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 88 章(1 / 2)

住在溫哥華島的誌願者發現了一件怪事。

連續十年拜訪約翰瓊斯海峽的維多利亞虎鯨家族比去年提早了整整三個月出現在這裡, 而且還在不斷北上。整個鯨群看起來“異常有目的性”,顯得“極為反常”。

收到報告的研究學者第一反應是誌願者看錯了。

這個虎鯨群的活動很有規律, 每年四月它們都會出現在巴哈半島北端,然後在橘郡停留一段時間,沿著加州海岸線北上,經過俄勒岡和華盛頓兩州,在七月上旬抵達溫哥華島。

從巴哈半島到溫哥華島足足隔著整條西海岸線,虎鯨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遊完,除非它們從一開始就改變了行程。

但是為什麼呢?

沒有鮭魚洄遊,沒有居留鯨社交, 似乎也沒什麼熱鬨可以讓它們趕呀?哪怕是那頭經常和弗蘭西絲混在一起的北居莫阿娜都還在自己家族的春季棲息點呢。

為了弄清楚這件事, 專家們不僅雇了船,還往萊頓的背鰭下方打了隔幾天就會自動脫落的定位器來追蹤。

結果他們收到的反饋信號幾乎被拉成一條直線。

維多利亞虎鯨群從溫哥華島東側北上,穿過皇後群島,抵達阿拉斯加灣, 並在這裡做了一個非常突兀的西折,朝阿留申群島遊去。

這一下炸了鍋。

無數觀察員和學者打著打不完的電話,開著開不完的視頻學術會議, 消息泄露出去後, 甚至還有極端環保主義者和極/端/宗/教人士抱著“地球要毀滅了”的牌子上街呐喊。

他們不會知道, 這一切的起因隻是一個虎鯨家族傾舉家之力要去完成一頭小虎鯨的夢。

而這頭小虎鯨——安瀾,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小虎鯨。

當她從一開始的迷茫中恢複過來後, 就開始享受起了這場家庭旅行,並且迅速把一些本來該由她自己判斷的氣象狀況甩給了外婆。

維多利亞嘴上念叨一直沒停過,但一路遊來都是它在拿主意,該去這裡,該去那裡, 今天吃這個,明天吃那個。當遇到麻煩時,也是它來決定該怎麼處理這些麻煩。

和往常一樣。

在70多歲的年紀,維多利亞表現得很穩重,其實心底也在稀罕那些新鮮事物,它隻是沒有把亢奮表現出來。

安瀾為什麼能察覺到這中亢奮呢?

還要從過了阿留申群島進入白令海後的一場邂逅說起。

那會兒虎鯨群正在追蹤魚群,泡泡帶著閃電稍稍落在後麵,當安瀾用力在魚群中揮舞尾巴的時候,每個家庭成員都聽到了泡泡的警告聲。

小雌鯨告知長輩它被“哢噠”了。

換句話說,一群陌生虎鯨正在聲呐它。

整個家族立刻選擇放棄狩獵,朝彼此靠攏。遊過去一點之後,安瀾自己也感覺到了水波中的嗡嗡聲,感覺到了身體上的振動,那是一中很不舒服的古怪感受。

同為虎鯨,即使屬於不同生態型,也完全可以通過鳴叫聲隔著幾公裡告知自己的存在。靠到如此近的距離用聲呐探測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放在長輩那裡妥妥的會被教育“粗魯”。

萊頓和莉蓮都很不高興,安瀾正準備也聲呐對方一下,還以顏色,就聽到了維多利亞示意鯨群進行襲擊偵查的點扣狀哢噠音節。

就在那一瞬間,她以為自己幻聽了。

不是老男孩萊頓,不是凶猛獨立的莉蓮,不是護女心切的坎蒂絲,而是全家的精神支柱維多利亞在發出攻擊預備警告。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從萊頓的眼神來看,這位偵查隊長也陷入了對鯨生的懷疑之中,以至於一時半會兒沒能及時對訊號做出反應。

好在入侵者沒過多久就調轉方向。

它們大概是看清楚了聚集在這裡的是一個成員不少的鯨群,認為沒有必要引起矛盾,所以放棄了這片漁場。

就在對方看清楚狀況的同時,安瀾和家人也觀察到了它們的家庭構成。

那是一個由四頭虎鯨組成的過客鯨群。

打頭的是四十歲左右的雌虎鯨,一大一小兩個兒子緊緊地黏在它身邊,女兒則相對獨立一些,隔著四五米墜在後麵。

過客鯨不稀奇,真正稀奇的是那隻黏在母親右側的小虎鯨。

它是乳白色的。

不是灰白,不是慘白,而是如夢似幻的顏色。

科學研究表明有許多因素會造成虎鯨膚色異常:白化病;遺傳性白細胞顆粒異常綜合征,如虎鯨希莫;還有一中罕見的可以遺傳的白色變異。

白色變異虎鯨集中出現在太平洋北部,在千島群島和阿拉斯加被目擊得最多。出名的有冰山,特魯克和在北海道發現的一雌一雄兩頭成年白虎鯨。

安瀾過去從未見過白色虎鯨,但她非常理解為什麼這中動物每出現一次就會在世界範圍引發轟動,被海洋動物愛好者爭相轉發——

因為它們實在是太醒目了。

在深色海水和其他虎鯨的襯托下,這頭看起來隻有七八歲大的小雄鯨就像白紙上的一點墨跡那麼顯眼。在它露出水麵換氣時,陽光照著它身上的海水,白得發光。

這顯然是維多利亞都不曾見過的畫麵。

祖母鯨和子輩孫輩曾孫輩一樣被它的顏色迷住了,一直等到泡泡感興趣地朝前遊去,它才緩過勁來用鳴叫喝止。

但它沒法阻止泡泡和被安瀾稱為“小白”的虎鯨交朋友。或者說單方麵地交朋友。

在接下來的一周裡,泡泡以極高的頻率繞著鯨群活動,出現在任何一個靠近小白的角落裡,惹得過客鯨媽媽不停地往後看,有一回還發出了警告的嗚嗚聲。

大虎鯨們對此很不理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