一的。每一個子民都有尊嚴,但奴仆連命都不是自己的,見到主人就得跪,哪來的尊嚴。沐瑾的奴仆確實活得有尊嚴,好多都在朝堂、軍中擔任要職,有了富貴前程。
可是如今許多豪族已經沒了地,要是再沒了奴仆,怎麼活?
沐瑾說:“奴仆勞作,為其主人、為國家出了力,為什麼不給他們應有的尊嚴?作為主人,輕賤奴仆,作為君王,輕賤臣子,作為國家,輕賤子民,那麼,奴仆可會忠心於主,臣子可會忠心於君,子民可會忠心其國?國家給予了子民尊嚴,子民叛國,人人得而誅之。主人給了奴仆尊嚴,奴仆背主,當殺!不當何此嗎?”
那禮部小官想了想,好像有點道理,就像賴貴,哪怕現在當了都察院的都禦史,沐瑾還是他的主子,仍得向沐瑾效忠,要是敢背叛沐瑾,死無葬生之地。沐瑾身邊的奴仆多忠心啊,指哪打哪,毫無一話,除了他,誰都使喚不動,拉攏不了。他抱抱拳,坐了回去,心裡有點百味陳雜。實在是,家裡的奴仆瞧見外麵的變化,心思浮動,甚至有了不少逃奴。
可如大將軍所說,世道在變,奴仆們的心思也在變,當如何禦使奴仆,還得多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