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記事21(2 / 2)

“我還有些事,先去老師辦公室了,”林珍跟劉思甜點了點頭,便轉身離開了,並不理會還愣在原地的劉思甜。

劉思甜見林珍轉身就走,眼中閃過不屑,“嘁”了一聲,也轉身就回了教室,不過是個混文憑的,天天也就是圍著鍋沿兒轉的貨色,能知道個什麼?

還能指望一個天天看孩子的小保姆知道什麼馬克思、列寧、**的主要理論和思想嗎?他們可是一周要上至少兩次四節政治課呢!這叫政治覺悟高於一切!

與老師見麵後,林珍便說明自己的來意,索性現在是十年時期,學校管的寬鬆的可以,注重的也不是文化課,林珍又是烈士子女,老師根本連理由都沒有問,就同意了她跟著高二一起期末考試的要求。

林珍謝過這位隻見過兩麵的班主任,跟高二的老師打聽好了高二的考試安排後,便離開了學校。

她自從穿越來了這裡以後,開始就在鄉下生活,那裡民風淳樸,村民大多單純善良,就算偶爾有那麼兩個刺頭,可也都被林大爺鎮壓了下去。

她對□□的印象緊止於買東西要用到的紅寶書中的語錄,以及周圍人說話時的謹慎小心罷了。

即使她現在在城市居住,但她很少出門,與鄰裡關係也較為平淡,與周為人的交往也僅限於一起跟葛大娘去糧站排隊買糧而已。

可在學校裡,她注意到剛才班主任那麻木畏縮的眼神,才發覺,她是真的來到了這個時代,也正經曆這個時代。

不能高考,大多數學生關心的是畢業以後是不是要下鄉,能不能進工廠,教學質量普遍下降,教師欲教不能,還要擔心某天一個不慎,被彆人抓了小辮子,或是被自己的學生揪出去扌比鬥。

林珍反思自己對於這個時代的認識的片麵,以前她對於這個時代的認識,大多來自於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的隻言片語。

但親身領略這個年代的林珍,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學校院牆糊著的左一層又一層的大字B,卻又有了跟深層次的體悟。

即便林珍還沒有親眼看過,哪怕一次□□的場景,她也感覺到了,這十年的動蕩給人們心中留下了,用鮮血刻畫的深深陰影以及忌憚。

不過現在這些都不是林珍這個才十五歲還有一堆弟妹要養的父母雙亡的少女該管的,她現在跟要關注的是當下。

她家中的各種票據已經被她用的差不多了,林爸爸犧牲前留在她手裡的票據已經所剩無幾,每個月能領到的各類票據和大哥寄來的錢票也不是很禁花用。

就算筒子樓的水電費用每家每月也隻要象征性的收五毛錢和五毛錢的衛生分,可他們家還有三個,哦,不!是四個學生要養呢。

書、本、筆、墨每一樣都是要錢的,偶爾也要吃點這個時代特有的零食,最重要的是林珍不能拿空間中的存貨直接給三寶幾個用,否則那是一定會暴漏你家有問題的。比如你家的衛生紙怎麼跟外麵賣的不一樣?這樣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的……

吃的可以從空間裡拿,可日用品是真不行了。這個時候的東西有這個時代的特征,而且跟她空間裡儲存的物資有較大差彆的,就說布料的品種、花色、質量,就能讓人看出不少破綻來。

尤其是她還想買輛過了明路的自行車,這樣就得有張自行車票,除了買車的錢,那麼票也得不少錢,更彆提以後要用錢的地方多去了,三寶幾個也一天天長大,越來越不好糊弄了,看來她必須得去“黑市”那邊瞧一瞧了,把手裡攢的東西出手了才行。

她步行到東城邊一處全是平房的居民區邊上,放出神識,仔細觀察著那些小心翼翼、暗中比比劃劃的人們。

這就是所謂的黑市交易,有些膽子大的,直接就找個犄角背風的地方擺個攤子,就好比賣細糧的,其實東西都在身上背著呢,隻放地上個裝著白麵或是大米的小碗,有人要買的話,自會上來搭話,要是遇見有那帶著革委會紅袖標的,大夥一聲招呼,就立馬四下逃開。

那些生性謹慎的,就是那些流動交易的。還是說買賣細糧,有貨的就在身上綁個糧袋子,有人要的也自然會有人上來搭話。

林珍找了個沒人的地方,進了空間對著鏡子給自己的臉塗塗抹抹一番。

等到一刻鐘過後,原本白皙柔美的臉龐像是施了魔法一樣,變成了一個棱角分明的古銅色肌膚的青年男子的形象,變化之大堪比換頭術。

含黛遠山眉被林珍加粗放寬,變成了飛揚的劍眉,瀲灩嫵媚的桃花眼也被加上了棱角,幻化而成星眸,眸中原本的慵懶波光也即刻變為清冷,在配上故意加深的棱角和輪廓,這就是一位相貌氣質極好的男青年了。

她脫了軍大衣,套上了厚實寬大的棉襖,掩蓋了林珍原本纖悉瘦弱還沒有怎麼發育的身形。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沒有點言論自由?

就是想說點真話,怎麼就那麼難???

第N次修改,希望這次能通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