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漢和袁氏背著糧食口袋回家,趕緊關上院門。
他們住在大旺家,地窖裡存了不少山貨、乾菜,還有雜糧。
這是去年攢下來的,入社時沒交公。
有社員舉報,田老漢抵死不肯承認。隊裡要來檢查,田老漢端著糞叉擋著院門,說:“要糧食沒有,要命有一條!”
袁氏也跳著腳罵道:“哪個不得好死的,瞎胡亂說?俺家要是翻出一粒糧食,俺就跟你姓!”
當著眾人的麵,田秋山不好徇私。
就放緩了語氣說:“二叔,您說沒有,那就讓俺們進去瞅瞅……”
田老漢瞪著眼睛說:“咱話說在前麵,看看可以,不許亂翻騰,俺家若是丟了東西,你們得照價賠償!”
田秋山帶著村乾部進屋瞅了瞅,空蕩蕩的,啥都沒有。
幾個社員擠在院門口,被袁氏攔著,不許踏入半步。
村乾部檢查過了,這件事算是揭過去了。
有了糧食,心裡就踏實。
田老漢和袁氏躲在屋裡,梢上門。把糧食口袋掛在橫梁上,提摟著。
這樣防鼠防潮,保存的時間長一點。
袁氏又從罐子掏出一隻木匣子,打開來,摸出幾張全國糧票,數了數。這是大旺寄來的,說買幾斤細糧吃。可她跟田老漢哪裡舍得?就這麼攢著,反正不會過期。
這事兒不敢跟任何人說,就連大順和大壯都瞞著。
怕分不均勻,更怕人家眼紅。
自打大旺出息了,就被村民們盯著。有點啥動靜,就傳播開了。
還有跑到門上借錢的。
借吧,舍不得。不借吧,淨得罪人。
*
轉眼進入了七月。
期末考試臨近,田小苗抓緊時間複習。
這一回,她拿了文科第一名。
心說,自個兒喜歡才能發揮好,學文科也一樣建設國家。
這個小插曲,田小苗沒跟冬子和梅子說。
現在還太早,等念了高中吧。
領了通知書,就放暑假了。
上麵發了通知,提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讓大、中學生下到工廠、農村參加勞動。學校也組織了高中學生,由老師帶隊,扛著紅旗下了廠區。
田小苗第一次進工廠,看什麼都覺得稀罕。
車間主任安排了一位老工人,給同學們講解機器零件打磨流程,並做了演示。同學們坐在工位上,戴著袖套,拿著砂布打磨零件。
一開始熱情很高,可乾著乾著就覺得枯燥乏味。
盛愛齡跟田小苗挨著,一邊打磨,一邊看時間。
休息時,她跟小苗悄悄地說:“這家工廠是我爺爺開辦的,我爸爸第一個參加公私合營,還上了報紙呢……”
“愛齡,跟人家可不要說這些……”
“嗯,我知道……”
盛愛齡捂著嘴,得意地笑了笑。
她父親是政協委員,在市裡掛上號的。
田小苗心說,資本家也分類型,盛伯伯還是蠻進步的。聽說,早年下車間跟工人們一起勞動,可積極了。解放後,去京城開會,被國家領導人接見過,還合影留念呢。
不過,時代變了,資本家都已成為過去。
現在最吃香的是工人,工資高、福利待遇好。像八級鉗工,一個月拿一百多塊,比廠長的工資都高。在廠裡做工,有食堂、有宿舍,一年四季發工作服,都是帆布做的,特彆結實。走在大街上,看到穿工作服的,特彆羨慕。
與之相對應的,是技術和質量。
國營工廠對質量要求很高,生產的東西特彆耐用。直到後世,一些家庭還保存著六七十年代的老古董,像搪瓷缸子、洗臉盆、軍用水壺、床單子等等。就像一段記憶,描繪著那個時代的燦爛和輝煌。
這個暑假,冬子和梅子沒有回來。
那邊也在搞實踐活動,參觀、學習忙了一個月。
秋季開學時,田小苗升到了高三。
冬子上了高一,梅子上初三。
這時候,秋收開始了。
靠山村收了高粱,紅豔豔的一片。紅薯、南瓜、豆子也曬了一大堆。
除了集體的,自留地裡也有收成。雖然比不上往年,可好歹是糧食啊。再加上拾秋,家家戶戶都弄了幾麻袋山貨,上繳一部分,剩下的都是自個兒的。山裡就這一點好,隻要勤快一點,填飽肚子是沒問題的,就是粗渣渣的,不咋好吃。
按說,遭受災害,糧食大麵積減產,應該救濟才是。可縣裡下了指標,調撥糧按照去年的標準。
這麼一來,公社犯了愁,上哪裡弄這麼多糧食?
趕上開會,讓各生產隊報收成。
田秋山苦蹙著臉,把產量往低裡說,聽得社長直搖頭。
“秋山同誌,靠山村大隊有這麼困難?”
“社長同誌啊,俺們村趕上蟲災,把莊稼都吃光了,啥都沒剩下……”
田秋山唉聲歎氣,就差哭鼻子了。
公社也沒轍,糧食不夠吃,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
討論來討論去,隻能向縣裡申請,能不能減免一些。實在不行,就用山貨代替,反正都是吃的。可縣裡不同意,說上麵下達的指標完不成,拿啥支援工業建設?
公社隻好咬咬牙,往各生產隊攤派。
田秋山扛不過去,隻好擠出來一點糧食。
這麼一來,缺糧就更嚴重了。
村辦食堂的夥食越來越差。
高粱麵餅子一小疙瘩,玉米粥稀溜溜的,都能照出人影來了。這時候,有社員提出領口糧回家做吃飯。村裡哪敢同意啊?甭說領口糧,就是一粒高粱米都不能領。
有社員咬住了田老漢。
“田支書,那田大伯一家咋領回去了?”
“呃,人家家裡有病號,年紀也大了,屬於特殊情況……”
像田老漢這樣領了口糧回家的,有好幾戶。
可那是收秋前,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食堂裡吃不飽,就自個兒想辦法。
社員們在自留地裡種點青菜、蘿卜,去林子裡轉悠著打點野味、撿點柴禾。鐵鍋都當廢鐵捐了,就用瓦罐代替。
社員們搗鼓吃的,田秋山裝著看不見。
反正山高皇帝遠,公社裡管不著。
呂秀蓉曬了不少乾菜,派上了用場。
許鳳蓮家娃娃多,一個一個都長大了。老大和老二都娶了媳婦,生了娃娃,消耗很大,她就把目光瞄向了公爹和婆婆。一到飯點兒,就轟著娃娃們去東院。袁氏一開始給娃娃們盛上半碗,可看到娃娃們都摸來了,越聚越多,就把做飯時間錯開了。
田大順和田大壯在鎮子上掙著工資。
本想著努努力弄個糧本,這一下也沒希望了。
作者有話要說: 捉蟲,略修~