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就沒有回來?”
艾華斯笑了出來。
阿爾伯特王子沉默了一會,低聲說著:“最初的幾年,我其實……是在等待著我的死亡。我隻是不想就這麼死在玻璃島,我寧願與惡徒搏鬥而死。而後麵……就是因為尤努斯死了。”
“他是因你而死。”
艾華斯說道。
阿爾伯特低下頭來:“是的,我知道。所以從那之後,我就成為了‘尤努斯’。
“……比起會讓任何人失望的阿爾伯特,能讓任何人都快樂的尤努斯應該更有價值。
“我知道我對不起伊莎貝爾。所以我就……努力的行俠仗義。我拚儘全力,去阿瓦隆各地幫助民眾。我擊潰那些強盜與惡徒,阻止那些邪惡的計劃——但我不是為了人們對我的誇耀!我也不是想要出名,我隻是……”
“——你隻是,不知道如何償還你逃走的愧疚。”
艾華斯打斷道:“就如同你如此專心的關注阿納斯塔西婭的事一樣。”
那一瞬間,艾華斯想到了從純白身邊逃走的雅妮斯。
雖然並非是同一件事,但實際上屬於相近的性質。
都是最初因為某件事而逃走,後續就因為無法直麵這件事產生的結果而選擇繼續逃走——巨大的羞愧與匱乏感讓阿爾伯特不得不幫助他人來緩解內心的壓力。他將自己的所有財產都分給窮人,身上不留一點錢,這實際上就是做好了隨時隨地去死的準備。
可他又沒有真正的勇氣來直麵危險……就如同他針對那些惡徒的手段一樣:他最初想要死在惡徒手裡,可最終還是選擇了逃走。但在逃走之後又產生了愧疚,努力宣揚對方的惡行、來吸引火力將對方擊潰。
一直在逃走,一直在後悔。一直在害怕,一直在補償。
“真是窩囊啊,殿下。就這麼沒有骨氣嗎?”
艾華斯輕飄飄的說道:“不敢複仇、不敢死亡、不敢道歉——伱這麼大的個頭、這麼強壯的身體,還敢做些什麼?”
“……我確實是個膽小的人,”被艾華斯這個小輩訓誡,但阿爾伯特王子卻隻是低頭承認道,“我缺乏才能,如今才剛到第三能級……”
“不,這與膽量無關,殿下。也與實力無關。”
艾華斯平靜的言語如刀般銳利:“這與責任心有關。”
聽到這話,阿爾伯特王子終於徹底沉默了下來。
或許是因為他生下伊莎貝爾的年齡太小、也或許是缺乏父親以身作則的教誨,以至於直到他從銀與錫之殿逃走之時,都天真的像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阿爾伯特王子根本沒有做好成為一名父親的心理準備,他負擔不起任何人的生與死。所以他才會被伊妮莉絲的死折磨到近乎發瘋——他甚至潛意識裡都沒有“帶著伊莎貝爾一起逃走”的想法。因為他害怕伊莎貝爾死在他的麵前、或是死於他的錯誤與無力。
他不敢擔負伊莎貝爾生死的責任。
那“放棄繼承權”的宣告,更像是“離家出走”;帶著兄弟一起出去行俠仗義的行動,更接近於“拿起劍的自由冒險”。
——不客氣的說,比起“在死前做點有意義的事”,艾華斯認為他更可能是跑出去玩的。
直到尤努斯的死,讓他重新變成孤身一人。
身邊再沒有任何人能安慰他。從那時開始,阿爾伯特王子才開始漸漸長大。
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套上尤努斯的皮,仍然不敢以阿爾伯特的身份去麵對其他人……而是當做阿爾伯特已經死了。
縱使他漸漸習慣了孤獨,適應了一個人生活、也學會了阿諛奉承、圓滑處世。可那些都是“尤努斯”原本應該做的,是尤努斯的人生。這不代表他變得成熟了。
因為他還是在逃走。
伊妮莉絲的死,讓他從王室成員的身份、以及伊莎貝爾的父親的身份上逃走;尤努斯的死,讓他從“阿爾伯特”這個身份裡逃走。如今詛咒已經解除,他又打算一死了之、抵償自己的罪責——從生命中逃走。
他不斷的逃走,缺席了伊莎貝爾人生之中需要父親的每一個場合。
同樣沒有父親陪同長大,但他甚至還不如自己的女兒伊莎貝爾抗壓。
“麵對同樣的高壓、來自詛咒的威脅……更絕望的伊莎貝爾最終沒有被壓倒,而你卻被壓倒了。”
艾華斯問道:“你都做了什麼呢?”
“……我隻做了一件事。”
阿爾伯特沉默過後,用沙啞的聲音低聲答道:“就是將我的項鏈留給了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