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的女土匪42(1 / 2)

“皇上,睿木他明日結束會試, 臣妾也有好些年沒有見到他了。臣妾想明日出宮, 去替見見睿木。”若瀾宮裡, 李貴妃替祁帝捏著肩膀, 語笑嫣然的懇求道。

祁帝眼睛裡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壓了下去,他撫著肩上李貴妃的纖纖素手道:“李睿木那小子學識出眾,定能從會試裡脫穎而出。到時殿試結束, 瓊林宴上你們姐弟二人好好相聚,把酒言歡,不好麼?”

“皇上。”李貴妃嬌嗔著叫了一聲, 語調柔媚婉轉, 將祁帝的心肝兒撓得直癢癢,“睿木是我家最小的一個孩子, 從小是被臣妾帶大的。說句不好聽的話,比起彤兒, 睿木倒是更像臣妾的兒子呢, 他也是最是黏臣妾的了。”

李貴妃不輕不緩的揉著祁帝的肩膀, 撒嬌道:“當初臣妾入宮, 睿木還是個娃娃,他可是跟在花轎後麵哭了一路。如今那麼多年沒見了,他也從娃娃長大成人了,這都上京來參加科舉了。臣妾隻想著,讓睿木一出考場, 就能見著臣妾。”

“而且,您不是要給彤兒從新科進士裡挑駙馬麼?”李貴妃又道,“那臣妾先去早早的去那會試的考場門口,替彤兒相上一相。看看有沒有那貌美的小郎君,是配得上咱們彤兒的。”李貴妃摟著祁帝的脖子坐到他的懷裡,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柔聲道“您就全了臣妾的這一份慈母與長姊的心意吧。”

“好好好,都依你。”祁帝攔著李貴妃不盈一握的纖細楚腰道,“你呀,可得好好替彤兒挑挑駙馬,彆淨顧著你的弟弟。”

“哎,謝皇上。”李貴妃千柔百媚的應下了。

————————————————

忠勇侯府,主母程氏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這是什麼意思?”高堂之上,一品侯夫人程氏不悅的指著底下一溜兒的烏木金絲箱子問道。

同為一品誥命的蘭陵李家主母,李氏李夫人,溫文爾雅的坐在椅子上笑道:“慧怡啊,咱倆當初也是這京中有名的姊妹花,私交甚好。如今我到你府上拜訪,你就連一杯茶水也不願給我這個好姐妹的嗎?”

“嗬,你居然還記得當年的閨中情誼?那你外孫女給我兒子沒臉退親的時候,你怎麼不記得?”程氏柳眉一挑,譏諷道:“我們粗鄙的武將程家的茶水,可是招待不起你這清貴世家的主母。你還是打哪兒來回哪兒去吧。”

“這話說的。”李夫人絲毫不怒,仍是一團和氣的樣子:“這兒孫自有兒孫福嘛。我那外孫女,本就和你家棒棒隔著輩分,強行湊在一起實是不美。真要成了,慧怡你也不會願意叫我嬸娘的不是?可是呀,這老天注定你我姊妹二人是要做親家的。你瞧,”李氏笑容滿麵的道:“我這是替我家木兒來向你家巧巧提親來了呢。”

“你說什麼?”程氏悚然而驚,她騰的站了起來,厲聲道:“我家巧巧是未來的太子妃,不日就要舉行大婚。你可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李夫人抿嘴一笑,也從椅子站起來,溫吞道:“這不日大婚,不是還沒有大婚嗎?成親之前,一切都說不準的。我家木兒,琴心劍膽,才兼文武,是我李家這一代最傑出的兒郎。與你家巧巧,郎才女貌、最是般配。再加上我們兩家的情誼,那真的是天作之合。”

程氏狐疑的打量著這個不請自來的閨中舊友,道:“你們李家一向最知輕重和本分,如今這是怎麼了?”

“我生了三個孩子,兩個進了那吃人不吐骨頭的宮裡,隻留一個小的木兒在身邊逗趣。”李夫人溫柔和睦、麵色平靜的說道,“他雖是老幺,卻是最懂事與穩重的一個,從不讓我操心。這麼多年,他從沒求過我什麼。唯一所求,便是你家的巧巧。我希望我的木兒能有段好姻緣,不要步了他姐的後塵。”

“再說了,巧巧與我家實在有緣,本就該是我家的姑娘。”李夫人巧笑嫣然的說道,“那祁禎,真不是什麼良配。”她上前親熱的挽住忠勇侯夫人的手,親昵的喚道:“親家母,不是,慧怡啊,你還不知道吧,那祁禎,其實是個枉顧人倫、恬不知恥的衣冠禽獸呢,咱巧巧哪兒能嫁這樣的人渣呀。”

“什麼枉顧人倫?”涉及到女兒,程氏連忙緊張的問道,一時間竟然忘了推開眼前這個早就斷交結仇了的閨中舊友。

李夫人溫婉體貼的拍了拍程氏的手,接著和睦微笑道:“我也不怕慧怡你笑話,就是我那個不爭氣的外孫女啊,和那祁禎……”

————————————————

雅座包廂裡,齊懷瑾一臉麻木的坐著,他的手正被一個清新雅麗、氣質如蘭的美人給拉著。

美人夭桃穠李、豔色絕世,芳菲嫵媚、端麗冠絕。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撩人心懷,一蹙顰一淺笑都是動人心魄。眼下,她正拉著齊懷瑾的手低聲啜泣著,如海棠醉日,如梨花帶雨。任誰看了,都要心生憐惜。

然而齊懷瑾隻覺得厭煩。

齊懷瑾不自在的想要抽出自己的手,卻被美人給緊緊攥住。

“好孩子,這些年,你受苦了。”李貴妃啜泣著說,她溫柔的看著齊懷瑾,目光中是從未有過的慈愛與愧疚,“都是娘不好,是娘弄丟了你。”

“不怪你,你也是受害者。”齊懷瑾嗓音乾澀的說,他想了十多年的親生父母,可當這個容貌與他有著六七分相似的親生母親終於出現,他卻發現自己的內心並沒有什麼太大波動。

李貴妃眼含熱淚的看著齊懷瑾,隻覺得對方哪兒都好,她輕聲問道:“好孩子,你有沒有什麼想要的?隻要是娘能辦到的,娘都給你。”

“我想要一個人。”齊懷瑾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